李氏宗祠(江西省贛州市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江西省贛州市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是一處建於明代中期的中國祠堂建築,屬於李氏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位於江西省全南縣烏桕壩鄉境內,與烏桕壩鄉政府僅有一牆之隔。宗祠祭典代表著中國祖先信仰的優秀文化形式,具有較大的影響力和歷史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氏宗祠
  • 地理位置:江西省全南縣烏桕壩鄉
  • 建設日期:明朝萬曆年間
  • 建築結構:青磚灰瓦結構
  • 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
  • 代表人物:李有言,李有教
簡介,設計工藝,

簡介

這座“李氏宗祠”,始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占地面積約有一千五百平方米,外形與結構均為龍南、全南、定南縣三縣褚祠之冠。整座祠堂分上、中、下三廳,內有兩個天井,青磚灰瓦,雕樑畫棟,祠堂兩側牆上雕有伸出屋檐的龍頭。左右側門分別有篆體“宗親”、“居祥”四字。正門前豎起兩根四方型石柱,每柱一聯,上聯為“歷明室清代以來紹述伯陽數典不忘柱史”;下聯為“攬南嶺桃川之勝昭垂忠武建祠長耀中州”。
烏桕壩李氏宗祠烏桕壩李氏宗祠

設計工藝

據說此聯繫一九三O年修葺時所刻。石柱前有一對笑容可掬,呈調皮狀的石獅,可分雄雌,那雄根裸露的樣子令人忍俊不禁,這種模樣的石獅,筆者還是頭一次見到。大門旁分立兩隻石鼓,象徵著李氏曾出過高官。門頂上橫掛著“李氏宗祠”大匾,匾下懸掛著長方型“西平忠武第”的匾牌。正大門上畫有栩栩如生的關公、張飛兩將,兩個小門也各有兩個武將的畫像。仰望門庭天花板,不但造型多樣、結構嚴謹、做工精細,而且上面畫滿了形態各異十分逼真的人物圖像、花鳥蟲草、飛龍鳳舞,令人驚嘆叫絕,。特別是幾幅主母教子、子聽母訓的圖畫,更令人擊掌稱好,看後難忘。縱觀整座祠堂,從各種圖畫無不突出鳳凰、荷花等女性特徵。據一位老人介紹,這座祠堂就是為頌揚李氏老主母楊氏育子有為而建的。據全南縣誌記載,明代洪武年間,李氏家族李有言、李有教、李有敏等分別榮任南潭州知州、常德府同知、邵武府經歷等官職,曾為李氏光宗耀祖,後人引以為榮。我們在祠堂內,從下廳到中廳,又從中廳到上廳,支撐著整個祠堂的十根大石柱頂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彩雕,十分好看。尤其是上廳的天花板上除了各種圖畫外,還書有不少李氏名人的古詩,充滿著十足的文化韻味。另一位七十一歲的老人,在閒談中,說起“文革”期間一件很有趣的事:祠堂門口的兩尊石獅,不知被誰看中,派人來到烏桕壩,準備將石獅搬運到全南縣城,可是任人怎么吊也絲毫不動,只好作罷。有人說這是神靈在保護。後來有人猜想,恐怕建祠時,石獅已同地下建築物連成一體,不然怎么就吊不起來?游遍李氏宗祠,我們在感嘆這座建築物的結構之嚴謹,工藝之精細,造型之優美,圖畫之逼真,保存之完好的同時,我們也為當地營造的那種家族融樂和親的氛圍,而感到佩服和欣慰。因為從祠堂內外高懸著的“居祥”、“宗親”、“親親長長”、“道德千秋”、“敘事堂”等字樣,以及主母教子、子聽母訓的種種圖畫,無不散發著李氏家族親情融融的氣息。尤其是從熱情接待我們,介紹情況時,笑意寫在臉上,又充滿自信的幾位老人身上,真切的感受令人久久難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