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寶(福建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

李榮寶(福建師範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榮寶(1957,6- ),福建省武平縣人,1988年7月畢業於福建師範大學外語系,獲碩士學位;2000年7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獲博士學位。2005年作為訪問學者在加拿大布蘭頓大學心理系從事研究工作。現為福建師範大學外語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認知語言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福建省外文學會副會長,福建省心理學會常務理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榮寶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福建省武平縣
  • 出生日期:1957,6
  • 畢業院校福建師範大學
  • 性別:男
科研範圍,著作榮譽,

科研範圍

李榮寶主要從事語言認知的行為和神經電位實驗研究,研究範圍包括雙語語義表征和雙語兒童語音意識發展。研究的主要問題有:雙語者的兩種語言是如何表征的?在雙語表征中語義表征是如何通達的?兩種語言的語義通達在大腦皮層是否體現為相同的時空模式?語音經驗如何影響雙語兒童的語音意識和語音能力的發展?以漢語為母語的兒童語音意識發展的內在機制是怎樣的(和以拼音文字為母語的兒童相比較)?
現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課題,福建省社科"十五"規劃課題各一項,參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攻關項目一項。福建省優質碩士學位課程"實驗心理語言學"負責人。獲第五屆福建省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一項。

著作榮譽

近年在《當代語言學》,《現代外語》,《外國語》,《心理學報》和《心理科學》等重要刊物發表一系列相關論文。
1,《雙語語義表征及其通達機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專著)(2002年11月)。
《雙語語義表征及其通達機制》一書通過心理學和神經生理學實驗,揭示了雙語者兩種語言語義表征的基本結構及其通達方式。實驗結果證明,語義是抽象的、超語言的,因而一個人不管掌握了多少種語言,他的心理只有一個語義表征系統,而且這個系統可由他所掌握的所有語言的形式通達。語言的形式轉換是由語義中介而實現的。在第二語言表征的形成過程中,學習者總是將第二語言的形式結構和母語的形式結構進行匹配,在這種匹配過程中前者得到鞏固和發展。
本書通過“導讀”介紹了與研究問題相關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使讀者能更加準確地理解作者的思想觀點。
2,雙語者的語義表征。《現代外語》1999年第3期(1999年9月)。
摘 要:關於雙語者心理的語言形式到底是怎樣與語義相聯結的研究至少得出了三種不同的結論:兩種語言形式分別與一個共同的語義表征相聯結;兩種語言形式分別與各自獨立的語義表征相聯結;外語形式通過母語形式的中介或兩種形式互為中介與語義表征相聯結。這些觀點的爭論都圍繞著一個焦點,即語義是如何表征的?本文通過兩個實驗,比較了語言內和語言間語義整合的時程,考察了語義表征的本質以及形、義联結的方式。實驗一從命題層次,實驗二從概念層次證明語義表征是同一的,不同的語言形式通達同一語義的速度取決於主體對語言形式的熟練程度和語言形式本身的形態特徵。
關鍵字:雙語,形式表征,語義表征,語義整合  3,雙語者第二語言表征的形成與發展。《外國語》2000年第4期(2000年9月)。
摘 要:本文通過一個實驗,從發展的角度,對雙語者的第二語言表征問題進行了探討。實驗結果顯示,第二語言的表征在語義層次與母語相聯結,而在形式層次各自獨立。這種可以獨立操作的表征系統是學習者通過反覆的,有意識的雙語形式匹配而得以形成和發展的。
關鍵字:雙語,表征,匹配,形式,語義
4,雙側前額皮層的語言功能 --用近紅外技術研究語言功能的初步實驗。《心理科學》2000年第5期(2000年9月)。
內容提要:用近紅外技術考察了通過不同感覺通道呈現的中、英文語言材料引起的雙側前額皮層腦血流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雙側前額皮層在深層語義加工--如篇章內容的歸納和總結--中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這一功能在左右半球上是對稱的,也不隨語言和輸入通道的變化而變化。相比之下,前額皮層對語言材料的初步視覺加工或聽覺加工卻顯得不敏感,前額葉局部血流量的變化只顯示了一般性的注意過程。
關鍵字:近紅外,前額皮層,腦血流
5,語言認知加工的早期皮層電位。《心理科學》2001年第6期(2001年11月)。
摘 要:在一項通過事件相關電位的N400考察雙語者的語義表征的實驗研究中,我們偶然發現兩個早期成分與語言語義和形式認知加工相關。一個是在140毫秒左右達到峰頂的負波(N140),另一個是在190毫秒左右達到峰頂的正波(P190)。前者反映了被試對語義的初級分類與評價的神經認知過程;後者則反映了對語言形態的加工過程。
關鍵字:事件相關電位,語義,語言形式
6,Memory of Contextual Information and Bilingual Semantic Representation(語境信息的記憶與雙語的語義存貯),《心理學報》2000年增刊(2000年12月)。
Abstract: Human memory is organized in many forms and different information may have different storage in mind. It is a long debated issue whether a bilingual's semantic information from the input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hares a common storage. Two contradicted points have been proposed: one holds that semantic information is language-specific and the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is represented in the different part of the memory; the other believes that semantic information is language-general and information from all languages is reserved in a common space of memory. An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pproach the debating issue and the result supported the view of common storag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