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用

李德用,字於父,號弦所,福建省莆田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以舉人出任長樂(今廣東省五華縣)知縣,在任八年。任滿歸途至上杭病逝。他是入祀長樂名宦祠的七人之一。

基本介紹

  • 全名:李德用
  • :於父
  • :弦所
  • 出生地:福建省莆田
人物生平,軼事典故,人物紀念,人物評價,

人物生平

李德用,字於父,福建省莆田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以舉人出任長樂(今廣東省五華縣)知縣。
有一年,從春到夏,久旱不雨,田禾枯焦,農民盼雨心急如焚,眼看失收,他帶領百姓踏車抗旱,終於獲得五穀豐熟,鄉民們無不感激知縣愛民懿德。
他嚴謹自守,不阿諛奉迎,為官清廉,捐薪俸建董源橋。
李德用在長樂主政8年,因病辭歸。
離任時兩袖清風,甚至連返鄉的路費都不足。父老鄉民知道後,紛紛饋贈盤纏,為他送行,但他堅拒不收,只好灑淚送別。返至福建上杭,中途病卒。噩耗傳來,鄉民悲哭相告,再次斂銀前往弔唁,其子堅持不接受。
後來,士民商議,將賻贈的銀錢在長樂城西建“卻金亭”(意為不受百姓金銀)以示紀念,並立祠旌表其節。“卻金亭”建成後,歷來不少州官縣令、文臣武將進此亭訪幽探勝,緬懷先賢。
萬曆二十七年知縣張大光,不但重修此亭,還親筆題額“李公去思亭”,而且身體力行廉明勤政。
天啟六年知縣潘藻,則在亭內刻坊曰“中流砥柱”、“山高水長”,激勵後人。

軼事典故

為政有體,民漸濡化
李德用“為政在舉其大體,使民漸濡於化”。古代為官一任,修水利,課農桑,興學校,育人才,是地方官員考功的頭等大事。李德用自然不能例外。
他在長樂的最大功德,就是能體察民情,急民所急,從大事上、根本上抓起。“長樂故有簡略”,指的是古代長樂在五嶺以南,與汀、贛、潮、梅接壤,岡阜深阻,奸宄伏藏。偏處一隅,故而王化難及。不唯經濟蕭條、凋敝、落後,文化蠻荒,黌舍庳隘,弦誦稀少,甚至於風俗禮儀也粗鄙、簡陋不堪,所謂是“蠻風夷俗”,連上古流傳的冠婚喪祭大禮也不太明曉。在北宋末、南宋初,仍被稱為“故蠻夷地”。這在宋人的一些著作中有所記述。
如沈括的《長興集》卷十四《孫龍舒墓志銘》所述:“循州,故蠻夷地,無學者。”自然,當時的循州也包含了轄內更為“偏僻”的興寧、長樂等縣。
因而李德用上任後非常注重培養人才,注重教育,從小抓起。“加意造士而先養蒙,自四隅及比落,遍創社學,刻朱文公國小,擇師課之。曰:‘毋癘雛圖片,不夭麑䴠也。’”從縣城周邊到各鄉村里落,到處開設社學,並刊印朱子的《國小》作教科書,請老師授課講解,宣揚德化,使蠻夷南荒的里閭後生有所從學,使民眾在漸次的教化中知道什麼是美善恥辱和應該怎樣謙和禮讓,讓道德回歸到民眾的日常生活中來,由此形成良好文明的風俗習慣。他認為教育要從小抓起,並且語重心長地說:“不要讓雛鳥染上惡疾,不要讓幼麋因此而夭折!”
不務期會,簿書便文
李德用處理日常事務,“不務期會,簿書便文而已”,“憲令寬餘,未嘗以贓罪鞫人,不捃人小過”,他不擺官架子,不搞繁文縟節。李德用執法比較寬鬆,不隨便鞫人以罪,也不蒐集、不計較別人的小錯誤。
上任伊始,就碰上修築城池的事。他調度有方,不違農時,讓民眾勞逸結合,不感覺負擔過重;接著又碰上劇盜楊立,在永安縣古名磜頭的礦山發起礦工起義,由五百多人擴大至數十萬眾的部眾,“興義師,攻城堡,殺官吏”,弄兵作亂。
李德用率領民眾守城護土,使城免受蹂躪。誅殺首領,而寬釋其餘脅從者;接著又遇到天旱,自春至夏,數月不雨,他以身作則,暴曬在烈日下,禱神求雨,以求感動天地。這雖然不符合科學原理,但其情可嘉。
甃梁預粟,勤勞多績
李德用在任上做了許多好事。“甃董源之梁,粟預備之窖,厲博簺之禁,增聖諭之詁,圉譯忌之斗。”他捐出自己的薪俸,修築了董源石橋,至今猶存;他修建了常平倉,儲備糧食,調節豐歉,平抑糧食市場,避免豐年時“穀賤傷農”,又防止歉年時“谷貴傷農”;他重建了養濟院,對鰥寡孤獨及殘疾無靠的社會弱勢群體實施社會收留救助,月糧依時發給,不致流離失所;他出台了嚴厲的禁令,禁止賭博一類的遊戲;他增加人員,向民眾解說朝廷的政令;他把那些遊手好閒又喜歡搬弄是非、挑動械鬥的人關禁起來,讓正義正氣得以伸張,社會風氣逐漸好轉,民眾安居樂業。
長樂當時是廣東通往福建的交通要道,各級各色人員往來不絕,都需要接待。李德用精打細算,按禮數等級招待,儘量減輕徭役攤派,讓所有過往或參與祭祀的人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他看到縣衙對面的山嶺光禿禿的,露出赭紅的土色,覺得不好,於是帶領民眾在城南山上植樹種草,禁樵止牧。
廉貧卻金,衣櫛蕭然
李德用在任長樂八年,“廉貧卻金,衣櫛蕭然,清風高節,以視古人不遠”。因病辭歸時,由於他清正廉明,兩袖清風,“去之日,無所為芻車”,所有的東西都還裝不滿一輛柴車。“士民憐侯,效會稽父老意,各獻錢若干,為侯壽,侯卻而返之,士民環車下泣”,這是李德用離任時長樂百姓送別的淒壯情景。
俗諺雲“三年清官府,十萬雪花銀”,可李德用為官八年,卻連返鄉的路費都不足。長樂父老湊錢送給他作為生日禮金,他也辭而不受,何其感人啊!難怪當時送行的人們都圍繞在行旅車周圍哭泣,相互灑淚而別。沒想到,李德用返至福建上杭,卻奄然而逝。其靈柩也只好停放在荒村野舍間。溫訓《長樂縣誌·人物傳》載:“謝宗淳,油田約人,職員。
嘉靖年間知縣李德用居官清廉,身歿後,貧無以歸。宗淳贈金五百,始得運喪回家。”可見逝世後其靈柩是靠謝宗淳資助五百金才運回老家的。
李德用去世後,長樂士民商議,將原予賻贈後被婉辭的銀錢,在縣城東嶽宮右側為他建了一個“李侯祠”,供人們歲時伏臘到祠祭祀。嘉靖三十八年(1559),又在城西名叫雷公墩的地方建了一座柱樑構築,面積約十六平方米,為四隻鼓形石礎腳承托四根圓木柱、方攢尖頂的亭子,亭額橫書沉刻“卻金”兩字,來紀念李德用。“卻金亭”屢圮屢修,愈修愈閎壯。這是一座“民心亭”,它凝聚了長樂人民對清正廉能的好縣令的無限感戴和思念。
“卻金”“毀香”,父子良吏
後來,李德用的兒子李多見(字師弘)由進士出任瓊州太守,道經長樂。當時長樂黃童白叟扶攜往觀,談說舊事,涕淚縱橫。李多見還專程往油田拜訪謝宗淳,感謝這位資助五百金讓他把父親靈柩運回家的義士。可惜,謝宗淳亦已仙逝。李多見製備了香燭,到宗淳墓上拜謝。臨走又題“慕報義友”的匾掛在丈堂上。此匾額石刻,清道光年間還存在。
李多見繼承了其父為人行事的風格。萬曆二十九年(1601),李多見因病到海安(今徐聞縣)千戶所尋找名醫治療,到達海安所後,受到知縣、海安所千總和水師駐軍首領等官員的熱情接待。當晚入住海安所時,李發現家人竟用皮袋私自攜帶數斤海南沉香,李多見對此大吃一驚,細問之下家丁才支支吾吾地道出:由於李多見平時公正廉明,為民解決了不少訟爭,瓊州百姓為感謝他,遂以這些名貴的沉香拿到府上相送為謝禮。
一開始李的家人嚴詞拒絕,但經不住百姓三番四次地前來,李的家人便瞞著李多見私自收受下來。對此李多見毫不知情。這次渡海前來海安所城看病,家丁見李多見家中無值錢的東西,便偷偷地帶著這些沉香前來,打算以備來回銀兩不足時兌換或直接送與醫師以抵資費之用。
李多見得知這些名貴沉香的來歷後,對家人私下收取百姓物品的行為感到怒火中燒,狠狠地斥責了家丁一頓,並當著徐聞縣知縣、海安所千總和水師駐軍首領等官員的面,索火把沉香盡數燒毀。
身為一方封疆大吏的李多見,面對當時“珠香、犀象、玳瑁、糶布”“宦其地者動有苞苴……把握之物足富千世”,許多官員無不從中搜括資財,多有貪贓枉法的情形,但他並沒有隨波逐流,而是清廉節守,不貪不占瓊州百姓之物,可謂世之良吏。後人即在其焚毀沉香處建一“毀香亭”用來紀念其清廉。父卻金,子毀香,一門兩亭,一樣清廉良吏。這是一段佳話,真乃“孝子不匱,永錫其類”也!
長樂四部縣誌毫無例外地,都記錄了惠州人葉夢熊為“卻金亭”寫的《重建弦所李侯卻金亭記》。葉氏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曾任貴州、陝西、甘肅巡撫,升兵部尚書轉南京工部尚書。

人物紀念

李德用是入祀長樂名宦祠的七人之一。“有德於民民祀之”,不但長樂學宮側的名宦祠祀奉著他的牌位,同時長樂的老百姓還自籌資金,在縣城長樂鎮(今華城)城西,靠五華河北岸名叫雷公墩的地方,專門為李德用築了一個亭,喚名“卻金亭”,用來紀念弘揚他的恩德和品節,表達長樂人民對他的感戴之情。

人物評價

葉夢熊對李德用的評價是:“其德渟越,其事靜止。後先八載,四民如春。侯之貽長樂多矣”。
明代長樂舉人顏璉有《登邑侯李弦所卻金亭》詩:“晚風吹送入冰壺,清骨遺真一故吾。白璧能完人自玉,黃金勿受聖為徒。亭前堂樹乘長蔭,祠上明煙式後模。古道已亡誰接武?只將思緒寄潛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