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北魏武邑郡公)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李平(?-516年),字雲定,一字曇定,黎陽郡頓丘(今河南濬縣人),北魏大臣,彭城王李嶷長子。

少有大度,涉獵群書,頗在文才。太和初年,拜通直散騎侍郎,降爵彭城郡公,遷太子庶子。出為長樂太守,遷河南尹,權貴忌憚之。宣武帝即位,除黃門侍郎,遷司徒左長史,拜相州刺史。勸課農桑,修飾太學,征拜度支尚書,領御史中尉。平定京兆王元愉反叛,遷中書令,轉吏部尚書,累遷尚書右僕射,加散騎常侍,封武邑郡公。熙平元年(516年)卒,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諡號文烈。

基本介紹

  • 本名:李平
  • 別稱:武邑文烈公
  • 字號:字雲定 字曇定
  • 所處時代:北魏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頓丘
  • 出生時間:不詳
  • 去世時間:516
  • 主要作品:《李平文集》
  • 主要成就:侍中 驃騎大將軍 儀同三司 冀州刺史
  • 官職:尚書右僕射
人物生平,方誌記載,

人物生平

李平,字雲定,少有大度。及長,涉獵群書,好《禮》、《易》,頗在文才。太和初,拜通直散騎侍郎,孝文禮之甚重。頻經大憂,居喪以孝稱。後以例降,襲爵彭城公。累遷太子庶子。平請自效一郡,帝曰:“卿復欲以吏事自試也?”拜長樂太守,政務清靜,吏人懷之。征行河南尹,豪右權戚憚之。宣武即位,除黃門郎,遷司徒左長史,行尹如故。尋正河南尹,長史如故。
車騎將幸鄴都,李平上表諫,以為:“嵩都創構,洛邑俶營,雖年跨十稔,根基未就。代人至洛,始欲向盡,資產罄於遷移,牛畜斃於輦運;陵太行之險,越長津之難,辛勤備經,劣達京闕;富者猶損太半,貧者可以意知。兼歷歲從戎,不遑啟處。自景明以來,差得休息。事農者未積一年之儲,築室者裁有數間之屋,莫不肆力伊、瀍,人急其務。實宜安靜新人,勸其稼穡,令國有九載之糧,家有水旱之備。若乘之以羈紲,則所廢多矣。”不從。詔以本官行相州事。帝至鄴,親幸平第,見其諸子。尋正刺史。平勸課農桑,修飾太學,簡試通儒以充博士,選五郡聰敏者以教之。圖孔子及七十二弟子於講堂,親為立贊。前來台使,頗好侵漁。平乃畫“履武尾,踐薄冰”於客館,注頌其下,以示誡焉。征拜度支尚書,領御史中尉。
永平元年,冀州刺史、京兆王愉反於信都,以李平為持節、都督北討諸軍事、行冀州以討之。宣武帝臨式乾殿勞遣平,因曰:何圖今日,言及斯事!”歔欷流涕。平對曰:“愉天迷其心,構此梟悖。陛下不以臣不武,委以總督之任。如其稽顙軍門,則送之大理。若不悛待戮,則鳴鼓釁鉦,非陛下之事。”平進次經縣,諸軍大集。夜有蠻兵數千斫平前壘,矢及平帳,平堅臥不動,俄而乃定。遂至冀州城南十六里,大破逆眾,逐北至城門,遂圍城。愉與百餘騎突門走,平遣統軍叔孫頭追之。去信都八十里,禽元愉。冀州平,以本官領相州大中正。
李平先為尚書令高肇侍御史王顯所恨,後王顯代平為鰣中尉,平加散騎常侍。顯劾平在冀州隱截官口,肇又扶成其狀,奏除平名。延昌初,詔復官爵,除定、冀二州刺史。前來良賤之訟,多有積年不決;平奏不問真偽,一以景明年前為限,於是諍訟止息。武川鎮人飢,鎮將任款請貸未許,擅開倉振恤,有司繩以費散之條,免其官爵。平奏款意在濟人,心無不善,帝原之。遷中書令尚書如故。孝明初,轉吏部尚書。平高明強濟,所在有聲,但以性急為累。尚書令、任城王澄奏理平定冀之勛,靈太后乃封武邑郡公,賜縑二千五百匹。
先是,梁遣其趙祖悅逼壽春,鎮南崔亮攻之。未克,又與李崇乖貳。詔平以本官使持節、鎮軍大將軍,兼尚書左僕射為行台,節度諸軍,東西州將,一以稟之,如有乖異,以軍法從事。詔平長子獎以通直郎從。於是率步騎二千赴壽春,嚴勒崇、亮,令水陸兼備,剋期齊舉。崇、亮憚之,無敢乖互。頻日交戰,破賊軍。安南將軍崔延伯立橋於下蔡,以拒賊之援,賊將王神念昌義之等不得進救。祖悅守死窮城,平乃部分攻之,斬祖悅,送首於洛。以功遷尚書右僕射,加散騎常侍。平還京師,靈太后見於宣光殿,賜以金裝刀仗一口。
時南徐州表云:梁堰淮水,日為患。詔公卿議之。平以為不假兵力,終自毀壞。及淮堰破,太后大悅,引群臣入宴,敕平前,孝明手賜縑布百段。卒,遺令薄葬。詔給東園秘器、朝服一具、衣一襲、帛七百匹。靈太后為舉哀於東堂。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諡文烈公。平自在度支,至於端副,夙夜在公,孜孜匪懈,凡處機密十有餘年,有獻替之稱。所制文筆別有集錄。長子李獎襲。

方誌記載

李平(?—516),字曇定,北魏頓丘(今河南濬縣)人,李崇堂弟。少有大度,涉獵群書,頗有文才。太和初,為通直散騎侍郎,高祖甚為愛重。任太子中舍人,升散騎侍郎,太子中庶子。後自請出京治郡,任長樂太守,政務清靜,吏民懷念。高祖南征,征李平行河南尹
正始元年(504年),世宗將行鄴,李平上表勸緩。帝不從,詔李平行相州事。世宗至鄴,親見李平及其諸子,授李平正刺史,加征虜將軍。
李平治理相州頗有政績。勤課農桑,修飾太學,簡試通儒以充博士,選五郡聰敏者授教,繪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圖立於堂,親為立贊。帝詔李平加平東將軍,任度支尚書,後升正尚書,領御史中尉。李平任尚書10餘年,至於端副,夙夜在公,孜孜不懈,有獻替之稱。
永平元年(508年),京兆王元愉反於信都,帝詔李平為使持節、都督北討諸軍事、鎮北將軍、行冀州事討之。李平進抵經縣,大集諸軍。夜有敵軍偷襲,矢及平帳,李平堅臥不動,俄而乃定,遂至冀州城南16里。敵圍攻濟州,拔柵填塹,諸將失利而還。李平整飭軍紀,鼓舞士氣,勤以重賞,督軍前進,大敗敵軍,斬冀州牧韋超、右衛將軍睦雅、尚書卜射劉子直、吏部尚書崔浩等,元愉北逃。李平率軍追擊,斬首數萬級,遂圍城燒門。元愉帶百餘騎棄城突圍,李平以快騎猛追,去信都十里擒元愉,執送京師。世宗遣使慰勞。李平凱旋還京,領相州大中正。
永平末,尚書令高肇上書彈劾李平在冀州隱截官口,李平被除名。延昌元年(512年)平反,恢復官爵。李平治州高明強濟,平息諍訟,廉明賑恤,所在有聲,升中書令
延昌元年(512年),南徐州表奏,南朝堰淮為水患,靈太后召公卿議之。李平主張不假兵力,終自毀壞。後果如其言,淮堰自破。靈太后大悅,引群臣入宴,賜李平鳴簫管,世宗親賜布匹百段。
肅宗即位,授李平吏部尚書,加撫軍將軍,封武邑郡開國公,食邑1500戶。熙平元年(516年),梁武帝蕭衍遣左游擊將軍趙祖悅率眾數萬襲據西硤石,進逼壽春。鎮南將軍崔亮攻之未克,鎮東將軍李崇攻之失利。乃詔李平為使持節、鎮軍大將軍兼尚書右僕射、都督諸軍事,詔李平長子李獎通直郎從行,率步騎兩千赴壽春。李平巡視硤石內外,知其盈虛,然後嚴勒諸軍,頻日交戰,屢破敵軍。繼而分兵圍攻,令崔亮督陸軍攻城西,李崇勒水軍攻其東,安南將軍崔延伯立橋於下蔡,斷敵後援。趙祖悅待援無望,死守窮城。李平令諸軍通夜攻城,黎明破城,斬祖悅,送首洛陽。李平以戰功,升尚書右僕射。還京後,靈太后於宣光殿召見,賜以金裝刀杖一口。當年冬,李平卒。靈太后為其舉哀於東堂。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冀州刺史,諡文烈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