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如圭
- 國籍:中國(明代)
- 民族:漢
- 出生地:明朝澧州澧陽縣
- 出生日期:公元1479年
- 逝世日期:公元1547年
- 職業:工部尚書、戶部尚書
- 畢業院校:私塾
- 代表作品:《懷古集》、《武當行宮記》、《貞節祠記》
人物生平,造福桑梓,史籍記載,傳說故事,歷史評價,
人物生平
李如圭(1479-1547),字國寶,明朝澧州澧陽人,教諭李通之孫,明朝憲宗成化十五年(1479)出生澧州嘉山南三十里桃林東里樟樹崗下(今津市李家鋪鄉土橋村),後為方便迎送賓客,遷居澧州城滄堰北(今澧縣城關中學校址)。早年飽讀詩書,弘治(戊午)十一年(1498年),他滿19歲時參加鄉試考中舉人(俗稱孝廉),己未年(1499年)殿試考取進士。
先後任江西安福、建昌知縣。他風華正茂,嚴於法治,敢於去弊除奸,深得民眾愛戴。明正德正間(1506-1521年)朝廷命他巡視福建。福建瀕臨海濱,海盜蜂起,又有貪官污吏為害,人民深受其苦。李如圭發動民眾檢舉,海盜聞風遠遁,貪官污吏驚魂落魄。朝廷選賢任能,任命他為廣西兵備道按察使。廣西苗民瑤民因不滿朝廷的歧視,曾經多次暴動,一般官員視其為“獠瑤”。而李如圭卻平等看待苗瑤民眾,並與苗瑤族首領義結金蘭,實施安撫政策,苗瑤民眾安居樂業,社會秩序安定,真正化干戈為玉帛。李如圭因此被晉升為監察(僉都)御史,官至正七品,負責巡按州縣,考察官吏
正德年間,患病回家休養。嘉靖十年(1531)秋,陝西延綏地區因災大飢,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夏言薦舉巡撫陝西,他深入重災的延綏地區進行安撫賑饑,並經過周密調查,向朝廷寫了治理荒政的十多條奏摺,盡皆採納,使數十萬饑民得以活命。
嘉靖丙申(1536年)春,李如圭受命總理(明朝因事而設的官職),指揮疏浚河道,先後在河湖之間建閘數座,蓄排兩便,江河暢通,方便糧運,活躍商旅,促進了生產發展。不久,他又晉升為戶部侍郎,總督倉場兼西苑農事。嘉靖十八(1539)年,皇帝仁宗到顯陵拜謁,見他同靖遠伯王謹居守顯陵有功,頒詔提拔李如圭為工部尚書,官至正二品。後改任戶部尚書。
嘉靖二十一年(1541)8月,吏科給事中周怡參劾李如圭“受周府之賂,詔令回籍聽勘”,這實際上是一大冤案:當時有個戶部右侍郎王杲,借河南大飢往賑之機,指使“總兵官顧寰以軍民困敝,請發兩淮余鹽銀70萬,戶部尚書李如圭不可”,但這個王杲弄權巧奪,不僅撈了錢,而且擠倒李如圭,達到了自己“逾年,入為戶部尚書”的目的。當然,不過兩年,這王尚書東窗事發,下獄並遭遣戍,落了個“竟卒於雷州戍所”。所以,《明史·七卿表》仍將圭記為“二十一年八月致仕”,可見受賄之說不能成立。
造福桑梓
李如圭賦閒在家,除進謁藩府華陽王朱承爝(襲封第六代王)而外,常常觀光孟姜祠、彭思王廟、武當行宮(即上觀宮)和安鄉譙樓等名勝古蹟,撰寫了許多文采飛揚的詩文,諸如《記》、《傳》、《五古》、《七津》等,盡抒胸臆,闡發自己志趣。他在“頌彭山思王”詩中讚揚李元則“德在民心崇祀遠,功施社稷荷封榮”,他佩服思王高風亮節,說不儘自己的崇拜和感慨。在遊覽華陽王朱默庵領建的武當行宮——上觀宮之後,他在“武當行宮記”中寫道:“頃余家居十載,故時或一造行宮”,“顧神棲其間,獨無所事哉?其必運聰明於冥漠之表,闡威靈於監察之下,善者福之,淫者禍之,御災捍患以佑一方。”他說自己歸鄉居家很快就有十年了,到死的時候也想造一行宮,自己的靈魂就棲息在這裡,繼續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顯現威靈,監視人間,對於好人我就幫他,讓他得到幸福;對於幹壞事的人我就阻止他,讓他受到懲罰。抵禦天災人禍,保佑一方平安。樂善好施,造福於民,始終如一,至死不變的信念躍然紙上。
李如圭一生給家鄉人民留下的一大財富,就是通過嚴密考證延綏與澧州的孟姜女故事,建祠、作紀、賦詩,完善和宣傳了孟姜女的形象和精神,讓澧州孟姜女聲名遠播,享譽海內外,成為國內四大流傳地之一。
李如圭撰《貞節祠記》云:孟姜女故事“自秦歷今千餘年,澧人稱誦不衰,往往形之歌詠。但尋夫之後,莫知所終。”嘉靖辛卯(1531)秋,他奉旨撫賑延綏之後歸澧,途經西安府同官縣方始得知,“孟姜女果至長城,獲范喜郎骸骨,負之歸……行至同官而卒。同官人之感其貞烈,鑿石為祠……祀之,然莫識其為澧人也。”他回澧之後,即與澧州知州汪倬議建祠宇,工將就,湖廣巡撫林大輅又來澧籌款增修,塑像祀之。祠曰:“貞節”,堂為“百鍊”,百鍊堂供專從同官塑來的孟姜女像。傳說接回其像途經千里,接像人一路上虔誠而呼:“魂兮歸來!魂兮歸來!”今九澧一帶仍有這種“喊魂”之俗。
李如圭還帶頭吟詩歌頌孟姜女:“烈女何年失所天?哀號矢死未亡前。聲聲徹骨城傾堵,點點傷心淚湧泉。黃壤無情迷夢蝶,青山有意怨啼鵑。杞梁久已同枯草,尚托清風入汗篇。”
《貞節祠記》以李如圭考勘的史跡、遺存、典籍和傳說,將陝西同官和澧州嘉山的孟姜女故事連在一起,形成了完整的澧州嘉山孟姜女故事。文人騷客隨之撰文賦詩,對孟姜女稱誦備矣。於是,其傳說在澧州一帶幾乎家喻戶曉,貞節祠香火旺盛有加。因此,李如圭為今天將其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創造了堅實基礎。
史籍記載
據《直隸澧州志·賢媛》記載,李如圭夫人梁氏,梁銓女。她善良,有賢德。李如圭任工部和戶部尚書時,皇后懿旨,召梁氏入宮,梁穿著布衣叩見皇后,皇后問她為什麼穿得那么差?梁氏回答說:“澧州地脊民貧,俗尚儉約。”皇后聽了感動,不僅降旨賜梁氏錢物,封贈她為“梁氏夫人”,而且還免除澧州絲絹(稅)三十年。這真是巾幗不讓鬚眉。一位官宦人家的妻室,居然也有“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情操,她的言行舉止,代表子澧州的民風習俗,反映了民間疾苦,給一方百姓帶來了減免稅捐、休養生息的機會。
傳說故事
孟姜女夢中助尚書
明代弘治年間,工部尚書李如圭奉旨整治荊江水患,荊江里的江豬很多,扔下去的土包石塊,都被它們咬破或者拱走,堤岸無法加固。李如圭寢食不安。一天晚上,姜女託夢,告訴他一個辦法:派人四處收集破銅爛鐵,鑄成鼎鍋一樣的硬坨,下到堤腳,江豬咬不爛,拱不動,堤腳牢固,江堤就安全了。李尚書照此辦理,果然成功。從此以後,荊江兩岸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孟姜廟的來歷
明朝工部尚書李如圭回家養老,晚上就住宿在陝西同官。一天晚上,李如圭看書看倦了,伏在桌上昏昏人睡,只見從外面走進來一個年輕女子,哭哭啼啼地對他說:“大人,請您憐念我們是同鄉故里,將我的魂魄帶回去在我的家鄉修一座廟,好叫我魂魄有個歸宿。”說完,用力推了一下李如圭。李如圭驚醒後,回想夢中的情景,急忙叫了幾個家人,沿村巡訪,查問了當地的老百姓。當地幾個老人將李如圭帶到一座大廟前,指著廟對李如圭說:“大人,這是姜女廟,聽我們的前輩講,孟姜女當年死在這裡,我們的前輩敬重她的忠烈,出錢修了這座廟,並塑了這尊姜女像。”
李如圭聽完,拜謝了這些老人,自己默默走到姜女像前,暗暗禱告,要孟姜女隨他回去,並答應給她修廟宇。禱告完畢,他便走出大廟,邊走邊喊著孟姜女的名字走回住地,據說這叫“喊魂”。新洲農村現在仍流傳著這種迷信說法。
第二天,李如圭出錢請人塑了一尊姜女像,又租了一隻大船,自己親自押送大船同往,每到一處,李如圭便把孟姜女的故事講給來觀看孟姜女像的人們聽,人們聽了,就將孟姜女的故事編成三棒鼓、大鼓和歌謠到處演唱。從這以後,各地都修起了姜女廟。
不久,李如圭將孟姜女像運到新洲,隨即命令湖南巡撫和當地州府修建姜女廟。李如圭按照孟姜女夢中的意願,把廟修在孟姜山上,還親自將這座廟題名“貞烈祠”,將裡面的大堂叫“百鍊堂”,把安放姜女像的大堂叫“綠雲宮”。李如圭還特地為貞烈祠做了祠祀,當地人都叫這座廟為“姜女娘娘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