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釗講席教授”,為了更好地學習宣傳研究李大釗事跡,北京大學設立了李大釗講席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大釗講席教授
- 設立機構:北京大學
“李大釗講席教授”,為了更好地學習宣傳研究李大釗事跡,北京大學設立了李大釗講席教授。
“李大釗講席教授”,為了更好地學習宣傳研究李大釗事跡,北京大學設立了李大釗講席教授。...
張廣智,男,1939年生於江蘇海門,自幼開始即在上海求學,畢業於復旦大學,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人物經歷 196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歷史系(五年制)。同年考取耿淡如先生的研究生,後以中國大陸高校西方史學史專業的首名研究生畢業。現任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室主任。兼任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特聘...
現任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皖江學者講席教授,詩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從事20世紀中國文學思潮、,文化思想史研究。曾在《文學評論》、《南京大學學報》。《丈史哲》、《丈藝報》、《光明日報》、《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報刊發表,轉載論文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學林...
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現任北京大學博雅講席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學現代中國人文研究所所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主要研究領域有20世紀中國文學、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中國小說史、中國散文史等。先後出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千古文人俠客夢:武俠小說...
庶民的勝利李大釗 “作揖主義”劉半農 本志罪案之答辯書陳獨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唐俟 吃人與禮教吳虞 什麼是科學方法?王星拱 隨感 隨感錄一獨秀 隨感錄五孟和 隨感錄十三獨秀 隨感錄十七玄同 隨感錄二五唐俟 隨感錄二九玄同 隨感錄三○玄同 隨感錄三五唐俟 隨感錄三六唐俟 隨感錄三七魯迅 隨感錄三八魯迅 隨感錄...
像我這樣,以一個中學生而後來任大學講席者,固然多半出於自學。還有我們所熟識的大學教授,雖受過大學專門教育,而以興趣轉移及機緣湊巧,卻不在其所學本行上發揮,偏喜任教其他學科者,多有其人;當然亦都是出於自學。即便是大多數始終不離其本學門的學者,亦沒有人只守著當初學來那一些,而不是得力於自己...
20 李大釗 新舊思潮之激戰 21 胡先驌 中國文學改良論 22 林紓 致蔡元培書 23 蔡元培 致《公言報》函並答林琴南函 24 馬寅初 中國之希望在於勞動者 25 傅斯年 白話文學與心理的改革 26 梁漱溟 論學生事件 27 錢玄同 文學革新雜談 28 羅家倫「五四運動」的精神 29 張東蓀 「五四」精神之縱的持久性與橫的擴張...
“五四”時期,李大釗、周太玄等人發起成立少年中國學會,彭雲生首批參加,並與李劫人、胡少襄等9人成立少年中國學會成都分會,由李劼人任書記。為了在四川傳播新思潮,他們創辦《墾期日》周刊,彭雲生參與撰稿及出刊事宜。1921至1926年,在重慶聯中、省第二女子師範學校、順慶聯中等校教國文。在二女師,同教國文者有蕭...
海因里希·李凱爾特(Heinrich Rickert,1863年5月25日—1936年7月25日),德國哲學家,新康德主義弗賴堡學派的主要代表。出生於但澤(今波蘭格但斯克),1888年獲斯特拉斯堡大學博士學位,1896年升任弗賴堡大學教授,1916年起接替文德爾班在海德堡大學的講席。李凱爾特試圖把康德的先驗哲學運用於社會歷史領域,認為自然科學和...
他還參加了由李大釗等人發起成立的少年中國學會。在日本時因創辦華瀛會宣傳反日救國被逐。回國後任上海泰東書局編輯,和羅敦偉一起編輯一家婦女問題的雜誌。二十年代初他參加了文學研究會,出版有詩歌、小說集《西子湖邊》。1924年他在長沙參加國民黨。1926年北伐軍興,他投筆從戎,出任國民革命軍第四十軍軍部主任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