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李垂誼
- 出生地:香港
- 職業:大提琴演奏家
- 畢業院校: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專業
- 主要成就: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大賽冠軍
- 代表作品:《浪漫大提琴作品集》
- 性別:男
個人經歷,成就及榮譽,新聞報導,
個人經歷
2004年他又獲得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賽冠軍(該大賽相當於鋼琴界的蕭邦大賽、小提琴界的帕格尼尼大賽),成為獲得此項殊榮的第一位華人。現在,人們開始習慣把他和郎朗、李雲迪、李傳韻、王健相提並論,更有人稱他是“馬友友的接班人”。去年香港電台推出《華人青年音樂家系列》節目,介紹了八位在當今國際舞台上表現卓越的華人音樂家,李垂誼也“榜”上有名。其餘七位音樂家包括王健、郎朗、李雲迪、馮景禧(鋼琴)、張弦 (指揮)、廖昌永及李傳韻。
“家庭旅行樂團”的夢想
李垂誼的祖籍是福建廈門,因為母親曾經在中央音樂學院任教,他出生在北京,拿的卻是香港身份,但自幼在美國成長,現在又定居荷蘭。他是家裡最小的,上面有兩個姐姐,也從國小習鋼琴和小提琴。當初李垂誼選擇大提琴完全是父母之命,他表示:“媽媽說,這樣我們姐弟三個可以組成弦樂三重奏,出去演奏時也好一家人有個照應。” 不過,李家這個“家庭旅行樂團”的夢想最終並沒能實現———現在,大姐離開了音樂界,二姐在香港交響樂團供職,只有李垂誼獨自在全球巡演。好在這兩年大姐李垂音成為了他的經紀人,使他在孤獨的旅行中每天都有家人陪在身邊。
童年練琴
李垂誼3歲開始學習鋼琴,9歲開始練習大提琴。大概除了莫扎特,任何孩子走進音樂演奏之門都是不情願的。李垂誼也是這樣,他說他童年練琴是在極不情願的情況下進行的,沒少挨揍。但即便是這樣,他還是和兩個姐姐一起,11歲拿著獎學金步入了“天才集中營”朱麗亞音樂學院附中。18歲很快到來,青春期的逆反使他意識到音樂並不是他自己的選擇,他開始違抗父母的初衷,自說自話地改變自己的人生歷程,去闖蕩音樂以外的世界。還好,他考進的是也是名校--哈佛商學院。朱麗亞附中沒畢業,李垂誼頭也不回的就只身前往波士頓,攻讀經濟學專業了。
“放下大提琴,像解脫了一樣,很舒服,不會再有人逼我練琴。我從小就希望將來可以做生意,雖然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生意。”雖然是這樣,他並沒有將大提琴砸掉。在哈佛就學期間,他還是會利用業餘時間和同學一起玩室內樂。“哈佛的學生真是藏龍臥虎,學的都是和音樂八竿子打不到一起的東西,但高素質的演奏人才比比皆是。和他們在一起,我才沒有徹底丟掉當年練就的‘童子功’”。
重新踏上大提琴演奏之路
哈佛畢業後,李垂誼順理成章的來到了紐約的華爾街,在一家跨國的金融顧問公司里謀職,錢賺得不少,但在商界沉浮5年後,他漸漸發現自己的性情與周遭環境格格不入。天性使然,他確信自己最愛的和最適合自己的,還是母親帶給他的音樂。於是他毅然回歸,丟開金領的外衣,離開華爾街,遠赴歐陸拜師學藝,先後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及西班牙著名音樂學院深造,分別跟隨享譽全球的大提琴家萊斯特及瑞典大提琴家兼指揮赫爾蒙森鑽研琴技,重新踏上大提琴演奏之路。
李垂誼說,“當時很多朋友都很驚訝,說我從事音樂會餓死,但我相信錢是帶不進棺材的”。每次演出或參與比賽前的一、兩個月,李垂誼每天會練習大提琴約7到8個小時。雖然練習很花時間及精力,但李垂誼不覺得辛苦,因為這時,拉大提琴已成為他生活的主要部份,這是他自己的選擇了。
談到在歐洲的學藝歷程,李垂誼說一開始很辛苦。歐洲樂壇其實一直都比較“排外”,早先,總有些人認為亞洲人要掌握他們的古典音樂文化很難,這點也很可以理解,我們同樣也不能過多的期望金髮碧眼的老外成為民樂演奏的大家。“但是這種看法,在進入21世紀的時候,正在發生悄悄的改變。隨著華人年輕一代演奏家勢力的崛起,中國演奏家的實力正在讓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刮目相看。他們甚至感到害怕,怕更多的中國人‘入侵’到他們悠久的傳統文化當中。”
參加比賽,獲獎
李垂誼笑著舉了個例子說,2004年參加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比賽,從複賽進入決賽的時候非常殘酷,大批的才華橫溢的歐洲新秀被淘汰出局,有的是來自舉辦國克羅地亞;有的是來自根基深厚俄羅斯、德國等地;還有很多天賦極高的猶太血統年輕人。決賽那天,那些落選的選手,集體觀摩他的演奏,他們串通好了在他演奏的時候惡作劇,在台下發出異響分散他的注意力,以幫助另一位歐洲對手取勝,後來,這樣的惡作劇鬧得連評審都忍無可忍了,他就是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中硬生生的從歐洲人手裡奪取桂冠的······
說到各種各樣的大賽,李垂誼說,很多人以為是競技,像體育比賽,其實那裡比得根本不是技術,也不是樂感,因為論這些,去參賽的選手都非常強,都可以打滿分,幾乎分不出高下。最後,比的就是你奏出的音樂能不能打動在座的評審。“很幸運,我的演奏幾乎每次都能打動評審”,李垂誼謙遜的說。
正如李垂誼所講,要在歐洲舞台,找到自己位置從來不易,出唱片是其中一個姿態。當年比賽勝出後,李垂誼立即被EMI唱片羅致旗下,推出首張同名唱片。李垂誼稱,當時EMI比較趕時間,很想快點幫他出碟,監製也是找一個演奏家擔任。挾著人氣,首張唱片目的是吸引多一點不同的聽眾,所以除了比賽得獎曲目的勃拉姆斯的《D大調奏鳴曲》,起首就有炫技味道重的《野蜂飛舞》,和好聽的《芬蘭探戈》等。但就是這么一張相對“通俗”的唱片,也還是成功登上了古典音樂榜,國際權威雜誌《斯特拉底》(《The STRAD》)對這張大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該雜誌認為李垂誼的演奏“表現極為全面,演繹高難度作品遊刃有餘。在《勃拉姆斯奏鳴曲》中,他演奏出的深厚情感及抒情音調,能完美無缺地與素材相配合”。
成就及榮譽
2000年以來,李垂誼是首位香港大提琴家,連續勇奪世界三大大提琴比賽的獎項 ─ 2001年紐約南堡格、2002年赫爾辛基國際保爾路大提琴大賽以及2000年第五十五屆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李垂誼曾在各大音樂廳及音樂節演出,包括萬寶路音樂節、莫斯科克里姆林宮、馬德里國家音樂廳及赫爾新基芬蘭音樂廳等。另外,他亦曾與芬蘭電台交響樂團、赫爾新基愛樂樂團及北京管弦樂團等樂團合作。
2004年,在國際最高水準的楊尼格洛國際大提琴大賽中,30歲的李垂誼獲得該項賽事的冠軍,這是中國大提琴家在國際音樂賽事上所取得的最高榮譽。
EMI公司在他榮獲國際揚尼格洛大提琴比賽金獎後,和李垂誼簽約,李垂誼成為國際大提琴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他在EMI推出的首張個人專輯錄音收錄了勃拉姆斯的D大調奏鳴曲以及帕格尼尼、孟德爾頌等人的作品,專輯迅速成功地登上了古典音樂榜,國際權威雜誌《斯特拉底》(The STRAD)對這張專輯給予了至高的評價,認為李垂誼的演奏“表現出一位全面的大提琴家,演繹高難度作品亦遊刃有餘。在演繹《勃拉姆斯奏鳴曲》時他演奏出的深厚情感及抒情音調又能完美無缺地與素材相配合”。 李垂誼的成功也打動了諾基亞,後者在其推出的世界上最先進的音樂手機N91裡面,首次內置了李垂誼演奏的蕭邦《引子與華彩波蘭舞曲》、舒曼《五首民謠小品》,並贊助了李垂誼在中國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巡演。
唱片名稱:《浪漫大提琴作品集》--李垂誼專輯
出版:EMI唱片
編號:00946 3 63044 2 7
2011年,新春音樂盛典上首次演出大提琴協奏曲交響詩《紅樓夢》。
新聞報導
2011年
李垂誼首演“精華版”交響詩《紅樓夢》
大年二十九(2月1日),鳳凰衛視、國家大劇院共同主辦的“龍鳳呈祥——全球華人新春音樂盛典2011"將在國家大劇院音樂廳火紅登場。大提琴才子李垂誼將奉上“精華版”交響詩《紅樓夢》。 2011年,新春音樂盛典邀請唐建平、李旭昊、董昭民等多位編曲家對曲目進行修飾,管風琴、交響樂隊、民族打擊樂和合唱《金蛇狂舞》,古箏協奏曲《箏弦上的探戈》、大提琴協奏曲交響詩《紅樓夢》等曲目都是首度亮相。
作曲家王立平創作的《紅樓夢》組曲流行二十餘年魅力經久不衰,是中國原創音樂作品中少有的可以與《梁祝》媲美的傳世經典。大提琴演奏家李垂誼對《紅樓夢》組曲一見傾心,“她是我聽過最優美的旋律,從此走到哪兒,這首樂曲都耳邊縈繞。”其實李垂誼和《紅樓夢》的淵源不止在於旋律的親近,李垂誼的母親與王立平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同學,兩人關係十分要好,正是從小的耳濡目染,使李垂誼對《紅樓夢》組曲更有著一份特殊的情感。因此,把《紅樓夢》改編成大提琴作品一直是這位大提琴才子的夢想。
在2011華人新春音樂盛典上,李垂誼演奏的交響詩《紅樓夢》實際上是由新版組曲中《秋窗風雨夕》、《枉凝眉》和《上元節》這三個精彩片段濃縮而成的精華版,也是他想送給全球華人觀眾的一份新年大禮,而完整版要等到在2011年下半年才會進行世界首演。 李垂誼是第一位獲得國際楊尼格洛大提琴比賽冠軍的華人音樂家,他在理解和演繹音樂的語言、姿態和含義上擁有偉大的天賦,國際權威音樂雜誌《斯特拉底》讚許李垂誼是“處理不同情緒間微妙變化的大師”。2010年他與芬蘭阿萬蒂室內樂團排練曲目《憶紅樓》時,一位前來觀看彩排的中國駐芬蘭大使館工作人員,竟然感動得落淚。
在交響詩《紅樓夢》的旋律中,李垂誼透露自己最偏愛《枉凝眉》,“《枉凝眉》的旋律優美得令人心碎。她跟其他章節有很大的對比,給觀眾帶來更多情感起伏,而大提琴的演奏會讓這段音樂更富韻味。希望通過全球華人音樂盛典的演奏,能有更多的人喜歡上這首曲子,跟我一起分享對《紅樓夢》的熱愛。我希望用我的大提琴帶著觀眾走進大觀園,一起漫遊紅樓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