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順應

朱順應

朱順應, 男,博士,中共黨員,安徽人,出生於1967年3月,長期從事交通規劃與管理、交通安全和智慧型交通方向研究。曾任重慶市首批交通規劃與管理學科後備學科帶頭人,中國教育部交通工程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交通工程學會理事、中國交通部軟科學專家庫成員、重慶市智慧型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市綜合交通規劃諮詢專家、重慶市暢通工程專家、重慶市交通安全專家、重慶市交通工程評標專家,湖北省公路協會環境保護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1992年5月至2004年9月前在重慶交通學院工作,2004年9月起擔任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交通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博士生導師,中國最著名的交通專家之一。交通界人士敬稱為“中國交通界的四小龍”“西南半邊天”。2003年來負責完成省部級課題2項,負責完成橫向課題50餘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順應
  • 別名:順應
  • 國籍:中國
  • 出生地:安徽
  • 出生日期:1967年3月
  • 信仰:中共黨員
  • 性別:男
人物經歷,研究方向,學術兼職,科研成果,人物著作,主要論文,

人物經歷

1986.09~1990.07重慶交通學院道路工程系,公路與城市道路工程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94.09~1996.11南京,東南大學交通學院學習,獲交通工程專業碩士學位
1997.03~2000.01南京,東南大學交通學院學習,獲交通規劃與管理方向博士學位
1990.07~1992.05 鐵道部第四勘測設計院橋樑室,從事橋樑勘測設計工作
1992.05~1994.09 重慶交通學院道路工程系交通工程教研室任教
2000.01~2004.09 重慶交通學院交通運輸學院交通工程系任教
2004.09~ 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交通工程系任教

研究方向

道路交通規劃
道路交通管理
道路交通安全

學術兼職

中國教育部交通工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
中國交通工程學會理事
中國交通部軟科學研究專家庫成員
中國交通部交通安全專家庫成員
湖北省公路學會環境保護與安全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武漢市交通工程學會理事
武漢市公路學會理事
湖北省城市規劃評標專家

科研成果

在國內重要刊物以第一作者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被EI收錄2篇),參著1部,參編教材和書籍4部。主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參研1項,主研交通部套用基礎項目(200331981408)1項,參研國家973項目1項,主持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省部級多項,主持科研經費累計200餘萬元。
科研獲獎
1、2003年獲交通部中國公路學會科技進步三等獎一次(排名第四)
2、2004年獲青海省工程諮詢獎一等獎一次(排名第四)

人物著作

一、著作
1、朱順應,王紅,向紅艷著,《交通流參數及交通事件動態預測方法》(ISBN 978-7-5641-1159-5),2008.05,東南大學出版社;
2、《公路網路規劃建設與管理方法》(ISBN7-03-009674-6/u),2001.11,科學出版社,參著“交通網路可靠度部分”。
二、教材與書籍
1、朱順應,郭志勇編,《城市軌道交通規劃與管理》(ISBN 978-7-5641-1155-7),2008.04,東南大學出版社;
2、《土木類工程英語》(ISBN7-114-03985-9),2001.08,人民交通出版社,參編“交通工程部分”;
3、《木類工程英語教程使用指南》(ISBN 7-114-04251-5),2002.06,人民交通出社,參編“交通工程部分”;
4《工程材料手冊》(ISBN 7-114-03920-4),2001.08,人民交通出版社,參編“交通工程部分”。

主要論文

【1】 Shunying Zhu, Yuan Xu, Shouquan Luo, Study on Traffic Safety, Efficiency and Intervention in Weaving Area, Proceedings of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
【2】 Chen Weiwei, Wang Hong, Zhu shunying, Study on Objective Information Volume of Road Direction Signs Based on Semantic Relevanc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CCTP, ASCE ,2008.
【3】 Qinmei Sun, Shunying Zhu, Hong Wang, Research on Public Lots Planning Based on 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 Proceedings of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
【4】 Bing Liu, Shunying Zhu, Hong Wa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Prospect On The Study of Perceptual Speed Reduction, Proceedings of 2008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rvice Operations and Logistics, and Informatics
【5】 Zhu Kai, Zhu Shunying, Wang Hong. “A Simulation Approach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ity Of The Spaces Between Chevron Alignment Signs”.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CCTP, ASCE ,2008.
【6】 PENG Wuxiong, ZHU Shunying, WANG Hong. “Study Of Chevron’S Blocking In Curv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CCTP, ASCE, 2008.
【7】 Zhu shunying, Xu yuan. Relationship between Weaving Length and Traffic Safety in Road Interchanges[J]. Trans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Innovative Best Practices 2008, ASCE,.2008.
【8】 朱順應,管菊香,王紅等.交通分布預測模糊重力模型,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J].2008,(4).
【9】 許源,朱順應,王紅等. 基於交通效率、安全和特定交通組成縱坡合理坡長[J]. 公路,2008,(1).
【10】 許源,朱順應,彭武雄等.基於汽車動力學的振動減速帶設定間距研究[J]. 交通科技,2008,(1)..
【11】 朱順應,彭武雄,王紅等. 突起路標合理設定的原理與方法研究[J].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7,(11).
【12】 李軍,朱順應,李安勛. 離散選擇交通方式劃分模型及其在TransCAD中的實現[J]. 交通與計算機,2007,25(01).
【13】 李軍,朱順應,王紅等. 基於RP/SP聯合數據的非集計模型套用研究[J].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7,4 (01).
【14】 李安勛,朱順應,李軍等. 城市群軌道交通客流預測在TransCAD中的實現[J]. 交通與計算機,2007,25(01).
【15】 朱順應,李安勛,李軍等. 基於運營組織的城市群軌道客流預測法[J]. 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7,(6).
【16】 Shunying Zhu, Juxiang Guan, Wuxiong Peng, Traffic distribution forecast of urban external traffic hub based on fuzzy uncertainty[J].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ASCE, 2007.05.
【17】 Shunying Zhu, Wuxiong Peng, Qinmei Sun, Rrasonable Spacing Model of Chevrons. [J].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ASCE, 2007.05.
【18】 向紅艷,朱順應. 山區高速公路曲線超高與汽車行駛安全[J]. 公路,2007,(2).
【19】 管菊香,朱順應,李安勛.城市群雙線客流分布預測方法研究,都市快軌交通[J],2007,(4).
【20】 朱順應,王紅,駱壽權等. 城市對外交通樞紐交通分布預測[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6,(12).
【21】 李軍,朱順應,李安勛等. 長株潭城市群城際與城內客運出行特徵[J]. 交通科技,2006,(12)..
【22】 向紅艷,朱順應. 小流量下短時交通量預測最佳視窗長度與時間間隔[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6,(8).
【23】 朱順應,王紅. 道路交通安全評價因子分析法[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6,(6).
【24】 楊芳明,朱順應. 基於小波的短時交通流預測[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6,(4).
【25】 ZHU Shunying, WANG Hong, YAN Xinping, Maximum Loading Saturation and Its Travel Time on the Link[J]. 交通與計算機,2006,(2).
【26】 李嘉,朱順應,張啟明等. 用改進的灰色關聯度分析交通事故成因[J]. 公路交通技術,2006,(2).
【27】 吳東平,朱順應,向紅艷,一種新的公交站點服務半徑計算方法,城市公共運輸.2006(3)
【28】 向紅艷,朱順應. 路段短時交通量預測自適應控制法[J]. 公路交通科技,2006,(01).
【29】 向紅艷,朱順應,王紅等. 短期交通流預測效果的模糊綜合評判[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5,(12).
【30】 李志兵,朱順應,用GIS技術鑑別道路交通事故黑點[J]. 國際公路安全研討會論文,2005,(10).
【31】 朱順應,王紅,嚴新平. 道路交通安全巨觀評價F-AHP法[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5,(10).
【32】 朱順應,王紅,趙新才. 國道210高速路紅雙段交通安全隱患特徵分析與治理[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8).
【33】 樓肖華,朱順應,王谷等. 公路網建設項目排序實用方法[J]. 交通科技,2005,(8).
【34】 王谷,朱順應,基於總量平衡的交通樞紐分布預測[J]. 都市區及區域交通現代化,2005,(7).
【35】 朱順應,王紅,朱真才等. 非完全信息條件下交通分布預測時間(距離)法[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5,(6).
【36】 樓肖華,朱順應,潘艷榮等. 環行交叉口交通量觀測最佳化方法和數據處理[J]. 公路交通技術,2005,(4).
【37】 翟長旭,朱順應,潘艷榮等. 城市機動車擁有量發展戰略研究[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10).
【38】 張建旭,朱順應,劉偉等. 城市道路交通量總量控制預測法[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3).
【39】 朱順應,王紅,李關壽等. 高速公路交通流參數實時預測AML法[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2).
【40】 劉偉,朱順應,張建旭等. 公路網路節點客觀重要度計算方法[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1).
【41】 朱順應,王紅,趙新才. 公路交通與經濟發展適應性客觀模糊評價[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4,(1).
【42】 朱順應,王紅,劉偉等. 公路建設投資對經濟成長的貢獻與彈性分析[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3,(3).
【43】 朱順應,王紅,李關壽. 交通事件影響分析傳遞函式-噪聲模型[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3,(2).
【44】 朱順應,王紅,李關壽. 路段上短時間區段內交通量預測ARIMA模型[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3,(1).
【45】 朱順應,王紅. 公路網規劃技術評價指標相關性分析[J]. 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2,(12).
【46】 朱順應,王紅,劉偉等. 提高公路網規劃決策的可靠性[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4).
【47】 朱順應,王紅,李關壽. 投標單位資格預審模糊層次評判法[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3).
【48】 朱順應,王紅. 公路聯網收費站布局規劃[J].公路交通科技,2002,(3).
【49】 朱順應,王紅,李關壽. 公路網規劃評價指標選取[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2).
【50】 朱順應,王紅. 可持續發展的城市交通建設規模[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1).
【51】 朱順應,王紅. 可持續發展的公路網規劃評價指標[J].公路,2002,(1).
【52】 朱順應,王紅,王煒. 自由流車速影響因素定量分析神經網路法. 公路交通科技,2001,(3).
【53】 朱順應,王煒,鄧衛等. 交通網路可靠度及通路算法研究[J]. 中國公路學報,2000,(1).
【54】 朱順應,王煒,王毅等. 交通需求管理有效性評價研究[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1999,(1).
【55】 朱順應,王煒,鄧衛等. 交通流三參數一體化觀測及其數據處理[J]. 公路交通科技,1999,(4).
【56】 朱順應,王煒鄧衛等. 連續交通流特性信息加權線性多步擴展法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1999,(3).
【57】 朱順應等,交通網路可靠度及其割集算法研究. 中國交通研究與探索,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58】 王紅,朱順應,王毅. 對我國城市推行交通需求管理TDM)戰略的幾點認識[J]. 城市問題,1998,(6).
【59】 朱順應,王煒,王毅等. 城市道路交通系統巨觀控制研究[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1998,(4).
【60】 朱順應,王煒,王紅.交通管理人性化理論初議. 第六屆海峽兩岸都市交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重慶),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9).
【61】 朱順應,王紅,王毅. 市區路網服務水平評價[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1998,(4).
【62】 朱順應,王煒楊濤. 交通需求管理費用—效益分析[J].東南大學學報,1997,(27).
【63】 朱順應,楊濤. 城市交通需求管理理論研究初探[J]. 重慶交通學院學報,1997,(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