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道存

朱道存,揚州人,其曾祖是宋朝叛臣朱煥。北庭元順帝妥懽帖睦爾皇帝為郎主時,朱道存已憑父蔭官至江陰知州。宋龍鳳二年(1356年,張士誠大周天祐三年)二月,高郵張士誠進兵攻打占據江南蒙古貴族等勢力,其別將黃傳至江陰,朱道存獻城投降,受張士誠戶部主事之職。其後到揚州傳命,被蒙古貴族抓到淮安處死。

基本介紹

  • 所處時代:元末明初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揚州
  • 最高官職:戶部主事
人物生平,親屬成員,

人物生平

朱道存的曾祖,是宋德祐皇帝朝廷的淮東制置副使朱煥。
德祐元年(1275年),蒙古貴族入侵宋朝之際,七月十三日,在北庭居於郎主之位的元世祖忽必烈皇帝遣使招誘擔任宋淮安安撫使的朱煥。其招降朱煥的詔旨曰:“上天眷命大元皇帝聖旨:諭淮安州安撫朱煥,據陳楚客奏‘臣與朱安撫同年,又有通家之好,自戊午歸順之後,不相見者十有八載。今王師吊伐,諸道並進,數內一路,領漣河清河將士,攻取淮東未附州郡。切恐城陷之日,玉石俱焚。臣於故人情分,不容緘默。且彼所以嬰在自守者,無他,原其本心,但未知趨向之方,初無執迷抗拒之意。今大江南北,西至全蜀,悉入版圖。若蒙聖慈,特發使命,宣示德音,開其生路,彼亦識時達變之士也,寧不以數萬生靈為念乎?臣昧死上言,伏候搬旨。’準奏。今遣使特旨前去,宣布大信。若能識時達變,可保富貴。應在城守御將帥同謀歸順者,意不殊此。故茲詔示,想宜知悉。至元十二年七月日。”七月二十四日,宋德祐皇帝朝廷任命夏貴為淮東制置使揚州知州,朱煥為淮西制置使、廬州知州。十月二十六日,張全、尹玉麻士龍支援常州,麻士龍於虞橋戰死,張全奔五牧。朱煥到了廬州,夏貴不肯將城池交接給他。朱煥回去後,朝廷復以朱煥為淮東制置副使。
德祐二年(1276年)六月二十九日,蒙古貴族從北庭發出詔書招誘宋揚州制置李庭芝以下軍官,及通州、泰州、真州、滁州、高郵大小官員。又詔陳宜中張世傑蘇劉義劉師勇等使降。宋端宗少保、左丞相召李庭芝,李庭芝留朱煥守揚州,與姜才率步騎五千向東入海,韃靼北庭“宿衛”長官出身的阿術督右丞阿里海牙、萬戶劉國傑分道追到泰州西,殺步兵千人,李庭芝等僅得入城,遂築長圍塹而守城,阿術自帶一路駐於東南面,斷其李庭芝突圍之路。七月十二日,宋揚州守臣朱煥獻城投降蒙古貴族,並於九月二日驅趕李庭芝等將士的妻子至泰州城下,導致陴將孫貴、胡惟孝等開門投降。李庭芝聞變,赴蓮池投池自殺未及死,被抓至揚州,朱煥勸說蒙古貴族:“揚州自用兵以來,屍骨滿野,這都是李庭芝與姜才抵抗造成的,不殺了等什麼!”於是,九月二十二日,蒙古貴族將李庭芝處斬。李庭芝身死之日,揚州民眾淚下。後階中奉大夫福建道宣慰司宣慰使。
朱煥之子朱霽,初襲父官為淮東大都督、揚州知州,德祐三年(1277年),蒙古貴族從北庭發出詔書改其都督府為揚州路總管府,命朱霽為揚州路總管兼府尹,散官中順大夫,佩金虎符。九年之後(1286年),改任吉州路總管,德祐皇帝嗣位十四年(1288年),受北庭任命,遷少中大夫,起為平江路總管。二十一年(1295年),北庭元成宗鐵穆耳皇帝初立之際,進階太中大夫,轉台州路總管,二十六年(1300年),轉信州路總管。三十二年(1306年),遷嘉議大夫衢州路總管。四十二年(1316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皇帝為郎主時,進通議大夫,改徽州路總管,德祐皇帝嗣位四十六年(1320年)夏四月九日,病逝於其官舍,享年六十二歲,凡七為總管,唯吉州因丁外艱不果赴。因朱煥定居揚州,子孫為揚州人。
朱煥兒子七人,其一朱德輝,承父蔭,官至漢陽同知。
朱德輝之子朱道存,承父蔭,官江陰州知州。龍鳳二年(1356年)正月初一,江陰大亂,高郵張士誠派遣其弟張士德率領其“周軍”進兵江南,朱道存之妻攜子隨其父返上海。二月,張士誠的將領黃傳至江陰,朱道存獻城投降,朱道存歸降張士誠後,任戶部主事。
二月二十四日,效忠蒙古貴族的苗帥楊完者帳下元帥蕭亮、員成等,率苗軍突至松江府王與敬兵不能敵,遂敗出通波塘而去,投降張士誠,子女玉帛悉為苗軍所有,苗軍肆意抄掠,截人耳鼻。城中婦女,多被苗軍淫污。房舍間有存者,都被苗軍焚毀,靡有孑遺。朱道存之妻費氏寧死不屈,朱氏與費氏兩家相繼死於兵。四月初十日,張士誠部將王與敬與史文炳一部兵馬,自湖泖入古浦塘,舳艫相銜,旗幟蔽日,苗軍潰散而去。
其後,朱道存受張士誠派遣到揚州路傳命,被蒙古貴族抓到淮安處死。

親屬成員

曾祖父
朱煥
宋準安安撫使,德祐二年(1276年)以揚州叛宋,降於北庭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累官中奉大夫、福建道宣慰司宣慰使。妻高氏
曾祖母
高氏
祖父
朱霽
號自齋,初襲父官為淮東大都督,揚州知州,德祐三年(1277年)以後在北庭蒙古貴族手下七次被委派為總管(只有受命任吉州總管那次,因為丁外艱而未到任),德祐皇帝嗣位四十六年(1320年)時病死,年六十二歲。朱霽原配趙氏早死,續娶宋朝叛臣原江州都統制管如德之女(管如德於德祐元年以城投降蒙古貴族,後為江西行省左丞。其與朱霽之父朱煥俱是宋朝叛臣,且叛宋後曾助蒙古貴族寇揚州,因此朱煥叛宋後兩家得以往來)。子男七人:德懋、德輝、德容、德成、德潤、德明、德寬。女兒七人,嫁同知攸州事許謙、葉珍、陸鉉、安州知州敬自強、謝庭芝、管若鑒、吳某,俱官宦之家也。孫男十三人,道生、道寧、道安、道興、道定、道清、道存、道全、道通、道常、道泰、道元、道堅,孫女二十人。曾重刊《爾雅翼
伯父
朱德懋,
溧陽州判官
朱德潤
江淮營田提舉
朱德輝
漢陽同知
費元琇
費氏祖籍湖州長興,在宋代並非顯達之家,費㮤入贅嘉興劉氏,後娶姜氏、宋氏,費氏因費㮤任“浙西兵馬鈐轄、權提舉上海市舶司”,始僑居上海,後占籍為松江上海人。費㮤之子費拱辰娶陸氏,生費雄,費雄娶趙孟頫之女,襲父職為海道都漕運萬戶府萬戶,生二女,一為元珍,贅婿陶宗儀;一為元琇,嫁朱道存。龍鳳二年(1356年)二月死於苗軍之亂。
朱文博

朱文禮
字彥則,王逢門生,隨母反上海,住了沒多久,苗軍大掠,祖母、母親與舅舅、族弟相繼死於兵,文禮與兄文博被擄走,後重見父於常州,後父死於客死,文禮亦短命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