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苦拉咖啡

朱苦拉咖啡

朱苦拉咖啡,雲南省賓川縣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雲南省賓川縣朱苦拉村種植咖啡歷史悠久,已有100多年歷史。村民們除了種植咖啡,還形成了煮咖啡、喝咖啡的傳統。朱苦拉現存古咖啡林13畝1134株,其中100年以上的古咖啡樹有24株,其餘樹齡均在60年以上。

2016年0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朱苦拉咖啡”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朱苦拉咖啡
  • 產地名稱:雲南省賓川縣
  • 品質特點:節部較密,結果多,產量較高
  • 地理標誌:國家質檢總局地理標誌產品
  • 批准文號:國家質檢總局公告2016年第9號
  • 實施時間:2016年02月01日
產品特點,產地環境,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朱苦拉咖啡具有濃而不苦、香而不膩、略帶果酸味等特點。朱苦拉村古咖啡林是中國乃至世界唯一在乾熱河谷最貧瘠地區咖啡樹引種並在原地傳承一百多年,延續至今的農業形態,是世界咖啡業最為鮮活而完整的範例,具有很高的科研價值。1981年,雲南省熱作專家馬錫晉教授深入朱苦拉村13畝古咖啡林進行考證研究,認定朱苦拉咖啡屬於雲南小粒咖啡最古老、最純正的波邦鐵皮卡品種,在種性上,為鐵皮卡變種(紅頂株占31%)和波邦變種(綠頂株占69%)的群體。
朱苦拉咖啡朱苦拉咖啡

產地環境

雲南省大理州賓川縣位於滇中高原同滇西橫斷山脈的過渡區,地處大理州東北部金沙江南岸的乾熱河谷地區。介於北緯25°32′—26°12′,東經100°16′—100°59′之間,東與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大姚縣接壤,南祥雲縣相連,西與大理市洱源縣交界,北與鶴慶縣及麗江市的永勝縣毗鄰,國土面積2562.67平方千米,其中:山區面積2135.6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83.34%,壩區面積427.0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16.66%。境內地貌可分為東部中山峽谷區;西部中山丘陵區;南部中低山谷區,中部(賓川壩子)為低丘盆地區。主要河流有納溪河、平川河、朵背箐河、清水河,均屬金沙江流域,乾支流總長304.6千米,流域面積2518.56平方千米,占全縣總面積的99.1%。四條河流均由南向北平行穿越崇山峻岭注入金沙江。
賓川在全國和雲南省的氣候區劃中,屬於亞熱帶冬乾夏濕低緯高原季風氣候區,高原季風對賓川的氣候有顯著的影響。全年平均氣溫17.9℃,極端最高溫為38℃,極端最低溫為零下6.2℃,乾旱、炎熱、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為559.4毫米。全縣氣候有如下特點:
(一)光熱充足,量多質好,潛力很大。全年日照時數平均為2719.4小時,是全省日照時數較多的地區之一,僅次於楚雄州的永仁(全年平均日照時數2833小時),同我國日照最多的西藏、新疆、內蒙古相近。由於日照時數多,加上晴天多(271天),空氣清新、稀薄、陽光透射率強,光質較好,有利於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獲得較高的光合生產率。
(二)氣候溫熱,四季分明,條件優越。其氣候特徵:冬暖、夏熱、春溫高、秋冷遲。
(三)溫熱兼備,垂直多層,各具優勢。縣內從海拔1104米的金沙江谷底皮廠到雞足山3248.4米的天柱峰相對高差2144.4米,峽谷中山、亞高山盆地、低山丘陵狀地形均具備,地形地貌複雜,構成了立體氣候。海拔高差懸殊大,溫熱兼備,雨熱同季,乾涼同季,作物多種多樣,種類分布高低有別,且乾雨季分明,冬春多晴日,夏秋多陰雨,雨季與高溫期基本一致,能適應大春作物對水溫的要求。氣候資源得天獨厚,素有“天然溫室”之稱,不但適宜於發展糧食作物,尤其適宜於大力發展以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為主的種植業、林果業和畜牧養殖業。
(四)雨量少,濕度小,蒸發大。賓川為全省雨量最少,日照最長,蒸發量最大的地區,十年幾乎有五、六年乾旱,尤其是春旱,幾乎年年有之,秋旱較少,僅發生在個別年份。由於受地形因素影響,河谷氣溫高,雨量少,濕度小,因此稱乾熱河谷。
賓川光照充足,熱量豐沛,素有“天然溫室”、“熱區寶地”的美稱,是中國小粒咖啡發源地。優越的地貌、土壤、氣候條件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獨特的品質。
朱苦拉地理朱苦拉地理

歷史淵源

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法國天主教傳教士田徳能到朱苦拉村傳教,引進種植了越南咖啡苗。從那時起,朱苦拉村便開始了咖啡種植。朱苦拉有1134株古咖啡樹,平均樹齡90年左右,其中100年以上的老咖啡樹有24株。朱苦拉這片古老的咖啡林也便成為中國咖啡的發源地。當地村民養成了種咖啡、日日飲咖啡的百年習慣,並傳承了手工採摘、杵臼脫殼、太陽日曬、碾壓去殼、土鍋炒豆、石磨成粉的古法製作咖啡的方法。
朱苦拉村至今保留著一整套完整的咖啡土法加工、製作和飲用工藝,據專家考證,該工藝是中國保存最完整、最全面的咖啡製作、飲用系統,朱苦拉成為中國百年咖啡文化的傳承地。

生產情況

2012年,朱苦拉咖啡已在當地六個村小組進行種植,年產量近14噸,人均收入達7千多元。
2017年,賓川縣咖啡種植面積達8000餘畝。

產品榮譽

2016年02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朱苦拉咖啡”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朱苦拉咖啡樹朱苦拉咖啡樹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朱苦拉咖啡產地範圍為雲南省賓川縣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當地“小粒種咖啡”種。
二、立地條件
海拔1100米至1700米。土壤類型為燥紅土及褐紅土,質地為沙壤土,土層厚≥60厘米,地下水位≤1米,有機質含量≥2%,pH值5.5至6.5。排水良好的土壤。
三、栽培管理
1.育苗與定植:3月至7月播種育苗,當苗高15厘米至30厘米時定植,定植密度每公頃≤6000株。
2.施肥:每年每公頃施有機肥≥30噸。
3.環境、安全要求:農藥、化肥等的使用必須符合國家的相關規定,不得污染環境。
四、採收及加工
1.採收:10月至翌年4月底,果實呈鮮紅色(黃果品種以黃色果實為準)及時採收,隨熟隨采。
2.加工:
(1)工藝流程
鮮果→脫皮→脫膠→清洗→乾燥→脫殼→分級包裝→入庫。
(2)加工要求:
①脫皮。脫皮過程要有足夠的流動清潔水,採摘的咖啡鮮果要求當天加工完畢,未能加工完的鮮果應浸泡在水中保鮮,次日再加工。
②脫膠。發酵脫膠或機械脫膠:發酵脫膠溫度15至25℃,發酵時間不超過72小時。
③乾燥。曬乾或烘乾。在24小時內應使水分含量降到45%以下,最終咖啡豆水分降到≤12%。烘乾機乾燥時溫度控制在45至50℃。
④脫殼。經乾燥好的咖啡豆,用脫殼機械脫去種殼。脫殼過程應儘量減少破碎豆。
五、質量特色
1.感官特色:朱苦拉咖啡豆顆粒均勻飽滿,油脂光澤,淺藍色或淺綠色,氣味清新,香氣濃郁,口感醇厚,濃而不烈,略帶果酸味。
2.理化指標:咖啡豆重量100至130克/1000粒。水分含量≤12%,水浸出物含量≥22.0%,咖啡因含量≥0.8%,粗脂肪含量≥5.5%。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朱苦拉咖啡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雲南省賓川縣質量技術監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朱苦拉咖啡的檢測機構由雲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