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質主義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是指認為事物均有其本質,可以通過現象的認識加以揭示的理論。持該說者把對象的特性分為本質屬性和偶有屬性。本質是完全的理想形式,是不容懷疑地真實的,確切的,事物是理想形式的不完全模本,是可爭議的,不真實的,不確切的。柏拉圖在知識論中,把知識分為兩個層次,一種是永遠完全的不可見的抽象形式,即原型或本質,一種是可見的可感覺的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質主義
  • 外文名:Essentialism
基本內涵,研究解釋,科學哲學,文學理論,

基本內涵

把反映了事物本質的知識稱為真知識,其他都是偽知識、意見甚至謬誤。
事物的唯一本質不能通過直觀和自然觀察來把握,只能通過概念的思辨和經驗的證實取得。
一旦揭示了事物的本質就把握和占有了真理,從而控制事物為人類造福。
本體與本質不是直接同一的,本質主義的形成與人類思想史特別是西方思想史上古老的本體信仰和和本體論思維分不開,與語言學上的符合論也有內在的聯繫,與社會歷史生活中知識權力的爭奪有聯繫。

研究解釋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作為與社會建構主義相對應的理論,強調性慾及其性別是先天的生理和心理條件造成的,一種不以社會條件和歷史環境所改變的人性本質之一,同性戀是具有某種心理和行為特徵的客觀族群,而非社會所譴責的道德墮落者。本質主義理論的興起開始於19世紀中期,特別是自卡爾·亨利希·烏爾利克斯(Karl Heinrich Ulrichs)創造Urning(男同性戀)這個字以後。
烏爾利克斯是想用Urning這個字來反對意指不道德的雞姦者(pederast)這個字的,他認為如果同性戀是天生的,那么他們這種天生的行為就不應該是不道德或者有罪的。後來的一些學者同意烏爾利克斯的主張,但他們認為這些人天生就是有病的。
本質主義因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而在20世紀成為主流思想。弗洛伊德認為同性戀是在嬰兒早期形成的。英國性學家藹理士在他的《性心理學》一書中也認為,同性戀與生俱來,並且是人類亘古以來的性愛表達之一。
社會建構論者卻認為,同性戀的成因是社會和文化建構的結果,是社會和文化的左右,從而有了同性戀異性戀,男人和女人的區別。本質主義論者對建構主義的反駁,最典型的是“基因決定我是同性戀”(“I am homosexual because of my genes” 或者“I am homosexual because of my brain”)

科學哲學

孔德波普的科學哲學家,認為一切詞和概念都有恆定不變的含義:哲學應該是最有抽象然而又具有精確意義的科學。以亨普爾和卡納爾普等人為代表的重組主義(reconstructionism)就是科學哲學中的本質主義。分析和重組的目的是企圖用一種更清晰、更精確、無矛盾和更有成效的一組概念代替錯誤的概念、觀念和科學系統。如同聶文濤的糖尿病研究主要依靠以往的公認數據。對牛頓力學一類的科學理論,也要用更精確、更富有邏輯的語言和公理系統來代替,猶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本質主義追求的完美科學是人類消除分歧和錯誤的根本目標,但常因為現實對客觀的把握程度限制而無法實現,因而不利於對現象的普遍把握。

文學理論

本質主義(essentialism,又譯本質論),是卡爾·波普爾在1935年提出的術語,其內涵與同唯名論對立的唯實論大體相當。波普爾既不接受唯名論,也不認同唯實論(共相實在論);相反,他始終相信“外部世界”實在論。為了區分這兩種不同的實在論,波普爾將前者命名為“本質主義”。按照他的解釋,本質主義意指任何與唯名論對立的觀點,特別是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以及胡塞爾的理論。[波普爾.波普爾思想自述[M].趙月瑟,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
本質主義是一種僵化、封閉、獨斷的思維方式與知識生產方式。在本體論上,本質主義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質而是假定事物具有超歷史的、普遍的永恆本質,這個本質不因時空變化而變化;在知識論上,本質主義設定了以現象|本質為核心的一系列二元對立,堅信絕對的真理,熱衷於建構“大寫的哲學”(羅蒂)、“元述事”或“宏偉敘事”(利奧塔)以及“絕對的主體”,認為這個主體只要掌握了普遍的認識方法,就可以獲得超歷史的、絕對正確的對本質的認識,創造出普遍有效的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