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心理學

本土心理學是根據於各國文化基礎的心理學思想或體系的總稱。研究某一文化背景中的人類行為和心理的獨特性,考察其在某一文化中出現的頻率或共同性。是將西方心理學的模式、方法、概念和理論加以改造,以與某一文化緊密聯繫並進一步運用於某一文化之中。具有文化契合性。其涉及的解釋性理論有現象學、人本主義、社會認知理論、文化心理學以及人類的意識、能動作用、意義和目的等,強調研究結果的生態效度和實踐效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本土心理學
  • 定義:根據各國文化基礎的心理學思想或體系
分兩個層次:(1)本土前科學形態心理學。有兩種:一是常識心理學,指較低級水平的習俗的心理學理解,即普通人有關自己的心理行為、周圍人的心理行為及其相互關係的經驗常識;二是哲學心理學,指較高水平的、哲學的心理學理解,即哲學家、宗教家對心理生活的經驗常識的思辨性總結和概括。(2)本土科學心理學,指在本土文化基礎上建構的科學實證心理學。其特點是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融合,客觀實驗範式與主觀經驗範式相整合,量化研究與質化研究相結合。與此相關但有區別的一個概念是“心理學本土化”。本土心理學研究雖強調同某一特定的種族或文化群體相適應,但在廣泛和深層的意義上可越出某一文化和群體的界線而產生外源性的理論,最終形成一種具有豐富內涵的世界性的心理學。本土心理學的價值被日益認同,以致形成“本土心理學運動”。20世紀80年代後,不僅開發中國家,且美國以外的一些西方國家也出現心理學研究本土化的趨勢,以建立區別於美國心理學的本土心理學。這既是由反對西方(主要是美國)心理學科學主義定向的扭曲和宣揚心理學超越文化的弊端決定的,也取決於當代心理學的科學主義、人本主義和文化主義三種走向統合的歷史必然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