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心性心理學宣言:中國本土心理學原創性理論建構

新心性心理學宣言:中國本土心理學原創性理論建構

《新心性心理學宣言中國本土心理學原創性理論建構》是2008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葛魯嘉。

基本介紹

  • 書名:新心性心理學宣言:中國本土心理學原創性理論建構
  • 作者: 葛魯嘉 
  • ISBN:9787010067896 
  • 類別:圖書 > 心理學 > 心理學理論
  • 頁數:453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1-0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新心性心理學”以探討和揭示心理科學、心理文化、心理生活和心理環境為目標,以開創和建立中國自己的心理學學派、理論、方法和技術為己任,以推動和促進中國心理學的創新、創造、發展和繁榮為宗旨。
“心理文化論要”是從跨文化的角度,對生長於不同文化根基和相應於不同心理生活的中西心理學傳統進行比較和分析,探討它們彼此之間溝通的可能性和心理學發展的新道路。起源於西方文化的科學心理學,立足於客觀的研究方法和客觀的知識體系,提供了對心理現象的合理的理論解釋和有效的技術干預,但它僅僅揭示了人類心靈和精神生活的一個部分或一個側面。起源於中國文化的本土心理學也是自成體系的心理學探索,它揭示了有意義的內心生活和給出了自我超越的精神發展道路。
“心理生活論綱”是試圖從中國心理文化傳統入手,重新理解和認識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原有的西方式的科學心理學,是從研究者的感官印證的角度出發,把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確立為心理現象。但是,這是建立在把人的心理類同於其他的物理,而忽視了人的心理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性。那就是人的心理是自覺的,或者說,心靈的活動能夠自覺到自身。這種心靈的自覺不僅僅是自我的覺知,而且是自我的構築,自我的創造。這就是從另一個角度對人的心理的了解或理解。這不是把人的心理理解為心理現象,而是把人的心理理解為心理生活。正是因為心理生活在人的實際生活中處於核心的地位,所以心理生活也就應該成為心理科學關注的中心。
“心理環境論說”是試圖從人類心理的視角重新理解環境。對於心理學的研究來說,如何理解環境,決定了如何理解人的心理行為和如何理解人的生存發展。心理環境是對人來說的最切近的環境。這種環境已經超出了物理意義上的、生物意義上的和社會意義上的環境。人可以在心理上分離出和建構出自己的環境,所以說,意識覺知到的或自我意識到的環境是人心理構造出來的環境。並針對這樣的環境調整或調節自己的心理行為。當然,心理環境加入了人的創造性活動,這就使得心理環境的含義遠遠超出了物理環境、生物環境和社會環境的界限。

作者簡介

葛魯嘉,1956年生於遼寧瀋陽,祖籍山東海陽。1975年參加工作,1978年考入吉林大學。在吉林大學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在英國Warwick大學獲心理學碩士學位。1985年留吉林大學任心理學教師。1996年破格晉升教授,1999年任博士生導師。現為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心理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吉林省心理學會副會長,吉林省大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五”和“十一五”規劃專家。曾主持教育部科研項目2項,吉林省科研項目1項,吉林大學科研項目3項。出版著作3 0餘部,發表論文90餘篇。學術專長為理論心理學、本土心理學、文化心理學、社會心理學。

目錄

第一章 中國心理學的理論創新——中國心理學本土化發展的希望
第一節 中國心理學的本土化演變
一、中國心理學的本土化發展史
二、心理學本土化的起點與進程
三、心理學本土化的熱點與難題
四、心理學本土化的演變與趨勢
五、心理學本土化的出路與結局
第二節 心理學的五種歷史形態
一、常識形態的心理學
二、哲學形態的心理學
三、宗教形態的心理學
四、類同形態的心理學
五、科學形態的心理學
六、各具價值的心理學
第三節 本土的心理學資源
一、不同的心理學術語
二、本土的心性心理學
三、不同資源的比較
第四節 新心性心理學宣言
一、從模仿、複製和跟隨中解脫出來
二、植根於中國本土心理文化的傳統
三、新心性心理學的基本內涵和主張
四、中國心理學的新世紀發展的道路
第五節 新心性心理學的理論建構——中國本土心理學理論創新的構想
一、心理學本土化:中國心理學的原始性理論創新
二、心理文化論要:新心性心理學關於傳統的解析
三、心理生活論綱:新心性心理學關於對象的闡釋
四、心理環境論說:新心性心理學關於環境的探索
第二章 心理文化論要——中西心理學傳統跨文化解析
第一節 前言
第二節 傳統心理學——文化歷史中的心理學
一、心理學的科學觀
二、心理學的文化蘊涵
第三節 科學心理學——西方的心理學傳統
一、西方心理學的內在衝突
二、主流心理學的兩次革命
三、非主流心理學的理論鋒芒
第四節 本土心理學——中國的心理學傳統
一、本土心理學的存在水平
二、本土的常識心理學
三、本土的哲學心理學
第五節 新興心理學——跨文化的溝通與促進
一、西方心理學的本土化改造
二、本土心理學的跨文化流傳
三、心理學的新道路
第三章 心理生活論綱——理解心理學研究對象的新視野
第一節 導論
一、問題的提出
二、問題的癥結
三、本土的傳統
四、文化的思考
五、創新的道路
第二節 人的心理生活
一、人的心理的真實本性
二、心理生活的基本內涵
三、心理生活的生活地位
四、心理生活的科學地位
五、心理創造與心理生活
六、生態視角與心理生活
第三節 對心理生活的經典探索
一、宗教揭示的心理生活
二、文學描繪的心理生活
三、常識引導的心理生活
四、哲學思辨的心理生活
第四節 中國本土傳統的心性心理學
一、本土的資源
二、心性的學說
三、體證的方法
第五節 西方科學心理學的努力
一、實證與人本的分歧
二、實驗與內省的爭執
三、西方心理學的局限
第六節 新心性心理學的方法論
一、關於對象的立場
二、關於方法的認識
三、關於技術的思考
四、科學觀的新設定
第七節 心理生活的根據
一、人性的根據
二、內省的根據
三、意識的根據
四、意義的根據
五、文化的根據
第八節 心理生活的內涵
一、人所擁有的生活
二、自身與心理生活
三、體認與心理生活
四、心念與心理生活
五、覺解與心理生活
六、意向與心理生活
七、體驗與心理生活
八、超越與心理生活
第九節 心理生活的拓展
一、基本的前提假設
二、心理健康與拓展
三、心理成長與拓展
四、生理心理與拓展
五、社會心理與拓展
六、文化心理與拓展
七、心理質量與拓展
第十節 心理生活的質量
一、科學地揭示心理生活
二、提高心理生活的質量
第四章 心理環境論說——心理與環境關係的新思考
第一節 環境導論
一、一個歷史上的典故
二、完形心理學的建樹
三、對環境的重新思考
第二節 心理環境
一、環境的含義
二、環境的意義
三、環境的類別
四、心理的環境
第三節 環境建構
一、心理的創造
二、社會的進步
三、他人的存在
四、自為的存在
第四節 共生關係
一、生存的含義
二、發展的含義
三、生態的思考
第五節 天人合一
一、生活的道理
二、物我的融通
三、心道的一體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