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教室

未來教室是以發達的科學技術為基礎,並將其套用於課堂教學中,以人為本,個性化的、積極互動的、數位化的、不受地域與時間限制的新型教學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未來教室
  • 外文名:Future classroom
基本概念,特點,發展趨勢,

基本概念

未來教室是集成多種現代科學技術的增強型教室,師生可以無時無刻、無所不在、自由地從事教學活動。它創造了一種新型的教學環境,在這種教學環境中,新技術教學設備和數字媒體能夠有效地整合,充分發揮師生教與學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替代單向講授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基礎,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給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可以自由地挑選學習內容和教學方式,多元化、多管道地學習知識,當然各種先進的硬體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如電腦、手機、平板電腦、PAD 等。
未來教室以互動為核心,充分發揮各要素的作用,調動課堂教學主體的能動性,構建和諧自由的教學環境,未來的教室系統將是智慧型系統,其最終目標是實現整個教學環境的智慧型化。

特點

以化學學科未來教室為例,其主要特點如下:
1、數位化
2、情境化
3、主題化
4、信息化

發展趨勢

未來教室不僅僅是硬體設備上的集成與管理,更需要藉助軟體來協調硬體之間的相互關係,簡化操作步驟,擴展其中的服務功能。對教師與學生而言,這一切意味著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以及學習方式的變革,運用得好會使教學質量、教學效率和學習效果得到有效提升。
(一)學習方式的創新
1.“無本”
按照未來教室的構想,無課本課堂是未來教室對傳統學校的一個重要突破。未來教室需要給每位學生配備電子書包,為教師教學配備集成計算機、投影系統、互動式電子白板功能的教學環境。學習可以以教師為主導,也可以以學生個體為主導,教學資源對於所有人都是開放的,教學活動主要以各種主題資源為基礎展開。在一些開放性的學習內容中,更是以整個網際網路上的資源為對象。
“無本”課堂的建設方向是逐漸減少紙質的印刷品而增加更多的數字媒體。為此,作為未來學校的一部分,圖書館不再是收藏書籍的地方,而更多的應該是個媒體發布平台,可以進行互動學習的地方。
2.“無界”
未來教室力圖改變人們對教學、學習的傳統理解。未來教室中的人不是學生,而是學習者,學習成為生活的一部分。而學習者的學習過程,不是在某個固定的地方,他所有的學習過程都進行了雲存儲。雖然物理上處於不同的學習地點,但是可以保證每次面對的是同樣的學習情境。
對於處在集中學習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隨身攜帶電子書包。他們可以在教室里學習,也可以在圖書館,甚至餐廳學習。只要一機在手,在校園外也一樣可以學習,這完全打破了傳統學習對地點的依賴,最終達到學習和生活的融合。
3.“無時”
未來教室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實現學習的連續性和相關性。在教師的工作時間內,每位學生個體的作息時間是不同的。學生進人教學環境後,分別選擇自己的學習進程,教師和學生存在雙向的時間選擇。不再存在全班同時的固定課程表。
4.無度
未來教室系統是一個個性化的系統,每位學生在學習時有不同的進度,這樣更有利於學生的個性培養。不會讓優等生覺得無聊,也不會讓後進生趕不上進度。在學生的電子書包里有專門的學習進度評估軟體,如果學生通過了評估,則可以繼續學習,甚至學習超出大綱的內容,但如果學生屢次未通過評估,他可以及時地向教師求助,教師可以實時地針對該同學的問題進行輔導。學生們的作業也是數位化的作業處理軟體批改,教師通過軟體給出的統計數據了解學生學習的進度。教師也會定期地主動對學生進行評估干預,以加快或減慢學生的學習進度,同時對需要幫助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在未來教室里,教帥的工作模式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但是在教學中的作用並沒有減弱。
5、無綱
與“無本”、“無界”、“無時”、“無度”相對應的是“無綱” “無綱”即研究性學習,未來教室里的學習不再是單獨的學科課程,常常是通過一個問題,將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與數門學科課程結合起來。這樣的學習模式,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而且是將學習與生活、社會現實緊密相連,學生不再端坐於象牙塔內埋頭苦讀了。
(二)學習環境的創新的完備的學習環境
未來教室不僅要對直接的教學環境進行建設,還要對間接教學環境有所考慮。與教學活動直接聯繫的硬體設備、網路、數字資源必須建設到位。而相關的建築也必須按照綠色環保的要求建設。教學樓的外牆需要覆蓋太陽能電池板,為學校提供能源,門窗都需要密封保暖,屋頂要有雨水收集裝置,各種教室應該儘量採用自然光,教室內的環境溫濕度、空氣品質處於實時監控下,分布於各處的感測器實現各種節能功能。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和學習的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到綠色校園的友好生態環境的價值。這種科技與教育的集合體,直接學習與間接薰陶的相互融合就是未來教室所追求的目標。
2、多維的學習環境
未來教室應該可以靈活地分割空間以適應各種教學活動的要求,並且兼顧了合作性和便捷性。以理科實驗室功能為例,在其中學生會感受到科學的巨大力量,科學在推進人類社會進步中的作用,從而自發地對科學產生敬仰。通過內部結構的調整和科學氛圍的營造,使學生覺得自己就是科研人員;設備、家具可以自由組合以適應多種教學活動。教室內部區域的劃分也兼顧了適合集體活動的、鼓勵學生相互合作的區域和適合學生單獨活動、進行深人思考的區域。
3.經濟的學習環境
未來教室的建造成本應該控制在預算標準內,在設計上十分注重經濟性。“開放式劇場”、“課餘活動場所”、“會場”等功能集成在一個單元內。整座校舍內還有多處活動幕牆,其中的家具輕便易搬,隨時可被分割成多間報告廳、討論室或教室。體現“經濟”的另一種形式是“邊界模糊”。在未來教室中,傳統的學習和非學習空間的界限已經模糊,包括走廊、餐廳在內的所有空間幾乎都被利用。在校舍外,傳統的“校內”和 “校外”的界限也已經模糊,真正地把學習融人到了生活中。
總之,隨著技術的突飛猛進,未來教室的設計應最大限度地實現技術與課堂的有機結合,營造最最佳化的教學環境,以“學”為中心,以促進“教與學”為目的,使之適應不同類型的教與學,最終實現虛擬化、智慧型化的教與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