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木鼓舞一說起源於一對跟從鳥蟲學會跳舞的古代兄妹,自古以來,反排木鼓舞就在反排村世代相襲。
一說開天闢地之初,一場巨大的洪水幾乎吞噬了陸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將一隻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壯大直留存到今天。從此,遠古時期的阿佤人便將木槽視為民族的母體,給予著最高的崇拜。阿佤人認為:木鼓既是拯救過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強壯母體的化身,又是木依吉靈魂的居住地,而成為萬物繁茂成長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現從木鼓的製作,到最後以敲擊木鼓來溝通神靈,達到天賜福澤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動中不可或缺的舞蹈。
從1954年唐開學、張文顯等人對反排木鼓舞進行改編並進京表演至今,反排木鼓舞表演不下百餘次。
1995年6月20日,國務院為了更好開展民眾性體育活動,增強人民體質,制定頒發《全民健身計畫綱要》。木鼓舞作為反排村歷史悠久的民族民眾活動,對場地和道具器械有較少的要求。並且經常跳反排木鼓舞,能夠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提高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增強人體基本活動能力和體質。
2009年的台江縣人口不到15萬人,其中會跳反排木鼓舞就已經超過2萬人。
而21世紀10年代台江縣反排地區幾乎開啟了全民跳木鼓舞的新篇章。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反排苗族木鼓舞
身披長發的女主角立於鳳攆上,仰頭挺胸,雙手伸向空中,作擁抱太陽狀,攆子周圍是扛木鼓的是六個頭扎紅帶的強壯男子;兩名青年男子手持鼓槌,威風凜凜地敲打著木鼓;周圍是頭扎紅帶、赤裸上身的男子和甩著長發的女子仰臥起伏,隨著遠處男女歌手的歌聲、吼聲和鼓鋩交錯的強烈節奏而緩緩起舞。木鼓舞以握拳、跺腳和甩髮為基本動作,別具一格的民族服裝和銀飾品在夕陽下閃閃發光,聲音動作配合協調,粗獷豪放,氣勢磅礴,撼人心魄,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佤族人民火一般的民族性格。
滄源佤族木鼓舞
由拉木鼓、進木鼓房、敲木鼓、祭木鼓四部分組成。
舞蹈首先展現了,由巫師魔巴帶領全村健壯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條捆綁已選擇好的巨大樹幹後,在騎於樹幹魔巴的一路領唱下,拉木人邊踏歌為節,邊迎合高呼地拉木前進直達村寨的歌舞。這段古樸而粗獷的歌舞拉木鼓,氣氛神聖莊嚴,舞步自然成韻,極具原始崇拜意味。
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現的進木鼓房,集中以模擬舞姿來表述人們挖鑿、製作木鼓的勞動過程。結束於新木鼓誕生後,魔巴手持樹枝,在大八字蹲襠步的行進中,引導木鼓進入木鼓房的莊嚴過程。
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為熱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嫻熟的擊鼓技巧和粗獷舞姿,集中展現了表演者模擬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邏、報警、作舞等情景為內容的多種舞蹈套路表演。舞蹈開始由一至二人擊鼓進行表演,鼓點的音色與節奏隨舞蹈內容的變化而改變。當舞蹈進入高潮時,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繪鼓槌的剽悍男子進入場地,邊擊鼓,邊圍鼓旋轉、跳躍,將敲木鼓的歡騰氣氛推向極致。人們在以此歡愉神靈,求得來年的五穀豐登、人畜兩旺的同時,也獲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悅。
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後對木依吉大神進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禮儀舞蹈,舞蹈語彙簡單、質樸,富有濃厚的原始儀式氣氛。
演奏特點
反排木鼓舞敲出的鼓點急時如雷鳴。緩時如滴水;而施洞、革東地區敲出的鼓點自始至終急如炒豆,響如溪流。反排木鼓舞舞蹈時。動作特點是踏二四拍,其頭、肩、腰、臀各部位的動律均穩定在一節拍時控中統一進行,和諧統一。全身運動以胯為動力點,甩同邊手。頭,手、腳開合度大,整個舞蹈動作約模仿蟲、鳥、魚、獸、禽的動作,變化時動作粗擴豪邁、驕健敏捷、靈巧活潑。真謂是並有魄鵬展翅之勢;收有雄鷹護窩之威,躍如猿猴攀越之捷,旋似鷂子翻身之疾的氣勢。
舞蹈習俗
每逢丑年,十二年一次的祭鼓節到來,反排木鼓舞便要大跳一次,與宰牛祭祀和盛大的節慶活動相配合。反排木鼓舞啟、承、轉、合結構完整,舞蹈動作簡練,組合豐富,風格熱烈豪邁,表現先民的生活場面和地理環境,敘述先民的由來。
佤族民間節日與祭祀活動相互融通,每逢年節、祭祀,人們身著盛裝,殺豬剽牛,泡濾水酒、蒸糯米飯以示慶祝,熱鬧非凡。其中最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農曆十二月,即佤歷格瑞月所舉行的拉木祭祀。該祭祀活動不但儀式隆重、場面宏大,而且由巫師魔巴率領下的佤族傳統《木鼓舞》,貫穿於祭祀始終。更重要的是,屆時木依吉大神,將親臨盛會接受人們對他的崇拜和敬奉。
表演器具
木鼓一般選取長度大約兩米的粗大樹幹,中間刨空,作成槽子形狀製成。木鼓舞以鼓和鋩為伴奏樂器,以歌聲、吼聲以及鼓聲和鋩聲的有機交融為主要旋律,既保留了遠古時代深沉渾厚的音調,又有了新的發展。
木鼓的形制可分為兩類,一種是用整段原木挖製成鼓,如佤族的木鼓,佤語稱作布絡。另一種,把整段原木挖空作鼓膛,兩端或一端蒙以牛、羊皮製成木鼓。雙面的木鼓,苗族稱作:略斗,用楠木挖制;侗族稱為工,用梅雪香原木挖制;基諾族稱為塞吐,用紅毛樹幹挖制;而景頗族的贈疆,則用長約3米的巨木挖制;瑤族雙面鼓因用於猴鼓舞,而叫作:猴鼓。單面的桶形大鼓,也叫大鼓。壯族的單面大鼓叫作種勞,用杉木板拼制鼓膛,蒙以牛皮。各民族的木鼓舞,在木鼓的造型、所用原木與製作方法、所敲擊的鼓點與音色之不同,從而形成木鼓舞的多種風韻。木鼓舞是貴州省台江縣苗族民眾所喜愛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木鼓舞兩大種類,其中以反排木鼓舞影響較大。它分布於貴州台江縣城東南方26公里處的反排村,村中居民皆為苗族。
主要分支
反排苗族木鼓舞
反排苗族木鼓舞是流傳在西南苗族、彝族和佤族人民中以敲擊木鼓起舞祭祀的民間舞蹈。其鼓型多以截取自然生長的樹木軀幹,鑿空內部成型。一般木鼓舞為族群全體參與的大型祭祀活動中的一部分,木鼓被作為族群的象徵,以敲木鼓、跳木鼓為核心的祭祀活動充滿著強烈的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的寓意,具有鮮明的原始文化的特徵。
滄源佤族木鼓舞
滄源佤族木鼓舞分布在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岩帥、單甲、糯良、勐來、勐角、班洪等鄉鎮,佤山村村寨寨都有自己的木鼓歌場。現滄源縣有大、中、小型木鼓七百多隻,90%的人能跳木鼓舞,唱木鼓歌。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反排木鼓舞瀟灑剛勁,激越豪邁,熱情奔放,表現了山區苗族人民頑強的氣質和堅強的生命力。她是苗族舞蹈的精華,是苗族文化活動的活化石,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
反排村民族文化資源豐富,21世紀10年代仍保存著以反排木鼓舞為主要文化特徵的苗族文化生態圈。反排木鼓舞是苗族祭鼓節重要的活動環節,還是連線苗族社會重要文化紐帶。
木鼓是佤族傳說中的通天神器,被視為民族繁衍之源頭,是佤族的歷史文化象徵。木鼓舞集中體現了佤族民間歌舞、文學、藝術及宗教信仰的成就及特色,不僅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在藝術學、民族學、民俗學、宗教學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木鼓舞是佤族民間歌舞的集大成者,已是佤族人引以自豪的木鼓文化中的一顆明珠,是佤族文化最直觀生動的體現,一直為廣大佤族民眾所喜愛,每逢喜慶的日子裡,人們總要跳起木鼓舞,抒發心中的喜悅,木鼓已成為佤族人勤勞、勇敢、團結奮進和開拓進取的民族精神的象徵為其民族精神的凝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傳承現狀
由於受歷史的局限,有些村寨已基本失傳,現存下來較突出的有反排木鼓舞和施洞、革東地區的木鼓舞。這兩種舞蹈從木鼓的製作到鼓點敲擊、舞蹈動作均有區別,各有千秋。
隨著歷史的進展,佤族人們的意識和觀念也隨之發生了飛躍的變化,新興的科學文化取代了舊社會的封建迷信,但作為具有民族傳統祭祀性的《木鼓舞》並沒有消失。它以一種不失民族傳統風範的嶄新面貌,成為阿佤人認同並喜愛的自娛性舞蹈形式。
傳承人物
萬政文,男,苗族,1951年生,貴州台江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木鼓舞(反排苗族木鼓舞)代表性傳承人。
陳改保,男,佤族,1939年5月生,2012年12月,被命名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滄源佤族木鼓舞名錄代表性傳承人。
保護措施
為了建設西盟佤山文化特色縣,弘揚當地的木鼓文化,西盟佤族自治縣以“木鼓”為名,在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左右舉辦“中國西盟國際佤族‘木鼓節’”,作為開發西盟佤山民族文化的一項重大舉措。
台江縣反排木鼓舞於2006年5月已申報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台江縣反排村已申報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單位,鄰近的一些村寨也成功申報了省級或州級非遺保護單位。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1990年反排木鼓舞表演隊到中南海演出,倍受江澤民、楊尚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青睞,後到英、美、加、意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演出,被譽為東方迪斯科而遐邇聞名,譽滿海外。
2015年4月30日,2015年中國佤族司崗里摸你黑狂歡節系列活動之滄源佤族木鼓舞大賽在滄源佤族自治縣摸你黑文化廣場舉行,木鼓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榮譽表彰
由滄源佤族自治縣文工隊創作表演的集體舞蹈《木鼓聲聲向北京》該節目獲得了雲南省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優秀節目創作三等獎。
2018年5月29日,首屆浙江民間藝術精品展演暨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獎—優秀民間藝術表演評選活動在奉化體育館舉行,安吉縣《畲族木鼓舞》榮獲第七屆浙江民間文藝映山紅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