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 四個已知的木星環的重要性質列在以下列表。
名稱 半徑(km) 闊度(km) 厚度(km) 光深度 塵埃比例 備註 光環 92,000–122,500
30,500
12500
~1×10
100%
主環 122,500–129,000
6,500
30–300
5.9×10
~25%
以木衛十五為界
阿馬爾塞薄紗光環 129,000–182,000
53,000
2000
~1×10
100%
與木衛五連線
底比斯薄紗光環 129,000–226,000
97,000
8400
~3×10
100%
與木衛十四連線。在木衛十四外亦有伸延。
主環介紹 範圍
狹窄且薄的主環是木星環系統最光亮的部分。其外部邊界位於半徑1.806RJ(~129,000km;RJ=木星
赤道 半徑或是71,398km)並與木星最細小的內部衛星木衛十五軌道吻合。其內部邊界不受任何衛星定位並位於~122,500km(1.72RJ)。
由伽利略號拍攝的主環正向散射圖像 受到正面散射時的特徵
由以上的數據得知主環闊度為~6,500km。主環的外貌依觀察角度而改變。受正面散射(scattering)的光線(即光線散射的角度相對太陽光的為小)照射的主環的光度在128,600km急速下降(剛好在木衛十五軌道的內部)並在129,300km達到背景等級(backgroundlevel)(剛好在木衛十五軌道的外部)。所以位於129,000km的木衛十五可以清楚指示出主環位置。除了位於128,000km的木衛十六軌道附近的部分顯著的缺口外,光度越接近木星便越會增加,並在環的中心點128,000km達至最高光度。主環的內部邊界與此相反,由124,000至120,000km慢慢地變得暗淡,與光環融合。所有木星環在受到正面散射的光線照射下都會變得特別光亮。
木星環 上方圖像顯示由
新視野號 拍攝受到背向散射光線照射的主環,可以見到主環的外部精細結構。下方圖像顯示受到正面散射光線照射的主環,可以見到主環除了墨提斯裂口外便沒有任何結構。(CourtesyNASA/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套用物理實驗室JohnsHopkinsUniversityAppliedPhysicsLaboratory/
美國西南研究院 SouthwestResearchInstitute)
木衛十五與木衛十六軌道間的三個小環
情況在背向散射光線(即光線以相對於太陽光的180°作出散射)照射的情況下變得不同。位於129,100km,即略為在木衛十五軌道外的主環外部邊界變得十分陡峭。衛星的軌道被主環的一個裂口所標示,所以有一個薄薄的小環剛好在軌道外。另外一個小環位於木衛十五軌道內,接著又有一個成因不明的裂口位於~128,500km。第三個小環在被發現在木衛十六的軌道外的中央裂口內部。主環的光度在木衛十六軌道外部急速下降,形成“墨提斯裂口”(Metisnotch)。
木星環的形成 主環的光譜特徵
由
哈勃太空望遠鏡 、
凱克天文台 、
伽利略號 和卡西尼·
惠更斯號 取得的主環的光學頻譜,顯示出組成主環的粒子是紅色的,所以她們的反照率在較長的波長較高。現存的光譜橫跨0.5–2.5μm的範圍。現階段無任何光譜特徵可以指出那些粒子是那一種個別的化合物。主環的光譜特徵與木衛十五及木衛五的十分類似。
嘗試解釋主環光譜特徵的假說
主環的性質可以由它包含顯著數量的0.1–10μm粒子大小的塵埃假說得到解釋。以上假說解釋了為何主環的正面散射比背向散射較強。但是需要有較大的物體才能解釋
主環 光亮外部的強背向散射及精細構造.
光環介紹 範圍 光環是木星環中最內部及最厚的。其外部邊界與主環內部邊界在半徑122,500km(1.72RJ)重疊。由此半徑開始光環向木星快速增厚。光環的實際縱向伸延不明但其物質可以在距環面高度高至10,000km偵測到。光環的內部邊界十分清晰並位於半徑100,000km(1.4RJ)處,但部分物質被發現在92,000km的更深入地區。所以光環的寬度約為30,000km。
由伽利略號拍攝的光環偽色 外觀 形狀類似一個缺乏清楚內部結構的厚環面。與主環相對,光環的外觀與觀察角度只有少量關聯性。
亮度 在伽利略號廣泛拍攝的光環在正向散射光線中顯得最亮。雖然光環的表面光度比主環小很多,其與環平面垂直的綜合光子
通量 (Flux)則因為其較大的厚度而可以與主環比較。雖然她有一個號稱長於20,000km的垂直伸延,光環的光度在環面最為集中並遵守冪次法則(與z−0.6toz−1.5
成正比例 ),而z是環面垂直的高度。光環由凱克天文台及
哈勃太空望遠鏡 在背向散射光線下觀察的外表基本相同,但其總光子通量比主環小几倍,並在越接近環面便越集中。
圖像拼接木星環及顯示她們位置的圖解 光譜性質 光環的光學頻譜性質與主環不同。其在0.5–2.5
μm 級別的通量分布比主環較平;光環不是紅色而可能甚至是藍色。
光環的起源 含塵成分與光深度
光環的光學性質可以由她只由粒子大小小於15 μm 的塵埃構成的假設得到解釋。光環遠離環平面的部分可能包含超微米的塵埃。此含塵的成分解釋了光環的較強正向散射、藍色及缺乏可見結構。
高厚度與木星磁圈
光環的高厚度的原因在於木星
磁圈 的電磁力刺激到塵埃的軌道傾角及
軌道離心率 。光環的外部邊界與強力
洛倫茲 共振(Lorentz Resonance)(洛倫茲共振是一個粒子軌道運動與行星磁圈轉動之間,當它們的軌道周期比例是一個有理數時產生的
共振 )的位置重疊。當波印廷·羅伯森效應(Poynting-Robertson effect)把粒子緩慢拉往木星,她們的軌道傾角在經過時會受到刺激。繁盛的主環可能正是光環的開始。
明確內部邊界與羅倫茲共振 光環的內部邊界距離最強的2:1洛倫茲共振不遠。在此共振下刺激可能十分顯著,令粒子沖入木星大氣層內,所以光環有一個明確的邊界。根據主環的推算,光環和主環有相同的年齡。
薄紗光環 底比斯 薄紗光環
範圍
底比斯薄紗光環是木星環中最暗淡的,顯示出十分暗淡和有一個矩形橫切面的結構,由位於226,000 km (3.11 RJ)的木衛十四軌道伸延至129,000 km (1.80 RJ)。其內部邊界因為光亮很多的主環及光環存在而不能明確界定。厚度在約距木衛十四軌道8400km開始,越接近木星就越薄。底比斯薄紗光環實際上在頂部及底部為最亮,其
光度 在越接近木星時越會上升。其外部邊界並不特別陡峭,伸延超過15,000km。
由伽利略號拍攝的薄紗光環的正向散射圖像 底比斯延伸
在木衛十四外勉強可見一個連續的環,伸延至260,000km (3.50 RJ),被稱為“底比斯延伸”(Thebe Extension)。在正向
散射 光線下比阿馬爾塞薄紗光環暗淡3倍。在背向散射光射下其只能夠由凱克天文台的望遠鏡所偵測到。背向散射圖像顯示她在木衛十四內部不遠有一個光度的上升。
質量與光深度性質
底比斯薄紗光環的光深度約為3×10−8 (比阿馬爾塞薄紗光環低3倍),但塵埃總質量相同(約為107–9 kg)。在2002年至2003年間伽利略號經過底比斯薄紗光環,令它的塵埃初次被偵測到。其測量度透露其粒子大小為0.2–3 μm ,所以確定了薄紗光環的塵埃成分。
薄紗光環的起源
薄紗光環中的塵埃與主環及光環的來源基本相同。它的來源分別為木星
木衛十四 及
木衛五 。由木星系統以外而來的
拋射體 (projectiles)的高速撞擊由其表面放射出塵埃粒子。那些粒子一開始與其軌道相同,但漸漸的因為波印廷-羅伯森效應而以螺旋狀向內移動。薄紗光環的厚度由木星衛星的垂直游移決定,因為木星衛星有一個非零的軌道傾角。以上假設基本上解釋了幾乎所有的薄紗光環的可見性質:矩形橫切面、厚度依照往木星方向而下降與及在頂部及底部的光度。但有部分性質仍然未能解釋,例如"底比斯延伸"(其出現可能是因為在木衛十四外的不可見物體)及在背向散射光線下的可見結構。
觀測歷史 隨著
行星 際
空間探測器 的發射,不斷揭示出太陽系天體中許多前所未知的事實,木星環的發現就是其中的一個。早在1974年"
先鋒11號 "探測器訪問木星時,就曾在離木星約13萬公里處觀測到高能帶電粒子的吸收特徵。
木星環 1976年有人提出這一現象可用木星存在塵埃環來說明。可惜當時無人作進一步的定量研究以推測這一假設環的物理性質。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先後發射了"旅行者1號"和"
旅行者2號 "空間探測器。經過一年半的長途跋涉,"旅行者1號"穿過木星
赤道 面,這時它所攜帶的窄角照相機在離木星120萬公里的地方拍到了亮度十分暗弱的木星環的照片。同年7月,後其到達的"旅行者2號"又獲得了有關木星環的更多的信息。
根據對空間飛船所拍得照片的研究,現已知道木星環系主要由亮環、暗環和暈三部分組成。環的厚度不超過30公里。亮環離木星中心約13萬公里,寬6000公里。暗環在亮環的內側,寬可達5萬公里,其內邊緣幾乎同木星大氣層相接。亮環的不透明度很低,其環粒只能截收通過陽光的萬分之一左右。靠近亮環的外緣有一寬約700公里的亮帶,它比環的其餘部分約亮10%,暗環的亮度只及亮度環的幾分之一。暈的延伸範圍可達環面上下各1萬公里,它在暗環兩旁延伸到最遠點,外邊界則比亮環略遠。據推算,環粒的大小約為2微米,真可算是微粒。這種微米量級的微粒因輻射壓力、微隕星撞擊等原因壽命大大短於太陽系壽命。為了證實木星環是一種相對穩定結構這一說法,人們提出了維持這種小
塵埃 粒子數量的動態穩定的幾種可能的環粒補充源。
看不見的木星環
1979年3月,
旅行者1號探測器 穿越木星赤道平面時,在離地球6億千米處發回大量的珍貴照片。出乎人們所料,發現木星和土星一樣也擁有光環。4個月後,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臨木星證實了這個結論。但
木星光環 和
土星光環 有很大不同,木星光環是彌散透明的,由亮環、暗環和暈三部分組成。亮環在暗環的外邊,暈為一層極薄的塵雲,將亮環和暗環整個包圍起來。木星環離木星中心約12.8萬千米,環寬9000千米,環的厚度只有幾千米左右,是由大量的塵埃和黑色的碎石組成。這些碎石的大小從1/1000毫米到數十米不等,不反光,肉眼無法看到,以周期為7小時左右的速度圍繞木星旋轉。暗淡單薄的木星環套在龐大的木星身軀上,發現它確實是極不容易的。它對研究行星的起源和演化有著重要的啟示,或許其它行星也有不易看到的環。
探索歷史 木星環的存在是在1975年由
先鋒11號 對於行星
輻射帶 (radiation belt)的觀察所推演出來的。在1979年,
旅行者1號 拍攝了木星環系統的一張過度感光圖片。更廣泛的拍攝由
旅行者2號 在同年進行,容許了對木星環系統結構的一個粗略估計。由伽利略號在1994年至2003年間拍攝取得的極佳質素圖像大大的增加了對木星環的現有知識。由凱克天文台在1997年及2002年對木星環進行的地面觀測及哈勃太空望遠鏡在1999年的觀測透露了木星環在背向散射光線下的豐富可見結構。由新視野號在2007年二月至三月期間傳送的圖像令主環精細結構可以被首次觀察。在2000年,卡西尼-惠更斯號往
土星 的旅程中對木星環系統進行了廣泛觀察。對木星系統的任務將可提供對木星環更多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