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是2014年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有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族
- 作者:黃有福
- 出版社:遼寧民族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12月1日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0114663
《朝鮮族》是2014年遼寧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有福。
朝鮮族(朝鮮語:조선족;英語:Korean nationality),中國少數民族之一。據《2021中國統計年鑑》,朝鮮族總人口為1702479人,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東北三省,集中居住於圖們江、鴨綠江、牡丹江、...
朝鮮族是中國的一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吉林、黑龍江、遼寧 東北三省。朝鮮族主要的農作物為水稻,民族節日有歲首節、上元節、寒食節、秋夕節等,傳統的朝鮮族舞蹈有長鼓舞、龍鼓舞、農樂舞等。伽倻琴、奚琴、筒簫、長鼓、手鼓是朝鮮族的傳統民族樂器。服飾風俗 朝鮮族喜穿素白衣服,一般為短衣長褲。男子上衣斜襟...
朝鮮人,指擁有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人,又稱“韓人”或“三韓子孫”、“三韓後裔”(簡稱:“韓裔”,包括了今天的朝鮮人和韓國人)。因為他們共同的祖先是韓半島(朝鮮半島)古代的“三韓”(馬韓、辰韓和弁韓),故稱之為“三韓子孫”、“三韓後裔”、“韓人”、“韓民”或“韓裔”。宗教信仰 朝...
朝鮮族傳統婚禮,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曾長期實行“男歸女家婚”,即新郎在新娘家舉行婚禮並留居若干年,而後再帶領妻子兒女返回自己家中。明清時期,朝鮮王朝受儒家思想影響,極力推行在結婚當天把新娘接回新郎家的“親迎”方式,但面臨傳統習慣的阻力難以實行,於是將“男...
朝鮮族百種節又稱“農夫節”,流傳於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龍井市的傳統民俗文化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百種節是集祭祀神靈、歌舞競技於一體的綜合性民俗節慶。朝鮮族農民為了感恩神靈、祈求五穀豐登,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舉行慶祝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祈豐祭、表彰農夫狀元以及洗鋤戲、摔跤、農樂等...
中國的朝鮮族文化與朝鮮半島的文化有著深厚的淵源。因此,朝鮮族服裝比較獨特,呈出現素淨、淡雅、輕盈的特點。朝鮮族服飾帶有高寒地區的文化特點。主要穿長袍,袍服長者及踝,短者至膝。所用材料一般冬季用皮毛棉氈,夏季用絲布綢麻。朝鮮族聚居的地區是中國主要林區之一。長期以來,他們大多從事農業生產,以擅長在...
朝鮮族簡介 朝鮮族聚居的地區,特別是延邊地區,農、林、牧、副、漁業生產全面發展。延邊地區是中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又是中國主要的烤菸產區之一。朝鮮族以能歌善舞而著稱於世。朝鮮族平常的主食是吃大米飯,喜歡食米飯,擅做米飯,用水、用火都十分講究,做米飯用的鐵鍋,底深、收口、蓋嚴,受熱均勻,能燜...
現代朝鮮族的姓氏有金、李、朴、崔、鄭、姜、趙、尹、張、林、韓、申、吳、徐、權、黃、宋、安、柳、洪、全、高、文、孫等,除單姓外,還有複姓,如南宮、諸葛、司空、鮮于、西門、獨孤、東方、皇甫。主要姓氏 單姓 金、李、朴、崔、鄭、姜、趙、尹、張、林、韓、申、吳、徐、權、黃、宋、安、...
朝鮮族傳統體育是伴隨著朝鮮族民眾生產與生活實踐而發展起來的一種民族體育文化形態。它的延續與發展,與朝鮮族的語言習俗、歲時節日、生活習慣、倫理道德、宗教信仰、行為準則、價值觀念、思維方式、思想意識、心態感情等聯繫在一起。既是朝鮮族民眾表達信任、交情、和諧、互惠等人際交誼的一種平台,更是中華傳統體育的...
朝鮮族長鼓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圖們市民間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長鼓舞脫胎於朝鮮族傳統的農樂舞,起源於印度的細腰鼓。公元4世紀時,通過絲綢之路傳入中國中原,再傳入朝鮮半島,成為主要打擊樂器。朝鮮族長鼓為兩面鼓,兩面音高不盡相同。明清時期,朝鮮半島人口遷入中國,長鼓舞隨之傳入中國...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是中國朝鮮族農樂舞最突出的標誌之一,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汪清縣一帶廣為流傳,深受民眾喜愛。它鮮明地表現著朝鮮族文化中典型的曲線美,要求表演者具有較為紮實的舞蹈功底,也是朝鮮族人民歡慶豐收...
早在新石器時期,朝鮮民族就開始使用陶器。三國時期陶瓷技藝在朝鮮半島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完善。半島傳統文化 雖然韓戰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以朝鮮族為主體民族的南北韓現代社會文化的差異,但雙方語言和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的交往,因此朝鮮民族傳統文化受中國文化影響,但朝鮮...
朝鮮族是由朝鮮半島陸續遷入中國境內的。朝鮮族的民間音樂和朝鮮半島的民間音樂是一脈相承的。朝鮮族音樂,按本民族的傳統分類,可分為民謠、歌樂、舞樂、器樂、“板嗦哩”(說唱音樂)、唱劇等6類。 民謠是朝鮮族古老的民族文化藝術,從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看,是從民間歌謠開始的。典雅的音樂(歌樂)是以民謠作為...
朝鮮族婚俗中,定婚前,一般也要經過提親 請婚定吉日送聘禮等程式。 朝鮮族姑娘和小伙的接觸傳話,需要一個“媒人”。首先,男方家要讓媒人到女方家“看善”,與漢族的“相親”相似,如滿意,小伙正式向姑娘求婚,女方若也同意,男方家就往女方送“四柱”。四柱就是在一張紙上寫著姓名和星辰宿象(出生的年月...
朝鮮族花甲禮,是主要流傳於遼寧省丹東市、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和東北三省朝鮮族聚居地區的傳統禮節,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祖祖輩輩把尊重老人看作是家庭乃至整個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禮節,為老人過花甲既隆重又至誠。一到花甲之日,子女們為老人擺壽席,設酒宴,廣邀親朋好友和鄰居...
伊春市朝鮮族的民俗朝鮮族是一個文化水平很高的民族,他們能歌善舞,能詩會畫,民族文化藝術絢麗多彩,而且是一個保存本民族傳統文化比較完整的民族。介紹 鐵力年豐鄉,是伊春市朝鮮族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位於鐵力高市南2公里,人口14857人。主要從事農業生產。農產品為富哂大米,營養豐富,享譽全國。朝鮮族歌舞、...
朝鮮族稱民歌為民謠,其旋律優美,自然流暢,富有很強的感染力與表現力。一人放歌,眾人隨合,不是善歌者有人繼其聲,而是心中的歌,最能引起共鳴。著名的民歌《桔梗謠》、《阿里郎》、《諾多爾江邊》等,幾乎家喻戶曉,人人會唱。朝鮮族民間盛行歌舞,民眾能歌善舞,音樂別具一格,富有濃郁的民族色彩。歌詞樸實...
中亞朝鮮族是中亞多國多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與其他民族一樣,朝鮮族為所在國的國家的經濟發展和民族和諧發揮著應有的作用。簡介 整箇中亞地區生活著近35萬朝鮮族人,其中哈薩克斯坦10萬、烏茲別克斯坦21萬、土庫曼斯坦5000人、吉爾吉斯斯坦2萬、塔吉克斯坦1000—2000。哈薩克斯坦朝鮮族人聯合會副主席羅曼對記者說:“...
無論什麼類型的朝鮮族傳統民居,只要走進房屋,第一個感覺就是有很大的一個炕。炕是朝鮮族人在室內的主要活動空間,你看有的炕上親友們在圍桌對飲,有的炕上婦女們在做活計,還有的炕上孩子們在玩耍。炕大,散熱面積就大,屋裡到了冬天就會顯得特別暖和。在延邊地區朝鮮族房屋內的灶坑更是別具一格,它下陷在...
朝鮮舞是朝鮮族的民間舞蹈,它的心態在民間舞蹈中體現。朝鮮族民間舞蹈是朝鮮族民間舞蹈的表演形式。從明朝開始,便有了它的歷史記錄。舞蹈 歷史淵源 是在古朝鮮、扶餘、高句麗以及三韓等朝鮮半島的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中國的朝鮮族民間舞蹈,在朝鮮族傳統文化的根基上,又在東北地區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形成的舞蹈...
朝鮮族自古以來,將孝道視為萬行首,因而在喪禮與祭禮中,比其他禮儀更徹底的體現了崇拜祖先的觀念,逐步形成了喪禮,祭禮程式。解釋 朝鮮族喪禮包括出現喪事至喪祭儀式結束的一切禮儀,如臨終、招魂、收屍、發喪、襲臉、成服、弔喪、葬禮、三虞祭、卒哭祭以及小祥、大祥等。祭禮只包括忌祭、時祭、俗節祭等。內容 ...
韓國人(韓國語:한국인),指韓國的合法公民,韓國主體民族為朝鮮族,官方語言為朝鮮語。韓國統計廳2019年9月2日發布數據預測,韓國人口將於2028年達到頂峰,峰值為5223萬。根據韓國保健福祉部發布的《2018年兒童綜合狀況報告》,韓國每十名小中學生中有7名因學業負擔重感到時間不夠用。分析指出,調查結果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