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族民居

朝鮮族民居

無論什麼類型的朝鮮族傳統民居,只要走進房屋,第一個感覺就是有很大的一個炕。炕是朝鮮族人在室內的主要活動空間,你看有的炕上親友們在圍桌對飲,有的炕上婦女們在做活計,還有的炕上孩子們在玩耍。炕大,散熱面積就大,屋裡到了冬天就會顯得特別暖和。在延邊地區朝鮮族房屋內的灶坑更是別具一格,它下陷在地下,底部低於地面,上部還有蓋板,而蓋板和鍋台、炕面形成了一個平面。據說,這種灶坑是既好燒、又衛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朝鮮族民居
  • 形成:一個平面
  • 介紹:底部低於地面
  • 常見:一般有草房和瓦房兩種形式
概況,簡介,井幹式民居,結構,民居與風俗,詳細闡述,背景,

概況

簡介

常見的一般有草房和瓦房兩種形式。多面向南或東南、西南,有院落。屋頂多四個斜面構成,主室上蓋為大“人”字形,兩翼斜坡較小,用穀草或灰瓦片覆蓋。每套房屋正面開一扇或四扇門,同時開窗。後面一般亦設門和窗。內分為寢室、廚房等。

井幹式民居

長白山地區的井幹式民居,通常選址於背風向陽的平坦地段。獨棟的較少,一般都是六七戶聚居而成一個小村落,各戶之間的排列較鬆散、不整齊。這種聚居的方式有利於減少冬季寒風的影響。
長白山井幹式民居長白山井幹式民居

結構

有的在正房蓋廂房,作為住房和倉庫。室內用土磚或平埋的片石鋪成平炕。進屋脫鞋,席炕而坐。室外屋基離地60—70厘米,外有台階。

民居與風俗

詳細闡述

朝鮮族民居外觀都很美,屋頂坡度緩和,中間平行如舟,兩頭翹立如飛鶴。組成屋頂所有的線和面,均為緩和的曲線和曲面。屋身平矮,沒有高起陡峻的感覺,特別是門窗比例窄長,使得平矮的屋身又有高起之勢,而整座建築又穩穩地坐落於低矮平實的石台基上。朝鮮族舞蹈優美典雅、剛柔相兼,或抒情瀟灑,或
熱情奔放,充分表現了朝鮮族柔中帶剛,文而不弱,雅而不俗的民族性格。著名的民間舞蹈有農樂舞長鼓舞扇舞頂水舞劍舞等。農樂舞由古代慶祝狩獵豐收的舞蹈發展演變而來,因而節奏明快,氣氛熱烈。尤其是男子用力甩動頭部,使“象帽”頂上3 米長的“象尾”繞身體旋轉飛舞,更是獨具風采,充滿活力。
朝鮮族是個愛好體育運動的民族。足球摔跤、滑冰、跳板打鞦韆等活動都具有非常廣泛的民眾性。摔跤的方式較獨特。一種摔法是雙方的右腿各套一條布帶,布帶的一端系在對方的手腕上,摔跤手互摟對方腰部,以摔倒對方數多少計勝負。另一種摔法是,摔跤手各備一條3 米左右的布帶,將其9 0 厘米圍系在腰間,其餘部分寬鬆地纏在右大腿上,腰間再系一條5 米長的帶子。比賽時右膝脆地,左膝彎曲,各用右手抓住對方的腰帶,用左手抓住對方的腿繩(纏在右腿的那段帶圈)聽到開賽的信號,雙方站起來決鬥,一般是三戰兩勝。不論是不是選手,都可以登場獻技。運動會上,摔跤冠軍的獎品是一頭披紅戴花的大黃牛,奪魁者騎在牛背,由當地負責人牽牛繞場一周,以顯榮耀。打鞦韆、跳板和頂壇競走是婦女的體育運動。她們盪鞦韆的特點是:高、飄、悠、巧、柔、美、歡。鞦韆繩一般都拴在高大樹木上結實的橫枝上,在鞦韆前方的上空懸有彩帶或鈴鐺,盪起的鞦韆板能觸及這個標誌才

背景

能贏得歡呼與讚揚。朝鮮族民間有句俗話說:“姑娘時不跳跳板,出嫁後就會難產”。因此,跳板運動很受重視與喜愛。關於跳跳板的起源,有種傳說:封建時代,女孩足不出戶,為了能看到院牆外的世界,便在院子裡架起了壓板(俗稱蹺蹺板),起先讓孩子一頭坐一個,一上一下壓著玩,後來孩子們覺得站在板上看得遠,跳起來看得更遠,於是便產生了跳板。民間跳板長5 . 5 米,寬4 0 厘米左右,厚5 至6 厘米。跳板中間的下面立板墊,高3 0 厘米。比賽時有專人守護板墊,防止跳板掉下來。站在跳板兩端上的姑娘輪番連續起跳,逐漸將對方彈送得更高。在身體騰空時能表演出驚險動作者最受歡迎,如剪式跳、旋轉跳、空翻跳,甚至跳藤圈,做造型,舞花環、揮彩帶等。靈巧優美、五彩紛呈,令人眼花繚亂,驚嘆讚賞。頂壇競走是直接來源於勞動生活的體育項目,壇或罐中都裝有水或米,規定一定的距離,參賽者甩開雙手瀟灑走一回,先到終點而滴水不灑者為勝。
民間把敬老當作重要的道德準則。青少年對長輩必須使用敬語尊稱;當著老人的面不許吸菸飲酒,在非喝
酒不可的場合,也要背席而飲;最忌向老人借火或對火點菸;在老人面前不準說粗話;吃飯時須先給老人和長輩盛飯上菜,並給老人和賓客單設席桌。美食佳肴要擺到老人面前,老人未動筷子前,晚輩不得先吃;與熟識的老人出門同路時,年輕人不得走到老人前面,若有急事趕路,需恭恭敬敬地向老人說明原因,徵得同意方可超前 。在朝鮮族的家庭節日中,最隆重的是“回婚節”,亦稱“歸婚節”,即結婚6 0 周年紀念日。誰家能舉辦回婚節,是種很大的榮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