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農樂舞是朝鮮族
民間舞蹈之一,是表現朝鮮族農民喜慶豐收的傳統舞蹈,產生於朝鮮
三國時期。農民自春天準備耕種開始,到秋收為止,根據勞動內容、場合的不同,唱不同的歌,跳不同的舞。《豐錚》是流行最廣的農樂舞,是在插秧或鋤草時跳的。那時,先把“農者天下之本”的大旗插在中央場地上,旗桿頂上掛有野雞頭以求吉利。在出工之前,要到這裡歡快地跳一場農樂舞,然後以互助的形式輪流到各家田地里幹活。
農樂舞根植於朝鮮族大眾之中,很早以前,朝鮮族
聚居的地方就有了自己的農樂舞表演者,解放前後,村村都有自發組織的農樂舞隊。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民間藝人的存在,農樂舞才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源遠流長,經久不衰,最終成為朝鮮族民間舞蹈的代表和象徵。農樂舞最基本的特點是,既能表現生動活潑、熱烈火爆的歡樂氣氛,又能體現出一種奮發向上、昂揚積極的氣概。農樂舞的音樂具有獨特的多樣旋律,稱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構成的方法排列的,並以此規定它的舞蹈運作和構圖。農樂舞的表演是一個大型的綜合性的舞蹈,其全部演出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
農樂舞是表現朝鮮族農民喜慶豐收的傳統舞蹈。表演時,吹打各種民間樂器的演員,伴隨著音樂旋律,翩翩起舞,邊舞邊鼓。既有柔軟敏捷的群舞,又有飛騰跳躍的單人舞,還不時插入叫人歡笑不止的劇情,氣氛熱烈,獨具風采。
農樂舞的表演以打擊
樂器鑼鼓為先導,領銜者為一打銅鑼者,舞蹈的開始、中間的變換及結尾,均由打鑼者指揮。表演農樂舞時,必須有一位打旗的人,旗上要寫上“農者天下之大本也”八個大字,站在打鑼者之前,盡情舞動,滿懷豪情。在農樂舞的表演中,沒有演員和演奏者之分,一般都是演員一邊演奏一邊舞蹈。在農樂舞的樂器編組中,過去一般分為大編組、中編組、小編組等。大編組包括銅鑼、錚、大鼓、小鼓、潔鼓、長鼓、大平簫、嗽、螺角等樂器的演奏者53人,另外還有令旗、雜色等。
整個農樂舞隊由二十九名人員組成,由持“
令旗”者領銜,其後為農樂隊(順序為:喇叭、太平簫、上劍、副劍、從劍、鉦首長鼓、副杖鼓、首鼓、副鼓、首法鼓、副法鼓、三至八面法鼓)。繼隨扮演的“兩班”、獵人、執事、農嫗、舞童等。音樂伴奏一般由十二段組成,“段”是構成農樂舞伴奏的基本樂章。一段還可分為三個支曲,整個農樂由十二段三十六個支曲構成。段的變化、轉換以及舞蹈中的“陣法”、“巫順”等,均由上劍(小鑼)擊打者指揮。十二段的順序和名稱各地亦有所不同。
歷史起源
起源民族介紹
至今沒有最終確定
語言系屬關係,集中分布在中國
東北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和遼寧、
黑龍江等省的中國
朝鮮族,並非是中國現今疆域內的原生民族。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由於朝鮮半島遭受連年災荒和日軍的野蠻侵略,大批半島上的民眾開始向中國東北地區遷徙並定居,逐漸成為中國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朝鮮族,自古與中國有著難以分割的密切關係。特別是在隋唐以後,中朝之間的頻繁交往使
中國中原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活習俗等不斷傳入朝鮮半島,使朝鮮民族至今在傳統文化、道德思想和宗教習俗等多方面,與中國有不少相同之處。
溯源回顧
農樂舞具有悠久的歷史,其歷史可追溯到古朝鮮時代春播秋收時的祭天儀式中的“踩地神”。在原始種族的狩獵勞動和祭祀活動中已略具雛形,隨著農耕時期水田勞動的發展,使農樂舞日漸豐富完善,並被作為推動生產的一種手段承襲下來。從古代到現代,僱農和小農往往以農樂隊為中心,團結在一起,用農樂舞帶動農耕生產和生活,從此成為農民自已適應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一種組織形式。早先的農樂舞帶有一些
宗教色彩,如在農曆年初巡迴鄰村跳農樂舞時,有祈天的“場院巫”,經過井旁時表演“井巫”,過橋時表演“橋巫”。農樂舞模擬生產方面的動作有“雀步”,它是農樂舞的基本步伐,舞中手持小鼓和鼓棒弓身碎步前進的動作,即是從狩獵時代的獵人瞄準野獸放箭動作中模仿而來,後來又發展為
騎馬射箭的動作。又如,叫做“陣巫”的一小段是從表現軍士的操練、廝殺演變而來的,反映出古代曾將農樂舞當作一種軍事訓練的手段。農樂舞中最特殊的技巧就是轉動系有飄帶的象帽,據說這是從狩獵時代使用工具誘捕野獸的活動中演變而來。
風格特色
表演形式
一般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舞蹈和啞劇形式進行情節性的演出;而另一種,是在新年伊始和歡慶豐收時節,以熱烈而豐富的傳統舞蹈為內容所進行的民眾性表演活動。
《農樂舞》的表演,共包括12部分。首先在“小鑼”不同節奏的敲擊下,由青年男子表演的《小鼓舞》,作為《農樂舞》程式化的開場節目首先登場,緊隨其後的是,一群舞童在“燕風台”樂曲伴奏下,以快速旋轉動作進行各種隊形、佇列的變換與“疊羅漢”表演。
隨著節目的的進行,舞蹈表演的藝術性也越發濃郁起來。多人表演的傳統《扁鼓舞》是男女都可參加的一種“鼓舞”。每人所用“扁鼓”的大小,因性別的不同而有區分。男子表演以群舞為主,舞者在激烈而歡騰的鼓聲中奔跑、跳躍,充分顯示著男子的陽剛之氣。而身挎“扁鼓”的女子獨舞,不但要表現多樣而嫻熟的擊鼓技巧,還要在“扁鼓”頻頻發出頓、挫有節,急、緩交錯鳴響下,舞出朝鮮女性剛柔並濟、瀟灑遒勁的舞姿。這兩類別具風格的《扁鼓舞》,總會不斷引來人們讚美的掌聲。現在雖然朝鮮族《長鼓舞》已被眾人所熟悉,但不少人卻誤認這個舞蹈只是朝鮮族的女子舞蹈。其實,民間中的《長鼓舞》是男女都可表演的舞蹈。
朝鮮民族能歌善舞,無論年節喜慶,還是家庭聚會,男女老幼伴隨著沉穩的鼓點與
伽倻琴,翩躚起舞習以為常。居住在我國東北
長白山下的朝鮮族,長期從事北方水稻生產。為了便於大面積的水稻種植和管理,他們多採取集體勞動、相互協作的勞動形式。人們每逢下地,都將“扁鼓”和“嗩吶”與農具一起帶往田間。休息時,人們便在明快的鼓樂聲中即興起舞,以歡樂的歌舞蕩滌疲勞。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即興歌舞便逐漸形成了遊樂性的朝鮮族民間舞蹈,貫穿於各種傳統民俗活動之中。創始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的朝鮮族代表性民間傳統活動“農樂舞”。屆時,各個村寨都將派出自己浩蕩的“農樂舞”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者天下之大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農樂舞”舞隊的儀仗部分。
象帽舞
象帽舞向來是令人矚目和興奮激動的舞蹈,男青年舞者頭部甩動長達20米彩帶的高難技巧,令人目不暇接,成為“農樂舞”最突出的標誌之一。農樂舞演出時,各個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蕩的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及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和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參加人數不限。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種類繁複,舞技多樣,分“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種類。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後立象尾,有單甩、有雙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撲地甩等多種。象尾有幾尺長的,亦有幾丈長的。象帽舞是中國朝鮮族的代表性舞蹈,應當妥善地加以保護和利用。
乞粒舞
流傳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乞粒舞有著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
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周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周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里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乞粒農樂舞,同用於祈神的“踩地神”農樂舞和用於自娛的農樂舞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它具有鮮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形態。其舞蹈形態複雜,動作洗鍊,技藝高超,因此在朝鮮族舞蹈中享有獨特地位。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衝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表演樂器
“
長鼓”是朝族樂器中,音色最優美和獨具特色的樂器之一。它體形碩長、細腰,兩端鼓皮音色高低不同,並以鼓槌、鼓鞭和指掌配合敲擊,而具有豐富的表現力與特色。“長鼓”是樂器,同時也是倍受人們喜愛的舞具。在悠揚的伽椰琴伴奏下,她們右手持長約30公分的細竹“鼓鞭”,在左手指掌的配合下,從左右鼓面敲擊出清脆、和諧而又不同鳴響的鼓聲。樂曲聲中,一隊身穿白色短衣淡紅色拽地長裙,胸前繫著“長鼓”的舞者,踏著淙淙泉水般的輕柔舞步流轉於舞台。她們那松肩提臂的婀娜舞姿,柔如蠟焰、動如垂柳地輕盈體態,如只只躍躍欲飛的白鶴悠然起舞,令人陶醉與神往。一段慢版之後,舞者抽出另一隻木質鼓槌,敲打出強烈而快速的節奏,舞蹈隨鼓樂進入狂放的急旋,矯健而奔放。每逢此時,沉醉於高潮中的表演者,便開始紛紛亮出顯示個人“
鼓舞”技巧的“絕活”,把表演氣氛推向最高潮。
鼓也是重要的樂器,男子右手持鼓棒,隨著大小鑼的清脆響聲中,也敲起來。
不用說,小鑼也是重要的。所有節奏全都會隨著小鑼。大鑼使用粗木棒,並將頭包住,形成一個大"號"樂器!
基本動作
舞蹈者以單扇或雙扇進行擺置圖案和造型表演。接下來是假形類的舞蹈。 裝扮成具有美麗的長頸鶴頭和兩隻黑色雙翅的一群丹頂鶴,邁著輕盈而飄逸的大步,跳起了展翅欲飛《鶴舞》,為人們祈求著未來的
吉祥與安寧。
為《農樂舞》最後壓陣的男子《象帽舞》,是向來令人矚目和興奮激動的舞蹈。一個個身著節日彩服、頭戴盤有彩帶圓帽的男青年,先後表演處於站立、行走和支、轉於地面姿態下,用頭部將彩帶甩出水平、垂直、傾斜方位的圓弧。更有技藝高超者置身場地中央,表演著甩動長達20米彩帶的高難技巧。頓時,滿目的若干彩帶,似萬道霓虹橫空出世,若千條絲雨旋落碧空,令人目不暇接、浮想聯翩。 高潮之中,手持“
小鼓”、身掛“
扁鼓”和“
長鼓”的舞者再度登場,在彩帶的紛飛中再度起舞,作為《農樂舞》的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