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農樂舞是中國朝鮮族人流行的民間舞蹈形式之一 ,其起源可追溯到中國古代朝鮮族人的宗教儀式歌舞。在原始種族的狩獵勞動和祭祀活動中已略具雛形,隨著農耕時期水田勞動的發展,使農樂舞日漸豐富完善,並被作為推動生產的一種手段承襲下來從古代到現代,僱農和小農往往以農樂隊為中心,團結在一起,用農樂舞帶動農耕生產和生活,從此成為農民自己適應生產和生活需要的一種組織形式。
農樂舞盛行於朝鮮“三國”時代,即高麗、百濟、新羅時代,由於具有鼓舞生產鬥志和歡樂喜慶情緒而成為朝鮮半島普遍流行的民俗樂舞,在朝鮮半島幾乎每一村莊都有自己的農樂舞隊。
19世紀末,朝鮮人口大量遷入中國東北三省,該樂舞也隨之傳入中國。延邊是中國東北地區山清水秀景致宜人的好地方,大批遷徙過來的朝鮮人在此安家落戶,開發稻作,很快延邊成為中國東北地區主要水稻生產區。在開發延邊地區稻作田的同時,農樂舞成為伴隨勞作的重要精神工具,此後又廣泛流傳於其他朝鮮族聚居區,除農時季節、歲時節日中跳之外,還在其他活動,如摔跤、奪農旗、拔河等比賽中表演,成為朝鮮族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生命力最強的藝術形式之一。
在20世紀50年代,舞蹈家
趙德賢對活躍于田間地頭的象帽舞做了改編,並將其搬上了舞台,對朝鮮族農樂舞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舞蹈特色
表演形式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是群體表演,它的表演非常講究,分一定的步驟和程式。首先音樂響起,先甩短象帽,配以手鼓,做較簡單的舞蹈動作;接著再換中象帽,配以長鼓,做轉圈、旋子、扶地翻轉等肢體動作;最後,由一至三人甩長象帽,做跳紙條、上台階、圈人等高難度動作,使舞蹈達到最高潮。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入場時,舞隊的前面,是頭戴“象帽”的小伙子和老人,他們不停地搖動著帽子上的彩色長綢。緊跟其後的便是整個舞隊的總指揮,一位在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他手中拿著銅鈸,邊走邊擊打著節奏,引導著舞隊出場。依次是兩個圓鼓手和兩個長鼓手及舞隊中的男女青年和上了年紀的老年人。在舞隊最後面,是表演“雙層舞”的男演員。在他們的肩上,站著個小孩,小孩的手中拿著彩綢(或鮮花),不停地舞動。在“雙層舞”里,也要有位年逾花甲的老人。舞隊出場後,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圓圈,圓鼓手、長鼓手、男女青年和老年,依次來到場中,表演自已最拿手的技藝。高潮過後,表演者又會在總指揮的銅鈸聲中,重新回到自己的位置列隊退出。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多通過家族傳承。
舞蹈動作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舞者以頸的力量頻頻搖動頭部,使所戴象帽的飄帶旋轉如風,似車輪飛轉般在舞者頭頂和身體前、後、左、右劃出種種彩環。甩象帽動作花樣翻新,含“平甩象”、“左右甩象”及“立甩象”和“抖露珠象”等,能夠邊甩邊跳躍,表演出“甩象跨步”和“俯身甩象”等高難度動作,帶動帽子上的飄帶形成線條流暢的一幅幅動態圓環。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是中國朝鮮族代表性舞蹈,充分體現了“白衣民族”的特點,如喜穿白衣而舞,男舞者頭系白布巾、身穿白色短上衣、穿肥大白色燈籠褲。女舞者穿白色短上衣、白色長裙、白色勾鞋;女青年梳一根辮,中年婦女梳髮髻,老年婦女頭扎白頭巾。舞蹈的手臂基本動作有:圍腰手、橫槓手、斜上下手、扛背手、繞扛手、斜上甩手、翻腕彈手、聳肩、彈肩等。舞蹈的基本步法有:沉顫步、墊步、交叉步、點步、前後踢步等。此外,每一角色還有自己的基本動作,如象帽舞者的基本動作有:背手轉帽、沉顫步轉帽;執鈸老漢的基本動作有:沉顫步擊鈸、點步彈鈸;圓鼓手的基本動作有:單擊鼓、雙擊鼓、沉顫步擊鼓、抬腿擊鼓、跺腳擊鼓等;男青年的基本動作有:點步踢腳、沉顫步擊掌、扛橫手墊步、跳彈腿、跳前吸腿;女青年的基本動作有:扛橫手墊步、橫手沉顫步、跑跳擊鼓等;老太太和中年婦女的基本動作有:扛橫手墊步和橫手沉顫步等。從以上不同角色的基本動作體態來看,沉顫步、扛橫手為代表性動作,這兩個動作均來自稻作生產勞動,沉顫步源自栽秧動作,而扛橫手源自甩秧苗動作。
舞蹈音樂
農樂舞的音樂具有獨特的多樣旋律,稱作“十二拍”。“十二拍”是按照舞蹈構成的方法排列的,並以此規定它的舞蹈動作和構圖,農樂舞是大型的綜合性舞蹈,其全部演出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
表演樂器
農樂舞的伴奏樂器有小鑼(兩種,一名“上鎖”,二名“時鎖”)、鑼、長鼓、小鈸、嗩吶、鼓等,以小鑼為主,它起著指揮的作用。旋律部分主要是嗩吶吹奏,打擊樂的分量較重,情緒很熱烈。
以手鼓、長鼓、邊鼓以及大鑼、小金、洞簫短笛和朝鮮族嗩吶等樂器伴奏。
演出過程中銅鑼、錚、大鼓、小鼓、潔鼓、長鼓、大平簫、喇叭、螺角等演奏的旋律稱為“十二拍”,它可以決定舞蹈的動作和隊形變化。
主要分支
“農樂舞”俗稱“農樂”,是一種融合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主要流傳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朝鮮族聚居區。農樂舞最早起源於農業勞作,並具有古代祭祀成分。其中以象帽舞和乞粒舞最具代表性。
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農樂舞演出時,各個村寨都派出自己浩蕩的舞隊,參加當地的慶典。舞隊的最前方由令旗和一面寫有“農業為天下之本”的農旗為先導,隨後是一名在隊首敲打小鑼擔任總指揮的男子。在他的帶領下,手拿太平簫、喇叭及各種鼓類樂器的樂隊和各種喬裝人物組成舞隊的儀仗部分。接下來是表演小鼓舞、扁鼓舞、長鼓舞、扇舞、鶴舞、象帽舞、面具舞及啞劇的演員隊伍,參加人數不限。象帽舞是農樂舞中的一種重要形式,種類繁複,舞技多樣,分“長象帽”、“中象帽”、“短象帽”、“線象帽”、“羽象帽”、“尾巴象帽”、“火花象帽”等種類。其甩象尾的技巧包括左右甩、前後立象尾,有單甩、有雙甩、甚或三甩,有站立甩、蹲甩、跪甩、撲地甩等多種。象尾有幾尺長的,亦有幾丈長的。象帽舞是中國朝鮮族的代表性舞蹈,應當妥善地加以保護和利用。
朝鮮族農樂舞·乞粒舞
申報地區或單位:遼寧省本溪市
流傳於遼寧省本溪市桓仁縣的朝鮮族乞粒舞有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祈求農業豐收的民俗活動,原是農樂舞的一種,隨著時代發展,逐漸形成融自娛性和表演性為一體的舞蹈。乞粒舞有著相對穩定的傳統程式,但又不受傳統程式的限制,表演者可以根據現場情緒起舞,整個舞蹈具有很強的即興性。當表演者情緒高漲時,大家各顯神通,男性晃動象帽,使頂端長纓飛旋,劃出美麗的弧線;姑娘邊敲擊長鼓邊快速旋轉,以形體的動感和美感傳情達意;老年的扮演者不僅注重舞之韻味,而且注重姿態,動作變化繁多,能通過即興表演將心底的歡悅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乞粒舞參與人員多,影響廣泛,是朝鮮族農民群體舞蹈的典型代表。
乞粒舞主要在朝鮮族的重大節日或大型活動中演出,如作周(一周歲生日)、回甲(六十大壽)、回婚(結婚60周年紀念日)或婚禮、店鋪開張、建造和修繕廟宇時,村里老人都會牽頭,組織歌舞表演。乞粒舞多通過家族傳承。
乞粒農樂舞,同用於祈神的“踩地神”農樂舞和用於自娛的農樂舞相比較,最為突出的特點是它具有鮮明的表演性,是供人觀賞的農樂舞形態。其舞蹈形態複雜,動作洗鍊,技藝高超,因此在朝鮮族舞蹈中享有獨特地位。但是,這種古老藝術由於受到現代文明的猛烈衝擊和老藝人相繼離世的影響,正面臨著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鐵嶺朝鮮族農樂舞是民族雜居地區朝鮮族農樂舞的典型代表,以特殊方式反映了朝鮮族的發展歷史和生產生活狀況,在促進民族文化認同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農樂舞蹈活潑優雅,節奏歡快舒暢,充分反映了朝鮮族人民在勞動中的精神風貌和民族氣質,是朝鮮族在長期生活中創造出來的寶貴財富。
傳承現狀
建國以來,在東北地區特別是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農樂舞的傳承工作總體上發展良好,經過多年努力,擴大了影響力,產生了巨大的社會效益,收穫累累碩果。
傳承人物
李永浩,男,出生日期未知,遼寧省鐵嶺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朝鮮族農樂舞代表性傳承人,遼寧省鐵嶺市申報,由遼寧省鐵嶺市申報。
韓奎昇,男,1925年12月23日出生,遼寧省鐵嶺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朝鮮族農樂舞代表性傳承人,遼寧省鐵嶺市申報,由遼寧省鐵嶺市申報。
金明春,男,朝鮮族,1958年生,吉林延邊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朝鮮族農樂舞(象帽舞)代表性傳承人,由遼寧省鐵嶺市申報。
保護措施
2006年,由藝術科技研究所申報的“數碼影像技術保護民間表演藝術和傳統手工藝”項目獲得立項。
2009年,朝鮮族農樂舞這一表演藝術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1年7月28日,趙玉琦和他的團隊舉行的驗收會上,以數碼影像技術記錄朝鮮族農樂舞的努力得到了來自北京師範大學、中國電影集團、中國傳媒大學、鳳凰網等單位專家的充分肯定。而課題組所拍攝的專題樣片,也得到了專家的好評。
社會影響
重要展覽
1994年,金明奐組織的乞粒舞隊伍代表遼寧省進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5周年遊園活動。
2016年,在主題為“我們的節日”2016中國(鄭州)中秋文化節暨全國儺舞展演活動中,朝鮮族農樂舞在其中得到展示。
2019年,鐵嶺朝鮮族文化交流演出團於4月25日至5月2日訪問韓國,參加2019中韓文化藝術交流節演出。
榮譽表彰
1994年,金明奐組織在北海公園、中華民族園、天安門廣場進行展演,並先後在遼寧省首屆文化藝術節、首屆中國瀋陽秧歌節、首屆遼寧省朝鮮族民俗節遼寧省民間舞蹈比賽、遼寧省第三屆民俗節等活動中獲獎。
截至到2009年十月,汪清縣朝鮮族農樂舞等22箇中國項目被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東北三省惟一的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也是此次中國惟一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舞蹈類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