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朝鮮文化
- 所屬民族:朝鮮民族
- 所在地區:朝鮮半島
朝鮮文化是一個古老的文化。朝鮮民族傳統文化有著其獨特的文化特徵。它的傳統民俗音樂形式多樣,主要包括盤索里、朝鮮農樂和散調等。它的傳統舞蹈源於薩滿教的祭祀...
朝鮮族人口為1830929人(2010年),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龍江、遼寧東北三省,集中居住於圖們江、鴨綠江、牡丹江、松花江及遼河、渾河等流域。其中,吉林省朝鮮族人口為114...
朝鮮王朝(朝鮮語:조선왕조,1392年—1910年),又稱李氏朝鮮,簡稱李朝,是朝鮮半島歷史上最後一個統一封建王朝 。1392年,李成桂取代王氏高麗而建國。朝鮮王朝...
朝鮮戰爭後朝鮮半島的南北對峙導致了南北朝鮮現代社會化的差異,但雙方傳統文化卻一脈相承。韓國現代社會文化由朝鮮民族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流行文化相結合衍生而來,1948...
朝鮮族服飾,朝鮮族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朝鮮族男裝衣短,褲長肥大,加穿坎肩,也有外著道袍或朝鮮長袍者。道袍是過去士大夫、儒生的常服,後成為男子...
朝鮮半島(朝鮮語:조선반도),亦稱為韓半島(朝鮮語:한반도),是位於東北亞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海。朝鮮半島東北與俄羅斯聯邦相連,西北部隔著鴨綠江、圖們...
朝鮮文學的成文作品,約出現在公元前1世紀左右。在此之前,已經流傳著古代神話傳說和口頭歌謠。其原始藝術活動,見於中國的《史記》、《漢書》、《三國志》和朝鮮的...
朝鮮半島歷史是指亞洲東部朝鮮半島及其附屬島嶼(朝鮮和韓國)的人類社會發展進程。至少10萬年前,朝鮮半島就有人類活動,公元前1000年左右開始逐漸進入文明社會。三韓、...
朝鮮青銅文化是東北亞地區的青銅器晚期文化,主要分布在今中國遼寧省和朝鮮半島。在所發現的各種青銅器中,琵琶型的銅劍被認為是最具代表性,與同期中國的青銅器有...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語: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簡稱“朝鮮”(North Korea)。是位於...
服裝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以其豐富多彩的民族服裝,是朝鮮人民思想意識和精神風貌的體現。朝鮮民服裝呈現出素淨、淡雅、輕盈的特點,與漢服...
朝鮮中央電視台(朝鮮語:조선중앙텔레비죤;英語:Korean Central Television,KCTV)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國家電視台,成立於1963年3月3日,總部位於...
朝鮮繪畫種類:朝鮮繪畫主要有朝鮮畫(水墨畫)與朝鮮油畫兩種。朝鮮畫的人物、事物形態比較鮮明,線條富有運動感及一定的量感和空間感;色彩鮮明、柔和,多以原色為主,...
朝鮮語(Korean language),和濟州語一併屬於朝鮮語系,母語人數約7700萬人。朝鮮語的前身是新羅語,並受到扶餘語的影響。芬蘭人古斯塔夫·約翰·蘭司鐵(Gustaf John ...
古朝鮮是對在漢武帝設定漢四郡(公元前108年)以前,古代位於今朝鮮半島北部的早期國家的稱謂,主要指中國歷史上記載的箕子朝鮮、衛滿朝鮮兩個前後相接的諸侯國,藩屬...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朝鮮語: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 英語: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縮寫:DPRK),簡稱朝鮮、北朝鮮、北韓。...
應該是朝鮮族民間舞蹈,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主要特徵:在之動,帶以外在之動,動中有線,而靜時線又未斷,動起來鬆弛自如,瀟酒流暢,靜下來婀娜多姿,儀態萬方,有如...
朝鮮藝術團由國家功勳合唱團和三池淵管弦樂團、血海歌劇團、萬壽台藝術團的優秀演員組成。2019年1月26日和28日,朝鮮藝術團將在北京進行演出。1...
箕子朝鮮(公元前1120 ~公元前194 ),商代帝王商王帝辛(受德)(商紂王)的叔父箕子(箕子帶五千人去朝鮮半島),史稱“箕子王朝”或“殷(本讀依燕穎)氏箕子王朝...
文化站(朝鮮語:문화역;文化驛)曾為朝鮮鐵路殷栗線上的一個車站,位於黃海南道三泉郡,廢止時間不明。...
韓民族(Korean),官稱為朝鮮民族,是一個主要分布於朝鮮半島的東亞民族。總人口約8000萬,為大韓民國(南朝鮮或稱南韓)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朝鮮或稱北韓)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