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無類(孔子的教育主張)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不受貴賤貧富條件的限制,人人都可施教。孔子的教育主張。孔子一生教學,提出“有教無類”(《論語·衛靈公》)的主張。“類”指族類或種類,何晏的《論語集解》注引馬融說:“言人所在見教,無有種類。”黃侃疏:“人乃有貴殘,同宜資教,不可以其種族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則善,本無類也。”謂不同種族、等級類別的人,雖有貴賤之分,都適宜於接受教育,這裡的解釋符合孔子的原意。孔子認為凡是願意接受教育的人,不論出身地位如何,“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論語·述而》),只要拿一束乾肉來做見面禮,就可以作為施教的對象。這是孔子對有教無類主張的具體說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教無類
  • 定義:孔子的教育主張
  • 提出者孔子
引用示例
孔子三十多歲時就開始收徒講學,後來雖曾一度出仕做官,但周遊列國時還是有學生跟隨,教育仍是他的終身職志。他多年教學,生徒眾多,其中有出身很不相同的人。如魯國大夫孟僖子的兩個兒子孟懿子和南宮敬叔曾拜他為師,這是貴族子弟,卻未見有多大成就。而孔子培養出的人才,更多的是平民甚至地位更低賤的人。像“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的顏回,窮居衛國的曾參都成為孔門高足。又如:“子路,卞之野人;子貢,衛之賈人;顏涿聚,盜也;顓孫師,駔也;孔子教之,皆為顯士。”(《群書治要》卷三十六引《尸子》)“子貢、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學,服禮義,為天下列士。”(《荀子·大略》)“仲弓父賤人。”(《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子張,魯之鄙家。”(《呂覽·尊師》)由於眾生徒來路各不相同,南郭惠子問於子貢說:“夫子之門何其雜也?”子貢回答說:“君子正身以俟,欲來者不距,欲去者不止……是以雜也。”(《荀子·法行》)孔子授徒講學,不但兼收並蓄,而且來去自由,這個“雜”字正是有教無類辦學方針的具體體現。
孔子有教無類的主張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如孔門四科中,孔子稱讚德行好的就有顏回、冉雍,擅長言語和政事的就有子貢、子路等人,他們多是出身貧寒和原來社會地位低下的人,受教育後都成為“顯士”,有很高的社會名望。西周以來的教育體制是“學在官府,”只有貴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權利。孔子實行有教無類,從而打破了“官學”的壟斷局面。他首開私人講學之風,開創了學術下移和教育普及的新道路,在中國教育史上是劃時代的創舉。教育對象的擴大,意味著社會上有文化的人增多,而人民文化素質和道德品質的提高,對建設社會精神文明和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