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償不聞

所謂有償不聞,是指新聞從業人員在履行輿論監督職責的過程中或者是借輿論監督之名,接受或變相接受被監督方的賄賂而使輿論監督活動中止或改變的行為。有償不聞的實質是新聞敲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償不聞
  • 要素:有償和輿論監督等
  • 分類:被動受償,主動出擊等
  • 防範治理:加強行業自律和媒體他律等
表現形式,主要分類,產生根源,防範治理,

表現形式

構成有償不聞至少包含三個要素:
第一,有償不聞的前提是“有償”。有償不聞的一個最根本的特點是監督者和被監督者之間發生了錢物或者服務的交易。由於領導或者其他方面的壓力導致的輿論監督的流產則不屬於有償不聞之列。
第二,有償不聞的手段是“輿論監督”。有償不聞行為的發生,都是藉助了媒體輿論監督這一職能,而不是利用其他職權比如發稿等達到牟取私利的目的。
第三,有償不聞的結果是輿論監督的“中止”或“改變”。所謂中止,就是在接受被監督方的好處後,監督者的輿論監督活動停止;所謂改變則是指在被監督方滿足了監督者某些條件的前提下,監督者將原來的輿論監督行為變成了為被監督者提供某種形式的有償服務,如贊助鳴謝、刊登廣告甚至進行正面宣傳。

主要分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根據性質將有償不聞分為三類:
一是新聞從業人員在履行輿論監督職責的過程中,由於接受或變相接受了被監督方的賄賂,就對他們的問題不聞不問,不予報導。這種情況可以稱之為被動受償。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繁峙礦難中記者受賄事件。
二是借輿論監督之名,索要贊助、強拉廣告、推銷報刊。這種情況可以稱之為主動出擊。
三是借輿論監督之名進行敲詐勒索、斂錢聚財。這已經屬於違法犯罪的範疇。這裡面以聘用和假冒記者居多。

產生根源

有償不聞是近幾年新聞隊伍中出現的一股新的不正之風,它的出現和發展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認真分析其產生的根源,有助於我們對症下藥,進行有效的防範和治理。
1.部分新聞從業人員理想信念不堅定,缺乏社會責任感。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一些新聞從業人員內心浮躁,盲目攀比,拜金主義、實用主義思想嚴重,缺乏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不能恪守職業道德。新聞單位對職工政治思想教育重視不夠,對採訪行為缺乏有效的監督。
2,辦報辦刊理念不端正,片面追求經濟效益
一些媒體特別是小報小刊不是靠提高報刊質量來擴大發行,增加創收,而是大量招聘廣告經營人員,搞人海戰術。這些人往往打著輿論監督的旗號,到基層索要贊助、強拉廣告、推銷報刊。他們還亂設記者站、工作站,聘用一些素質低下的人員,專門挖掘曝光線索和負責創收,違法亂紀情況嚴重;
3.對採訪活動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
由於對採訪活動缺乏行之有效的監督機制,很多基層單位對不正當採訪行為既恨又怕,但又投訴無門,客觀上縱容了有償不聞的發展。同時,記者的證件大多太亂,有記者證、工作證、採訪證,有全國統一的,有單位自製的,還有部門內部印發的。一些基層單位為了掩蓋自身問題出錢消災,客觀上助長了媒體的不良行為,使部分記者存在僥倖心理,也給假冒記者以可乘之機。

防範治理

有償不聞是新聞戰線的腐敗行為,它嚴重腐蝕新聞隊伍,敗壞社會風氣,影響基層正常工作。必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對有償不聞從根本上進行治理。
1.深入開展“三項學習教育活動”,切實解決思想認識問題。
要通過學習教育,使廣大新聞工作者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打牢從事黨的新聞工作的思想基礎,增強識別和抵制錯誤思想侵蝕的能力。通過開展學教活動,要認真解決事業心、責任感、紀律觀念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解決工作精神、工作狀態、工作追求等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面存在的錯誤認識和不良行為。
2.嚴格隊伍管理,嚴肅宣傳紀律,規範輿論監督行為。
探索新形勢下隊伍建設新的思路和方法。要切實端正辦報辦刊理念,嚴格執行新聞宣傳和廣告創收分開的原則,嚴禁借輿論監督之名,索要贊助、強拉廣告、推銷報刊;要加大對違法違紀人員和媒體的查處力度,加強對記者站的管理,對合法的記者站及人員予以公示,堅決取締違法違紀站點;對借輿論監督之名進行敲詐勒索、斂錢聚財的不法之徒,要繩之以法,把新聞隊伍中的害群之馬永久清理出新聞隊伍。
3.加強行業自律和媒體他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
輿論監督本身也需要監督。要加強新聞行業自律和自淨機制建設,通過制度創新,加強媒體他律——主要包括司法監督和社會監督,構建完整的監督體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