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期

月子期指產婦從胎盤娩出到全身各器官(除乳房外)恢復或接近未孕狀態的時間需要大約42天,這一期稱為產褥期,俗稱“月子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月子期
  • 性質:生理醫學辭彙
  • 人群:女性
  • 時間:42天左右
生活守則,洗澡講究,注意事項,預防疾病,

生活守則

1.保持舒暢的心情:保持良好心情,不怒、不躁、心胸開闊。醫書有云:女子之病十倍難治於男子,因女子多憂愁思慮也。三分治七分養,心情好病好得就快,所以一定要保持樂觀的心態。
2.保持清潔的衛生:頭髮、身體要經常清洗,以保持清潔,避免遭受細菌感染而發炎。洗頭、洗澡要用40℃左右的溫水,洗完頭後要及時用乾毛巾擦乾頭髮。
3.要有舒適的環境:儘量避免吹風,不論熱風或冷風,包括空調風。因為產後氣血虛弱、筋骨鬆弛,風寒濕邪易趁虛而入,引起感冒、風濕、關節酸痛、腹瀉等疾病。室溫應維持在25~28℃。
4適度活動:儘量少抱小孩,少做家務勞動,產婦過早過多地從事家務勞動,都會加重上肢及後背肌肉、關節、肌腱、韌帶的負擔,會造成手腕、手指關節、肩背部等上肢部位發生勞損性疼痛。
5.禁性生活:產婦產後一月內禁止過性生活,產婦在坐月子期間過早過多同房,會引起神疲乏力、不耐疲勞、記憶力下降、體寒怕冷等症狀。為保險起見,百日後才可。
另外,月子新媽注意用眼:不要流淚或長時間大量閱讀或上網,否則會傷害視力。所以閱讀時姿勢要正確、時間不要太長、光線要充足。最好讓眼睛每15分鐘就休息10分鐘。

洗澡講究

在坐月子的過程當中,實際上是媽媽整個的生殖系統恢復的一個過程。恢復得不好,會影響媽媽的身體健康。其間,洗澡就是不可或缺的環節。產後月子中洗澡是避免不了的,因為氣候的因素,新媽媽們也同時面臨著一些問題,下面就為大家介紹月子中媽媽洗澡的注意事項,希望能給新媽媽帶來幫助。
產後的前幾日,有些媽媽身體比較虛弱,有些則會因傷口大、撕裂傷嚴重或腹部有刀口,遇到這種情況,可先做擦浴。等待傷口癒合的差不多了再洗淋浴。如果會陰部沒有傷,而且身體狀況允許的話,產婦只要消除了疲勞感就可以開始沐浴了。
不能沐浴的產婦,可以擦浴,用燒開的水加入10cc的藥用酒精及10g的鹽作為擦澡水,用毛巾沾濕、扭乾,輕輕擦拭媽媽的肚子及流汗較多的地方,夏天可早、中、晚各擦一次,若天氣比較涼爽時,則在中午擦洗一次就好。
能夠沐浴的產婦,淋浴時也要注意不要空腹,以防發生低血糖;用水不要過熱,以免全身皮膚血管過度充血,造成頭部供血不足而頭暈。此外,應注意浴室中的空氣流通,不要怕吹風而導致缺氧。

注意事項

月子期不只是30天,傳統上人們將產後一個月稱為“坐月子”,但實際上,經過一個月的調整,身體許多器官並未得到完全的復原。比如,子宮體的回縮需要6周時間才能恢復到接近非孕期子宮的大小,胎盤附著處子宮內膜的全部再生修復也需6周;產後腹壁緊張度的恢復也需要6周到8周的時間。如在此期間產婦乾重活,就容易患上子宮下垂等疾病。
(一)“月子”里產婦的會陰部分泌物較多,每天套用溫開水清洗外陰部。勤換會陰墊並保持會陰部清潔和乾燥。惡露會在大約產後4個星期至6個星期乾淨。
(二)一般產後一周可以洗澡、洗頭,但必須緊持擦浴,不能洗盆浴,以免洗澡用過的髒水灌入生殖道而引起感染。6周后可以洗淋浴。
(三)居室內經常通風,室內溫度不可太高,也不可忽高忽低。過去常有將門窗緊閉,不論何時產婦都要蓋厚被的說法,這是十分危險的,尤其是在夏季,極易造成產婦中暑。 (四)產婦月子期內,進食次數較多,吃的東西也較多,如不注意漱口刷牙,容易使口腔內細菌繁殖,發生口腔疾病。過去,有不少婦女盲目信奉“老規矩”——坐月子裡不能刷牙,結果“坐”一次“月子”毀了一口牙。產婦每天應刷牙一兩次,可選用軟毛牙刷輕柔地刷動。每次吃過東西後,應當用溫開水漱漱口。
(五)至於剪指甲、趾甲也可以照常進行,指甲是角化了上皮,根本不存在“剪刀風”的問題。
(六)哺乳前套用溫開水清洗乳頭,切忌使用肥皂、酒精、洗滌劑等,以免除去保護乳頭和乳暈皮膚的天然薄膜,造成乳頭皸裂,影響哺乳。

預防疾病

坐月子對新媽媽的健康非常重要,尤其對預防月子病,更是時刻都不能放鬆。
1、產褥熱
如果新媽媽在生下小寶寶後出現發燒的症狀,通常發生在產後24小時到產後10天就稱為產褥熱,產褥熱感染嚴重的話將影響新媽媽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預防措施:
多休息:新媽媽一定要保證充足的休息,如果身體吃不消,就把照顧寶寶的任務交給家人,這樣才能早日恢復體力。
多喝水:補充水分對於已經發生產褥熱或是排尿不暢的新媽媽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補充攝入2000ml左右的水。
清潔衛生:產後惡露會持續一段時間,新媽媽要勤換衛生護墊和內褲,尤其會陰有傷口的新媽媽,如廁後最好能用溫水沖洗會陰部,以減少感染髮生。
傷口乾燥:剖宮產的新媽媽一開始可以用熱毛巾擦拭身體,等到產後7—10天再洗澡,以減少傷口發炎的可能。要保證傷口乾燥清潔。
適度營養:產後新媽媽哺乳、恢復體力的同時,也能增強抵抗力,因此要加強營養補充,不過也不要補過頭,尤其是患有產褥熱的媽媽,飲食應該清淡一些,避免油膩。
別急著親熱:產後性生活容易對新媽媽的身體造成損害,一般在產後複診以後,如果醫生確認身體已經復原,才可以恢復性生活。
2、子宮脫垂
有些媽媽產後會感到小腹下墜或腰疼,這是由於子宮韌帶和盆底肌肉在分娩後變鬆弛,使得子宮位置發生變化,子宮沿陰道方向往下移動,造成了子宮脫垂。
預防措施:
不要久站:新媽媽要充分休息,在床上時多換換臥床體位。下地後不要長久站立,儘量避免下蹲動作,提重的東西請家人幫忙,不要過早跑步,走遠路。新媽媽不要急於體型恢復,而過早使用強力束腹帶,過早進行高強度形體鍛鍊。
小心便秘:多吃含纖維素的食物,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因為便秘或慢性咳嗽等會使腹壓變大。
3、乳腺炎
產後1—4周是急性乳腺炎的多發期,由於乳汁排通不暢淤積在乳房內,造成了細菌感染,新媽媽會出現乳房疼痛、發燒等症狀。
預防措施:
保持乳汁暢通:產後及早開奶,讓寶寶多多吮吸,如果寶寶吃不完,可用吸奶器把多餘的奶水吸出。哺乳前可熱敷乳房,這樣能促進乳汁通暢。
防止乳頭破裂:乳頭破裂既容易乳汁瘀積,又有可能因傷口而發生細菌感染。準媽媽早在懷孕6個月起,就可以每天用毛巾蘸水擦洗乳頭了。如果乳頭被寶寶吸破了,首先應糾正含接方式,哺乳後局部用乳汁塗布於乳頭或乳暈上。乳頭皸裂嚴重時,暫時停止哺乳24—48小時,並將乳汁擠出或吸出再餵嬰兒,以減輕炎症的發展,促進皸裂癒合。對經久不愈的傷口,可在哺乳後塗敷10%複方安息香酸酊,或10%魚肝油鉍劑,記得下次哺乳前要先洗淨再餵奶;或者使用乳頭罩間接哺乳。平時要避免對乳房的擠壓,儘量穿寬鬆的衣服。
注意飲食:新媽媽要少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蔥、姜、蒜等。用海帶涼拌吃或燉雞肉吃,可預防急性乳腺炎。如果已經有急性乳腺炎先期症狀了,不妨用蒲公英30g,陳皮6g,用水煎服,每日1劑。
4、尿瀦留
有些新媽媽產後由於害怕傷口痛而不敢排尿,或者產程太長壓迫膀胱,造成產後排尿虛弱無力,膀胱發脹,排尿時點點滴滴很不通暢,這就是尿瀦留。
預防措施:
活動一下:如果身體沒問題,自然分娩的新媽媽在產後起床活動一下,能促進小便的排出。
熱敷一下:可以在小便前用熱毛巾或者熱水袋放在腰腹部熱敷半小時,或者用溫水沖洗外陰,促進排尿。
5、腰疼
新媽媽的骨盆韌帶在剛生完孩子的一段時間內尚處於鬆弛狀態中,腹部肌肉也變得軟弱無力,子宮仍未完全復位,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猛然彎腰拾撿東西,或者久蹲、久坐,新媽媽都會感到腰部酸痛。
預防措施:
正確餵奶:餵奶姿勢不當是造成產後腰疼的主要原因之一,給寶寶餵奶一定要注意姿勢要正確,要多備些柔軟靠墊,或者哺乳枕之類的用品。
少彎腰:把一些經常要拿的東西,如尿布、奶粉、紙巾等放在一個觸手可及之處,高度要合適,不要經常彎腰。童車、童床也要調整到合適的高度,避免抱、放寶寶時過多彎腰。把那些掃地、拖地等彎腰乾的活,丟給孩子他爸。
補鈣:新媽媽要注意補鈣,避免骨質疏鬆而引起腰痛。平時多吃牛奶、米糠、麩皮、胡蘿蔔等富含維生素C、D和B族維生素食物,增加素食在飲食中的比例。
適當運動:新媽媽可以在保健醫生的指導下做加強腰肌和腹肌的運動,增強腰椎的穩定性。
6、手
產後身體虛弱,用吸奶器吸奶或一些家務在平時看來很輕鬆的小事,在月子期間如果不注意的話,就會感到手指發麻、疼痛。麻痛點多發生於從拇指到中指一半的位置。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手腕及拇指部位所造成手腕兩條肌腱發炎。與孕期血液循環慢、水腫,致腕管內壓力增加,正中神經受到壓迫發生的腕管綜合徵有所差別。
預防措施:
避免肌肉損傷:產後做一些適當的運動和家務對身體恢復有促進作用,但要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因為如果時間太長,將使肌肉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出現損傷。同時產後新媽媽身體虛弱,風邪趁虛而入,容易致使手指和腕部的肌腱和神經損傷。無論是使用吸奶器還是換尿布,當你感到肘部、腕部出現酸脹時,一定要立即停下來休息。
注意保暖:新媽媽月子裡注意手部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甩甩手:當你的手腕部出現酸脹感時,甩甩手,左、右轉圈,不僅能消除不適感,還能鍛鍊腕部靈活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