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是唐代詩人戴察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寒露時節的一個月明之夜,梧桐樹葉上的露水引起了詩人濃烈的興趣,並由此發出美好事物都是稍縱即逝的深沉感慨,表達了詩人對美好秋景的依依不捨。全詩對露水生成、形態、變化、環境和消失的描寫十分細膩,形象生動,把露水之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 作者:戴察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詩
  • 作品體裁:五言排律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月夜梧桐葉上見寒露
蕭疏桐葉上,月白露初團。
滴瀝清光滿,熒煌素彩寒。
風搖愁玉墜,枝動惜珠乾。
氣冷疑秋晚,聲微覺夜闌。
凝空流欲遍,潤物淨宜看。
莫厭窺臨倦,將晞聚更難。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梧桐:木名,落葉喬木。古代以為是鳳凰棲止之木。《詩經·大雅·卷阿》:“鳳凰鳴矣,於彼高岡。梧桐生矣,於彼朝陽。”孔穎達疏:“梧桐可以為琴瑟。”
⑵蕭疏:稀疏,稀少。
⑶團:圓。這裡指凝聚,凝結。南朝宋鮑照《傷逝賦》:“露團秋槿,風卷寒蘿。”
滴瀝:水珠下滴。
⑸熒煌:光明貌。素彩:亦作“素采”,白色的光彩。南朝梁沈約《謝敕賜緝葛啟》:“素采冰華,絺文霜潔。”這兩句詠月色下梧桐葉上的露珠。
夜闌:夜殘,夜將盡時。闌,晚,遲。南朝宋謝莊宋孝武宣貴妃誄》:“白露凝兮歲將闌。”李善註:“闌,猶晚也。”
⑺晞(xī):乾,乾燥。《詩經·秦風·蒹葭》:“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毛傳:“晞,乾也。”一說破曉。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皎潔的月光照在稀稀落落的梧桐葉上,樹葉上凝結著晶瑩剔透的露珠。
露珠里透出閃亮的光芒,明亮的光線裝扮了這樸素的寒夜。
秋風搖動樹葉,葉片就像搖搖欲墜的白玉一樣讓人揪心,又擔心枝幹的晃動會讓露珠消失不見。
天氣冷起來,才懷疑是不是秋天即將結束。四周安靜下來,才發現已是夜深人靜。
月光在空氣中流淌,被露水潤濕的東西都能很容易被看見。
就這樣不知厭倦地多看看外面的景色吧,天亮後這些美好的事物就難以再聚到一起了。

創作背景

文苑英華》卷一百八十七將此詩列入“省試”類,可知這是唐代的一首試律詩,押題中“寒”字韻,具體作年不詳。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是一首命題寫景之作。首聯從正面直接破題。一破“梧桐葉上”,一破“月夜見寒露”。“初團”二字暗指此時入夜不久,同時總起全詩。第二聯緊承首聯,描寫月光照射在下滴的寒露上所折射出的光輝。一個“滿”字不僅形容出露珠的晶瑩剔透,而且將其將墜未墜之態表露無遺。第三聯採用比喻手法,對風搖枝動,露珠滴落作了動態描摹。第四聯從視覺轉入感覺與聽覺,轉而點明時間,入夜已深。第五聯轉開去,作全景式的描述。尾聯作者發出美好的事物都是稍縱即逝的深沉感慨,令人深思。“將晞”二字,暗示此時夜已將盡,黎明在即,同時與首聯“初團”二字相呼應。
在這首詩里,梧桐樹葉上的露珠泛著秋夜滿月的光芒,雖未直接描寫天高氣爽、深夜寂靜的環境,卻在字字句句中流露出來,從中不難領略詩人久坐賞景,興盡而歸的情狀。從整首詩看,詩人心中似乎隱隱有一種“喜露、惜露”的情緒。戴察吟詠寒露的詩,像是映襯了他貧寒的生活。全詩按照時間的順序將白露從形成到消失的全過程展現在讀者眼前,有起有結,結構嚴謹,堪稱佳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