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準則(Accounting Standard),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是會計核算工作的規範。它是指就經濟業務的具體會計處理作出規定,以指導和規範企業的會計...
複式記賬法應遵循的規則,具體表現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會計規則制定權的意義在於制定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利益制定出有利於自身的會計規則,從而謀求自身的利益最...
《企業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於2006年2月15日財政部令第33號發布,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包括基本準則與具體準則和套用指南。基本準則為...
會計確認是指會計數據進入會計系統時確定如何進行記錄的過程,即將某一會計事項作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或利潤等會計要素正式加以記錄和列入報表的過程...
會計確認規則是指對各項交易、事項轉換為會計語言,作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或費用正式人賬並據以計人會計報表的具體規定。主要涉及確認標準、確認條件以及...
“會計規範”是指人們在從事與會計有關的活動時,所應遵循的約束性或指導性的行為準則。從會計規範的形成看,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在實踐中自發形成的,另一類是...
Generally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是一般公認會計原則,1937年美國會計程式委員會(CAP)發表第一號會計研究公告,開創了由政府機關或行業組織頒布“一般通用會計”的...
新會計準則是指財政部在人民大會堂同時發布的一項條例,且於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中執行,其他企業鼓勵執行。 值得關注的是。新會計準則體系基本實現了與國際財務...
記賬規則是指對記錄經濟業務數量變化方向應遵循的規定。記賬規則包括:規定通過會計科目和記賬符號反映資金運動數量變化的方向(記賬方向);規定反映資金運動數量變化的會計...
會計要素是組成會計報表的基本單位,是對會計對象進行的基本分類,是會計核算對象的具體化,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企業應當按交易或者事項的 經濟特徵確定會計要素,...
財務會計原則是指用於指導和約束財務會計行為的基本規範和規則,是財務會計工作中具有廣泛性的指導思想。在財務會計理論結構中,財務會計假設與財務會計原則往往被認為是...
會計制度(accounting system)是對商業交易和財務往來在賬簿中進行分類、登錄、歸總,並進行分析、核實和上報結果的制度,是進行會計工作所應遵循的規則、方法、程式的...
會計行為是提供會計信息的行為,即會計信息的生產和分配活動。會計行為目標可概括為會計目標和會計行為主體動機兩者互動均衡的結果,其中含有會計最終目的,即滿足會計信息...
會計原則是會計工作的指導性規範。對財務會計基本規律的概括與總結。比如穩健性原則、重要性原則等。實際工作中,會計原則常與會計準則相混用。美國先使用“會計原則”...
會計確認標準是指會計系統予以確認的會計事項所應具有的特徵。確認一個項目和有關的信息,應符合四個基本的確認標準,即可定義性,可計量性,相關性和可靠性。...
企業會計標準是為了規範企業財務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內容,提高會計信息質量,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源配置效率,財政部所制定的統一的企業會計規範。...
《中國會計準則》是2008年5月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保郎。本書主要講述了中國會計法則基本概要,會計法則分析等有關內容。...
《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於2006年2月15日以財政部令第33號公布,根據2014年7月2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令第76號《財政部關於修改<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
中國的會計標準,名為《企業會計準則》,由財政部制定,是會計核算的行為規範,強調行為規範,限制大的原則性問題,相對於會計制度它很巨觀。...
《會計基礎工作規範實施細則》是由北京市財政局於1996年4月18日發布的關於規範我管理組會計工作行為,加強會計基礎工作,提高會計工作水平,特制定本細則。...
小企業會計制度是為了規範小企業的會計核算,提高會計信息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及其他有關法律和法規,制定本制度,根據財政部...
《企業會計準則第13號——或有事項》是為了規範或有事項的確認、計量和相關信息的披露,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制定本準則。...
具體會計準則是以基本會計準則為依據,規定各會計要素確認、計量和報告的原則和對會計處理及其程式作出的具體規定,將會計準則的要求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