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報表審計程式

會計報表審計程式

會計報表審計程式是指註冊會計師從接受客戶委託業務開始到對會計報表出具審計報告為止所經過的審計工作步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計報表審計程式
  • 外文名:audit process
制定階段,實施階段,結束階段,

制定階段

我國獨立審計準則規定:註冊會計師執行審計業務,應當編制審計計畫,對審計工作作出合理的安排。審計人員之所以應對審計項目妥善計畫,其理由主要有三點:一是使審計人員能夠根據具體情況收集充分、有力的證據;二是有助於提高審計效率,降低審計成本;三是避免與客戶之間發生誤解。例如,如果審計人員接受委託對某客戶進行審計,該客戶存在大額關聯方交易,但由於審計計畫不周導致未對關聯方交易進行審計,就可能發表錯誤的審計意見。因此,審計人員如果想在註冊會計師行業內保持良好的信譽,與客戶保持良好的關係,優質高效地完成工作,就必須制定科學、合理的計畫。
一般來說,在審計計畫階段主要做以下工作:
(1)調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主要是對被審計單位的經營情況、組織結構和管理當局進行了解。
(2)與被審計單位簽訂業務約定書。目的是明確約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增進會計師事務所與委託人之間的了解。
(3)執行分析性覆核程式。幫助註冊會計師確定其他審計程式的性質、時間和範圍。
(4)確定重要性。在編制審計計畫時,註冊會計師應當對重要性水平作出初步判斷,以確定所需審計證據的數量。
(5)評估審計風險。其目的在於控制各賬戶餘額的審計風險,以便在審計結束時將對會計報表整體發表意見的審計風險保持在適當水平。

實施階段

實施審計階段,就是根據審計計畫階段確定的範圍、時間、步驟、方法,進行審計取證和評價,它是形成審計結論,實現審計目標的關鍵環節。審計人員在這個階段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
(1)對被審計單位內部控制進行符合性測試。符合性測試是在了解內部控制的基礎上,來確定其設計和執行的有效性,然後根據測試結果修訂審計計畫。
(2)對會計報表項目的金額進行實質性測試。運用實質性測試可取得證明管理當局在會計報表上的各項認定是否公允的證據,並根據測試結果對會計報表數據進行評價和鑑定。
一般情況下,審計人員只對那些準備信賴的內部控制進行符合性測試,並且只有當符合性測試工作量大大低於由於執行符合性測試而減少的實質性測試工作量時,符合性測試才是必要和經濟的。但無論如何,實質性測試必不可少。

結束階段

結束審計工作階段是審計人員在完成會計報表項目的審計測試和一些特殊項目的審計工作後,匯總審計測試結果,進行更具綜合性的審計工作,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應出具審計報告的意見類型和措施,進而編制並致送審計報告。審計人員在此階段需要進行的工作則主要包括:
(1)審計期後事項和或有事項。
(2)取得管理當局聲明書和律師聲明書。明確管理當局對會計報表所負的責任,並就一些特殊項目要管理當局作出書面陳述,向被審計單位律師進行詢證。
(3)評價審計結果。整理、評價執行審計業務中收集到的審計證據,確定將要表示的審計意見的種類。
(4)形成審計意見,編制審計報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