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昌藤器

會昌藤器

會昌藤器始是江西省會昌縣的中國傳統手工藝品。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40多年的生產歷史。長期以來,會昌縣勞動人民主要從事編織籃、盤、托、箕、箱等一類日常生活用的藤器。到本世紀五十年 代,會昌藤器有了很大發展。會昌藤器廠繼承傳統工藝,發展傳統產品,刻意創新,不斷推出新優質藤器家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會昌藤器
  • 產地中國江西會昌
  • 特點:造型新穎、編工精細、紮實牢靠
  • 分類:手工藝品
  • 特色:藤編
簡介,工藝概述,發展歷程,衰落,回歸,突擊,所獲榮譽,

簡介

歷史:會昌藤器始於清朝道光年間,距今已有140多年的生產歷史。長期以來,會昌勞動 人民主要從事編織籃、盤、托、箕、箱等一類日常生活用的藤器。到本世紀五十年 代,會昌藤器有了很大發展。會昌藤器廠繼承傳統工藝,發展傳統產品,刻意創新, 不斷推出新優質藤器家具。“會昌山”牌套裝藤器家具就是這個廠家生產的優秀產品。

工藝概述

民國期間,因藤器產品單調,款式古老,藤器只有農村少數工匠製作。建國後,筠門嶺圩藤器老藝人開始試編藤坐椅,為藤器生產開創了新路。1958年,成立了會昌縣城鎮公社藤器廠。1978年後,會昌藤器生產發展加快,由原來的獨家生產,發展為多家生產。1980年“會昌山”牌客廳套裝藤家具被評為部優產品,1984年單雙人藤沙發被評為省優產品,客廳套裝藤器曾選送北京人民大會堂。藤器生產主要分布在縣城老城區、郊區的個別家庭,縣各鄉(鎮)圩場旁的少數家庭簡單作坊。
會昌藤器製作是用杉條、贛藤(又名土藤)或海南藤作架,外用經防腐處理的藤皮編織而成。有侍椅、沙發、排椅、茶几、藤桌、兒童用品等8大類,120多個品種。經久耐用,雅觀大方,款式新穎,具有不生蟲、不霉變,涼爽舒適,四季適用等特點。藤器製品透氣性好,具有樸素、典雅之風格,以及較高的裝飾性和欣賞性,自然天成,無污染,極具環保價值。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需求的多樣化,藤器受市場上皮質、鐵製品的衝擊,藤器製品的市場逐漸萎縮。編織的種類相比20-30年前減少許多,部分種類近乎失傳,市面上流動的藤器製品也越來越少。自然環境的惡化,藤器編織的原材料生長受到影響,資源縮少。編織藤器的手工藝人收入低,而本地域的年輕人又不願意學習此類手工技藝,面臨後繼無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意識的增強,居家綠色用品的需求量必將愈來愈多,藤製品將受到人們的極大歡迎,藤器生產的前景也會更加喜人。

發展歷程

衰落

“象牙”變“柴梗”
會昌縣的藤器是傳統工藝產品,早在清代,生產的籃、盤、托、箕、箱類藤器用具就行銷各地。它的製作主要用杉條、贛藤(又名土藤)或海南藤作架,外用經防腐處理的藤皮編織而成。藤器工藝講究,經久耐用,外觀大方,具有不生蟲、不霉變,涼爽舒適、四季適用等特點,一度“昂其值,居為奇貨”。
進入上世紀90年代後,會昌藤藝逐漸步入寒冬。在皮質、鐵質、木質家具及工藝品的強勢衝擊下,藤器因為沒有機械化生產的優勢,陣地不斷喪失。如今,會昌藤器編織的種類相比上世紀80年代減少許多,部分種類近乎失傳,市面上的藤器製品越來越少。原先以生產精美工藝家居產品聞名的會昌藤器手工業,成了只編織藤椅的“藤椅業”。在家居市場一系列變化的消磨下,會昌藤藝從“象牙”變成了“柴梗”,艱難地向市場討著生活。
為編織藤器的手工藝人收入低,年輕人又不願意學習此類手工技藝,會昌藤藝瀕臨後繼無人的境地。

回歸

從環保和健康出發
隨著人們環保、健康消費意識的興起,藤器作為一種綠色、健康的家居產品又重新回到了人們的視野,會昌藤器似乎看到重回巔峰的曙光。文平青作為會昌藤藝的代表性傳承人,他樂觀地說:“藤製品透氣性好,清爽怡人,具有樸素、典雅之風格。加上其自然風格的裝飾性,十分符合當前的消費潮流,市場潛力很大。”
文平青說,在會昌縣城的各藤器作坊每月只能製作出600多張藤椅,只有提前個把月訂貨才能買到。因為人力不足,文平青已推掉了好幾批來自福建、廣東的訂單,回絕了來自吉安、梅州等地的好幾位經銷商的承銷意願。他還說:本來還有人需要製作藤質工藝品,但由於時間和精力不足,也沒有去做。
走訪中,會昌一些飾品店的店主預測:草質、竹質的箱包、佩飾、兒童用品及觀賞工藝品就因為環保和綠色,很受市場歡迎。如果藤器能進入飾品市場,肯定能獨領風騷。
看來,從環保和健康出發,加上時尚元素,會昌藤器將會有更多的市場“話語權”。

突擊

劍指產業升級
藤編作為一種傳統手工技藝,會昌藤藝於2005年成為江西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步入了“遺產”的危崖,會昌藤藝必須尋找自己的突圍途徑。業內人士認為,要重揚會昌藤藝的魅力,就應獨闢蹊徑,製作高附加值的藤質工藝產品及高檔家居產品。會昌縣文化館館長梁玲娜告訴記者,會昌藤器已列為會昌縣的重點對外推介產品,正借著遺產保護的東風,以文化產業的形式重整崛起之路。
會昌縣正籌備組建會昌縣藤藝協會,整合會昌藤藝的各種資源,重樹會昌藤藝的品牌。今後,將以行業協會的名義將一些有創新的藤質產品申報專利,實現智慧財產權保護,培育會昌藤藝不斷創新的土壤和動力。
文平青坦言,藤質工藝品和高檔家居產品的市場前景很大,但市場需要培育,這就需要一定的資金和政策作後盾,會昌藤藝的傳人中還沒有一個人有這樣的資金實力。會昌藤藝是“巧婦無米”,引入資金是會昌藤藝實現產業化的關鍵。如果有資金保證,開發新產品、開拓市場都是指日可待的。
傳承創新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保護。會昌藤藝作為機械無法替代的手工技藝,要向市場“突擊”,盲目的規模擴張行不通,亮劍必須直指產業升級。

所獲榮譽

1979年、1980年分別獲江西省和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 1984年,在全省家具評比中榮獲一等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