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一本書道破企業經營的密碼,教你把有限的“現金流”變成無限的“文化流”!
本書從文化整合與核心競爭力的高度,第一次為中國企業系統闡明了文化制導戰略之下環境、資源、管理整合能力的塑造、運用與提升。
作者首倡“文化驅動型組織系統”建設,首次提出“
文化軟實力=文化(核心理念)+武化(管理模式)”的概念,率先開發文化軟實力組織整合模型、文化力溝通整合模型,並以此指導企業該如何圍繞核心創造力進行價值溝通與資源整合,從價值最大化而非利潤最大化的方向,開啟管理模式的創新。
本書的價值,在於告別文化宣言,給人行動綱領。
本書適合企業管理人員閱讀。
作者簡介
胡耀元,品牌策劃專家,企業文化整合專家,資深展覽規劃專家,軟傳播策劃人,軟資產管理人。曾走過:世界傑出華商協會、
北大縱橫。
立志從事企業軟實力研究與諮詢事業,首倡“文化驅動型組織系統”建設,首次系統詮釋“文化軟實力=核心理念+管理模式”的概念,並率先創建文化軟實力諮詢體系,以此指導企業進行品牌、文化、戰略三位一體的整合運用。
主要諮詢領域:企業文化整合與落地、品牌策劃與推廣、企業軟實力建設,擁有數十項客戶案例。
主要培訓課程:締造文化軟實力、放大品牌力量、高效激勵法、整合執行力。
主要展覽作品:安徽能源展覽館、陝西林業展覽館、濟南水務展覽館、淄博城鄉規劃館等。
目錄
總論最好的企業最善於經營文化
經營文化是這個時代的主題
經營文化困惑多
經營文化:落地+整合
經營文化是管理的最高境界
第一階段理念整合:塑造企業的靈魂共識
理念整合是啟動團隊的引擎
CIS為理念整合錦上添花
解決企業生存的核心問題
挖掘組織存在的源動力
定位組織運行的總目標
提煉組織凝聚的同化劑
啟動組織內在“心”動力
建立溝通的心靈共鳴點
跨越從理念到行動的鴻溝
第二階段行為整合:確立企業的行動契約
修煉“知行合一”的正果
讓員工平凡生卓越
讓員工被組織氛圍所薰陶
確立宣言承諾,有效兌現
共建行動契約,步調一致
深植行為禮儀,最佳化管理
讓組織用行動說話
第三階段視覺整合:修煉企業的表里如一
塑造企業的一體化形象
識別企業形象的關鍵要素
形象整合務要表里如一
形象力是“贏的戰略和戰術”
第四階段溝通整合:保持企業的互動一致
溝通整合,內外貫通
溝通方法,內外拉動
溝通氛圍,內外營造
溝通形象,內外兼修
有生命力的文化軟傳播
有強壽力的品牌軟傳播
文化行銷溝通:文雅的喊叫
品牌行銷溝通:差異化制勝
國際化品牌的溝通之道
第五階段 管理整合:推進企業的組織協同
創建組織全系統管理模式
文化整合促使管理協同化
有了文化,組織整合是關鍵
構建成本整合的綠色機制
善用人才整合引燃創造力
懂得激勵整合可得“聖賢歸”
返璞歸真的管理:用愛經營
第六階段執行整合:再造企業的流程貫通
再造企業運作的一體化
問診企業文化落地難
職業化是文化的堅實根基
流程化是文化的強大保障
領導力讓文化軟著陸
制度化讓文化硬著陸
戰略與文化如影隨形
文化核心不變,創新時刻在變
1度創新與360度創新
第七階段資源整合:邁向企業的文化經營
文化輸出實現“大資源整合”
橫向整合:文化制導,全球併購
縱向整合:企業做專,市場做寬
平台整合:超越自我,優勢再造
共生整合:爭則共損,合則共贏
結盟整合:共同做事,各取所需
借勢整合:借力經營,槓桿操作
第八階段環境整合:構建企業的宜生環境
環境整合構築“宜居”環境
環境生存就是試金石
環境突圍的出路在哪兒?
融入大環境幸福小環境
誰能基業長青:學會整合
第九階段文化整合:從柔情似水到水滴石穿
整合:1+1=2?1+1>2?1+1=11?
理念、準則、模式相輔相成
效能、效率、效益缺一不可
柔情似水:文化的內部融合
水滴石穿:文化的外部融合
推薦
盧俊卿:從優秀走向卓越
世界傑出華商協會主席
華商500強俱樂部主席
天九幸福集團董事局主席
胡耀元曾是我們世界傑出華商協會十分欣賞的優秀同事!
得知耀元新作《最好的企業最能經營文化》即將問世,十分欣慰!
締造長壽型企業文化系統,是一個全新的企業組織整合方案,我十分認同,堅信一定會幫助很多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
王璞:最好的時代是創新的時代
北大縱橫諮詢集團創始人、首席專家
中國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
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副會長
中國培訓聯合會副會長
中國MBA聯盟榮譽主席
今天的中國企業就像一條穿越時空隧道的巨龍,龍頭已經開始跟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軟實力思維的最前沿接軌,龍身正在硬實力競爭與軟實力博弈交集的浪潮中翻騰,而龍尾還深深地紮根在硬實力思維的泥土之中。巨龍翻身,兩種思維模式同時交織轉換,由此將給我們帶來多少這個時代所特有的哥德巴赫猜想。
時至2013年,在國際產業大環境急劇變動的格局下,在國家致力於經濟轉型的戰略倡導下,一個舊的商業時代即將隱退,一個新的商業時代即將拉開大幕。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發展來到了一個何去何從的十字路口,面臨著空前嚴峻的內外挑戰。
軟實力經營的道路擺放在了中國企業面前。軟實力時代的到來,意味著企業戰略必須有軟實力介入,對企業經營進行“文化制導”,以此締造文化驅動型組織系統,持續提升企業價值。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進行:
第一,明確核心主張,凝心聚力。這是形成同一個聲音的基礎。
第二,清晰企業規則,規範行為。藉助規範的管理和行為方式獲取價值回報,只有這樣,企業才能結束自我衝突,形成同一個動作。
第三,提升內外形象,塑造品牌。通過整合形象傳播活動以獲得協同效應,形成同一種形象。
第四,整合內外資源,使命必達。通過建立開放、統一、高效、易於管理的平台,實現企業人員、流程、信息的相互整合,從而靈活地配製內外資源,實施一體化運作。
從長遠來看,只有通過這種文化軟實力思維,切實地轉變管理模式,提升企業內在的創造活力,從而幫助中國企業擺脫“創新乏力”的困境,擺脫“內部效率極限”的迷局,最終走出一條企業文化創新的康莊大道來。
一個問題是,中國企業在經歷了“制度管理”、“精益管理”、“流程再造”及“ISO9001”、“六西格瑪”、“卓越績效”等種種管理理念的洗禮之後,在21世紀的競爭中,什麼才是企業制勝的關鍵?
我們基本可以做一個判斷,僅僅依靠一個單點,僅僅依靠關鍵人才,依靠核心技術,再想在未來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的贏”,將越來越難。那么,制勝的關鍵到底在哪裡?有了戰略、制度、人才、流程這些還不夠,要把它們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才算是一個完整的組織系統。
“整合”是我們對組織核心的新認識。而這個管理核心的新思維,也構成了貫穿和滲透於本書所有內容的靈魂。
可以說,文化軟實力的理論基點來源於此。凡是創造性地將管理中的多個要素綜合運用於組織系統,在動態的調整與完善中使現有資源配置達到最最佳化的能力,就是軟實力。因此,整個企業組織系統可以看作這樣一個動態的價值整合過程:
企業文化是將有限的企業資源通過系統分析及整體性的專業規劃整合,提煉出明確清晰的核心定位和價值標準,並將抽象的價值理念轉化為易被人們感知的視覺形象和行為規範,從而吸引和整合相關價值要素,為管理機制、品牌建設、資本運營、員工發展提供價值資源平台。企業的管理模式圍繞價值理念應時而變,就能達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溝通效率,強化對內“同一性”和對外“差異性”,增強對內凝聚力和對外競爭力的目的。
也就是說,企業有必要以核心價值為中心,以文化競爭為準繩,以打造核心創造力為目標,統籌環境與資源,兼顧利潤與價值,通過對經營活動進行整合、最佳化和取捨,並建立與之相對應的管理系統配稱。
如此,我們的企業就將告別過去那種粗放式、低效率、拼單點優勢、拼資源消耗的層級管理模式,各行各業就將進入一個管理模式的創新時代。
總之,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危機的時代,也是一個最有機遇的時代;這是一個舊管理模式仍然湊效的時代,也是一個不斷呼喚新模式誕生的時代;這是一個可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時代,也是一個可以全新突破的時代。
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時代,關鍵在於我們的思維,我們的智慧,我們的認知和我們的文化創造力。在經濟轉型期,企業要成功,關鍵是要改變舊的管理思維。除了老婆與孩子不能變,其他任何東西都要變,這一原則的企業版就是,如果它不是企業的核心,就一定要變!而對所有企業來講,要抓住新商業時代的機遇,則首先要變的是企業特別是企業家的文化經營思維。
最後,我要說的是,文化不光是管理者的文化,更需要組織成員長期的大力實踐和系統推進。特別重要的是,企業文化需要中國化、個性化運作。作為文化和經濟一體化不遺餘力的宣導者,看到後輩諮詢師如胡耀元這樣的年輕人以勤勉的工作實踐推動企業文化理論的創新,使之在企業管理經營之中發揮切實的作用,讓文化力在社會經濟生活中釋放其創造活力,非常欣慰,是以欣然命筆作此序。
李書謙:破解企業家的整體憂慮
中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顧問
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顧問
研讀胡耀元所著《最好的企業最能經營文化》一書,我的心情很不安。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草根學者,既不是大家也不是大手,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溫州經濟研究者、企業文化的踐行者。我從學習的角度,認真拜讀了這本書,使我耳目一新,仿佛走進一片大森林,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氣。
當今時代,企業家進入了整體焦慮氛圍,究其原因,除了面對世界經濟的新浪潮、國內經濟的新轉折、企業成長的新階段,一個重要原因是來自於文化的混沌,企業家找不到一個可以信賴的價值觀體系。每當我們見到朋友時候,我們會發現,當他有信仰的時候,他的眼神是安詳的,當他什麼都想信又什麼都不信的時候,他的眼神是焦慮的。企業家更是如此,應該有價值觀的依賴。
當前企業家價值觀呈現多元化,在治企方面,有的依佛家理念,倡導“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強調因緣因果法則,有好的因,必有好的果,有真心的付出,必有豐厚的回報;有的依儒家理念,強調仁義禮智信、克己復禮;有的依日本方式,強調“和”的團隊精神;有的依美國方式,強調系統最佳化的方法;有的依墨家理念,強調人人平等互助互愛,都是兄弟姐妹,要兼愛;有的以流氓方式治企等等。在治理企業中,由於受到各種文化的影響,企業家本身往往還找不到一個可以依賴的價值觀體系。胡耀元同志以全新的理念,以“最好的企業最能經營文化”為題,破解了企業家整體焦慮這一難題。
胡耀元同志通過“八個階段”的論述,全面整合了企業文化,如果概括起來可以理解為:理念整合是先導,行為整合是規範,形象整合是品牌,溝通整合是互動,管理整合是協同,執行整合是貫通,資源整合是經營,環境整合是營造。胡耀元認為,經營文化是經營企業的最高境界;締造文化驅動型組織系統,是一個全新的企業組織方案,它將幫助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從卓越走向基業長青。這是一本值得每一位企業家細讀的好書!
律德啟:企業成功的基因密碼
北京大學國家軟實力課題組專家
北京慧達時代管理顧問公司總裁
多少年來,每一個企業家都在苦苦地探索企業成功的關鍵所在,追問什麼是企業走向卓越的基因密碼?這個需求催生了很多企業發展模式的書籍,有的論述商業之謀,有的強調經營之術。但據筆者多年企業實操運營和企業管理諮詢經歷看,很多企業的成功背後,實質是企業文化已成為強有力的引擎而產生持續拉動效應。
我們曾在企業的崛起之中一直學習西方管理。西方管理理論經過百年發展,已在組織、生產、運營、企業文化、知識管理等方面累積了大量的科學。可是在中國,我們有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有足以傲人的中國智慧,中國企業現階段的成功卻多是“人治”的結果,是“人術”的結果。換句話,中國的市場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為因素的推動,所以單靠西方科學很難成就中國企業的成功。
那么,中國企業該如何探索自己的發展模式呢?我們要走的路徑,必將是對中國智慧和西方實踐的有機融合、創新,並使之成為中國企業的文化。中國智慧可以啟迪管理人本化的發展方向,強化企業的人性、整體、共生、人為為人的管理價值,企業管理將由此進一步走向整合化、柔性化和人性化。惟其如此,企業的各項資源才能高效整合,不斷淬鍊、不斷提升,成為企業的神經中樞,成為企業運行的循環體系,成為企業發展的內在機理。也只有這樣,企業上下才能達成“理念一致、行為步調一致、績效目標一致的需求和原動力”,才能針對市場競爭、內部作業協同、運營資源整合等角度實現“理念——行為——結果”的貫通性融合。
中國文化為導,西方管理為軸,促使企業管理內容形成固化的、團隊成員在自覺非自覺狀態下都信奉、遵守、並有效傳承和付諸行動的價值觀念,就是中國企業的文化。
這些企業文化若能被每個員工都從價值理念認同、知識技能提升、素質發展等角度不斷提升,並由此形成整合、支配企業內外資源的能力,就是企業的軟實力。
以上,是我對胡耀元兄弟所著書稿的一點淺見。我在一氣呵成之下仔細讀完全書,驚喜發現,他對中國智慧與西方理論一視同仁,沒有屈尊俯就任何一方。他讓讀者對文化更加敏感,為我們在組織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中注入了新的思想,而且是呈體系化的思想精髓。捧讀之,足以讓我們在企業管理中樂享十分寶貴的文化經營實戰經驗。
可以說,本書不僅是對企業文化軟實力詮釋最準確、最系統的一部書,而且旗幟鮮明地提出了企業如何通過文化軟實力的轉型而實現永續發展的內在機理。對此我很欣賞,並特意提筆來為它寫一點東西,是為序。
參考文獻
[1]賈春峰.文化力[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
[2]賈春峰.賈春峰說企業文化[M].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3
[3]梁啓超.歐遊心影錄節錄·中國人對於世界文明之大責任,飲冰室合集[M].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影印本),第35頁
[4]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5]梁漱溟.中國文化的命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
[6](美)孫隆基.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M].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7]盧俊卿.幸福企業才是最好的企業[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
[8]賀玉強.做節約型員工[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2009
[9]王吉鵬.企業文化建設(第三版)[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0
[10]北京同心動力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中國企業文化管理研究報告[M].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8
[11]葉生.企業靈魂:企業文化管理完全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12]魏傑.企業文化塑造——企業生命常青藤[M].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02
[13]鄧正紅.軟實力:中國企業的破局之道[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
[14]岳川博.新競爭優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5]李建立.硬文化:企業文化落地的領導力[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1
[16](美)詹姆斯·C·柯林斯,傑里·I·波拉斯;真如譯.基業長青[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17](美)特雷斯·E·迪爾,阿倫·A·甘迺迪;葉永青,陳征等譯.企業文化.[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89
[18](美)彼得·聖吉;郭進隆譯.第五項修煉:學習型組織的藝術與實務[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8
[19](美)威廉·大內;朱雁斌譯.Z理論[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20](美)R·韋恩·蒙迪,羅伯特·諾埃.人力資源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1
[21](美)加里·胡佛.願景[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22](美)彼得·德魯克;許斌譯.管理的前沿[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1988
[23](美)彼得·德魯克;王永貴譯.管理——使命、責任與實踐[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24](美)埃德加·莎因;郝健濤譯.企業文化生存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
[25](美)凱里·萊克;崔權醴,程永順譯.福特自傳[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
[26](美)湯姆·彼得斯,羅伯特·沃特曼;胡瑋珊譯.追求卓越[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27](美)理察·L·達夫特;韓經綸,韋福祥等譯.管理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8](美)菲利普·科特勒,洪瑞雲等;梅清豪譯.市場行銷管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29](美)唐·舒爾茨,(美)海地·舒爾茨.整合行銷傳播——創造企業價值的五大關鍵步驟[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5
[30](美)斯科特·戴維斯;劉瑩,李哲譯.品牌資產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31](美)馬克斯·韋伯;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
[32](英)愛德華·泰勒.人類學——人及其文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33](英)湯姆·蘭伯特.關鍵管理問題[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4
[34]劉光明.新編企業文化案例[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35]黃津孚.資源能力與核心競爭力[J].經濟管理,2005
[36]田奮飛.企業競爭力及其決定因素[J].廣東商學院學報,2005
[37]海爾集團.創新——海爾企業文化的核心[J].中外企業文化,2009(2)
[38]沈志勇.重新定義中國商業模式[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39]王璞,武凌等.企業文化諮詢實務[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0]郭小金.資源整合下的企業核心競爭力[M].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10
書評
締造長壽型企業文化系統
這是一部道破企業經營密碼的書,是一套完整的締造長壽型企業文化系統的實戰方案。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和精髓,是企業內在的生產力。文化力是企業競爭力的“珠峰”。文化經營是基業長青之道。在2012年“中共十八大”上,“文化軟實力”成為熱點就是一個強烈的信號。未來,所有企業都要經受文化衝擊波的洗禮,順勢者昌,逆勢者亡。
結合國內企業文化建設現狀,這本書從理念、準則、方法到模式展開全面創新之旅,使企業經營圍繞核心文化理念“牽一髮動全身”,綱舉目張,系統推進,由此對傳統企業組織模式形成一種顛覆性的再學習、再思考和再設計。
這是一部道破企業經營密碼的書,是一套完整的締造長壽型企業文化系統的實戰方案。
1.從文化現象向文化創造力的轉變
普遍認為,企業文化是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物質文化的總稱。
本書首次將企業文化定義為“創造力”,創造力是文化本質。創造力注入文化核心,並通過企業環境、企業行為、企業制度、精神風貌等這些載體表現出來,就形成了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這些載體形式。文化本質是道,文化載體是器,文化是“道器合一”。
2.從企業管理需要向企業核心生存力需要的轉變
普遍認為,企業文化是管理的需要,是企業管理的最佳化和提升,是企業管理由“經驗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不斷向前發展的高級階段。
本書首次將文化定位為“企業核心生存力的需要、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從根本上看,這是經濟發展、市場競爭的推動,是21世紀企業戰略和環境對文化的特定需要。因此,文化力可以全景對話企業核心競爭能力。
3.從硬執行向軟傳播的轉變
普遍認為,文化重在“執行”。文化建設只要從理念出發,通過策劃、設計和推廣,將價值觀念融入到企業MI、BI、VI之中,融入到環境營造和文娛活動之中,就能夠達到企業文化建設的目的。由此,導致企業文化走向形式化,“為文化而文化”、“文化制度兩張皮”。
本書認為,文化重在“整合”。文化貴在對企業資源和要素的整合,就像黏合劑,可以把分散的資源緊密結合在一起,形成支撐企業未來生存的核心競爭力。如果沒有文化的整合,資源便如同散沙一般,無法撐起基業大廈。
為此,本書從“理念、行為、形象、溝通、管理、執行、資源、環境”等現實內容切入,深度整合各種資源和要素,讓無形驅動有形,讓無限延長有限,讓至柔支撐至堅,這是文化的最高使命。
4.從高壓式落地向疏導式整合的轉變
普遍認為,“文化落地”顧名思義,其方向是自上而下的執行,致使很多企業到現在為止還喜歡用高壓式的方法解決問題,依託行政指令,只能暫緩問題,無法長久解決問題。
本書的“文化整合”思路,反其道而行之,將文化建設著眼於未來,著力於員工,進行“自下而上”的疏導式整合,三分在文,七分在化,什麼事情化得很通,就代表解決的很好。圓滿的溝通就是化除成見,圓通的領導就是化解排斥,圓融的協同就是融合企業的價值觀。
5.從對內溝通向內外溝通一致的轉變
普遍認為,文化解決的是“對內溝通”問題,但在操作中,自上而下的文化建設容易脫離企業的現實需要,與員工的切實利益關係不大,從而導致企業領導和員工出現“文化無用論”的觀點和態度。
本書將文化功能提升至“企業未來生存”高度,不僅解決內部“從心的一致到行的一致”,更解決企業“從上下一致到內外一致”的問題。要實現這一目標,唯有整合內外,達成共識,溝通一致。
6.從文化經營互相隔膜向文化、品牌、戰略融為一體轉變
普遍認為,企業文化只需要對企業內部的成員有指導和激勵作用,而不必令外部人員激動不已。為什麼?因為文化是內部人員對組織經營理念進行長期的承諾。文化還吸引了那些與企業價值觀一致的人,排斥了那些不一致的人。
本書認為,企業的發展依賴的是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而資源整合的實質是整合人,整合人就是整合價值觀。未來是整合共贏的時代,合作的目的在於發揮各方優勢,進而取得整體的優勢,因此,企業在向世界公告“我們是誰、我們是乾什麼的”同時,必須有明確的文化定位和獨特的價值可以貢獻於共同事業中。
7.從利潤文化模式向價值文化模式轉變
普遍認為,企業經營模式就是利潤模式,拼的是硬實力,是靠相對於對手建立的比較競爭優勢而獲得成本和價格差額。
而本書認為,文化主導的經營模式是價值模式,比的是軟實力,是靠為顧客、利益相關者創新價值而獲得的回報,是顧客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送來的。前者是為利潤而利潤,後者是為價值而利潤。雖然利潤都由經營所獲,但企業生存有境界之分,所得利潤有品位高低,文化力運營模式不但可以獲得持續發展,而且更能體現企業價值。
8.從文化支撐組織績效向文化支撐未來生存轉變
普遍認為,文化管理是對於當前戰略的精神支撐,對於當前管理的思想保障,是別人不可模仿、難以複製的潛在競爭力。
本書認為,企業持續成長需要恆定的動力源,不管市場上有無競爭,關鍵問題是要找到拉動企業持續成長的引擎。表面看,企業成長靠利潤來支撐,但利潤又靠什麼支撐呢?文化力。文化力的意義不在於當下,而在未來,就是如何確保企業持續經營,基業長青,所以是一項前瞻性的企業戰略課題。文化力的培育,實際上一項特殊的未來投資,現在蓄勢以圖未來爆發,或者,上升期儲蓄以備危險期支取。這項投資之所以特殊,還因為它並非一定是“投錢”,而主要是“投心”。
9.從靜態的文化理念向動態的文化經營能力轉變
普遍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資源,是企業全體成員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共同信奉和遵循的價值觀念。這種靜態資源運用於管理之中,就能催化和形成領導力。
本書認為,企業文化是一種能力,是企業內在的創造力。一個企業的成功不僅因為其擁有豐富的資源,還因為其隱藏在企業背後的整合、支配資源的創造能力,這是基於動態的員工創造力而產生企業整體創造優勢的深層次因素。並且,它是對企業影響最深刻、持續最長久的個性基因。
10.從“為文化而文化”向“為戰略而文化”轉變
這是對不同的文化認知、操作帶來的不同結果和效應。譬如“為文化而文化”的操作方式往往在理念口號上反反覆覆,容易導致員工倦怠、牴觸現象;而“為戰略而文化”的操作模式真正以人為本、機制激勵,帶來員工的職業幸福感。諸如此等,不再贅述和列舉。
衷心希望這本以作者的親身實踐和心血汗水寫成的書,能夠有助於企業和企業家轉變經營思維,構建超越競爭、問鼎藍海的核心創造力;能夠為大家提供更多可以拷貝的操作方法;能夠為企業提供更多啟發和思考,從“價值最大化”而非“利潤最大化”的方向實現管理模式的轉型;能夠幫助大家在文化力博弈的浪潮中搶占先機,用文化之劍笑贏未來。
摘自胡耀元著《最好的企業最能經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