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先簡要介紹了柏拉圖的生平及其生活時代,而後則對柏拉圖的哲學思想及其所遺留的著作進行全方位的解讀,幫助讀者全面、深入地領略柏拉圖的思想體系,把握其富有啟發性和包蘊性的思想。
基本介紹
- 書名:最偉大的思想家:柏拉圖
- 作者:約翰·E.彼得曼 張世英
- 出版日期:2014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101097429
- 品牌:中華書局
- 外文名:On Plato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頁數:167頁
- 開本:32
- 定價:20.00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一本書讀通西方哲學的奠基者柏拉圖:為何說“歐洲哲學傳統最沒有爭議的普遍特徵是:它包括對柏拉圖的一系列註腳”?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導論
Ⅰ.
Ⅱ.
Ⅲ.
文本說明
1柏拉圖的生平和時代
Ⅰ.公元前5世紀—公元前4世紀的雅典生活
城邦
戰爭
希臘的教育:詭辯取代了傳統價值觀念
修辭學(上)
宗教
2哲學
Ⅰ.死亡
Ⅱ.生命
Ⅲ.修辭學(下)
3對話的媒介
Ⅰ.文學背景
Ⅱ.背景與場面
Ⅲ.對話
Ⅳ.故事與神話
Ⅴ.蘇格拉底的諷刺
參考書目
文摘
修辭學(上)
演說是希臘生活,特別是雅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荷馬史詩中的英雄以“行為果敢和能言善辯”著稱。強大的殺人者阿基里斯與迂迴曲折的講故事者奧德修斯相對應,就是鮮明的例證。在《奧德賽》中,奧德修斯屢屢喬裝打扮,編造履歷,而且獻出聞名千古的“木馬記”,這些都說明了荷馬史詩迂迴曲折的特徵。因此有諺語說:希臘人送禮,沒安好心。但是這個諺語很容易被修改為:希臘人講故事,沒安好心。
希羅多德在描述其冒險經歷和波斯戰爭的進程時,再現了人們在演說、辯論或討論中曾使用過的語言。修西底德斯在其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中,更詳細地記載了當時的語言,重現了在政治性問題的討論中辯論雙方各抒己見的情景,敘事部分則記錄結果和政治性事件的重要意義。他還記錄了個別的示範性演說,例如伯利克里曾經為陣亡的雅典將士致悼詞;在這篇文獻中,他讚美了雅典以及雅典的生活方式。
所有這些演說的一個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可信性及其與真理的關係。對可信性問題的關注引發修辭學的研究,對真理的關注引發哲學研究。二者都在公元前5世紀發展起來。我們將在這一章討論修辭學的發展背景及其社會意義。這裡討論的結果將使我們在下一章的結尾處,即在我們考察完哲學之後,返回這個論題。然後,我們才能確定,修辭學與哲學是否真的不同,這種不同是如何發生的。
希臘政治生活的現實要求每一個公民必須像傳說中的或歷史上的英雄人物那樣,能夠發表演說。在雅典以及其他城邦的民主政體中,規模較大的公共集會往往圍繞某些問題舉行辯論,然後投票決定他們的解決方案。有效的演說者能夠引導其同胞形成一種討論方法,以贊成或反對政府關於戰爭、貿易、公共建築以及外交的提案,與我們現在的做法相差無幾。政治權力依賴於有效的演說。好的思想固然有益,但是如果不能用簡潔的語言把它們表述出來,那么參加集會的民眾不可能受過專門訓練或具有很大的耐心。更重要的是,一個有效的演說者可能提出一種普普通通的思想,卻能使它聽起來非同一般。政治權力取決於贏得公眾支持的能力,而不是取決於最好的思想。例如,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成功地說服雅典議會否決了馬其頓國王菲利普的建議,結果為雅典帶來一場不必要的戰爭和失敗。
傳統希臘思想對個人成就的定義是過一種高尚而滿意的生活。政治成就也在於創造一種滿意的市民生活。俄狄浦斯(Oedipus)的故事說明,這種幸福既脆弱,又複雜。然而,讓人們聽起來覺得,某人知道他在談論什麼,而且知道如何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也許僅僅要求這個人做一項簡單的研究,看看聽眾對某一問題知道些什麼,希望聽什麼。美諾在其對話中已經認識到:“對於人們可能請教你的任何問題,都要像專家那樣,做出大膽的自信的回答。”如果他信心百倍,聽起來像一個專家,人們就會相信,他知道他在談論什麼。這使他得以兌現智者們對聽眾通常所做的那種許願,因為聽眾是他們百般逢迎的衣食父母。“他本人願意為任何一個希望請教他的希臘人答疑解難,而且他能夠回答任何問題”。
現在的民意測驗引導我們社會的討論,幫助政治家們“聽起來像一個專家”,因為民意測驗能夠確定聽眾願意聽的那些名詞,無論這些名詞所提供的信息是什麼。一個聰明的政治家會利用民意測驗來騙取公眾的希望和恐懼,與其說他試圖理解某個問題,毋寧說他是在為自己撈取功名。這些有政治前途的希臘青年熱衷於學習修辭法,因為修辭法講的是演說風格與聽眾的具體信念如何吻合的技巧。
雅典生活中另一個有關的事實是法律制度。無論是作為原告或被告,個人必須在法院自己提出訴訟。與現在不同,那時還沒有法律機關,也沒有政府官員去捉拿犯罪嫌疑人,然後到法院起訴他們。刑事訴訟在兩個公民之間進行。有效的演說者可能侵擾對方,他會首先提出虛假訴訟,然後提出有力的論證;他也可能故意犯罪,以為他能在辯論中勝過任何一個可能的起訴人。
序言
趙敦華
賀麟先生在抗戰時期寫道:“西洋哲學之傳播到中國來,實在太晚!中國哲學界缺乏先知先覺人士及早認識西洋哲學的真面目,批評地介紹到中國來,這使得中國的學術文化實在吃虧不小。”賀麟先生主持的“西洋哲學名著翻譯委員會”大力引進西方哲學, 解放後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漢譯世界學術名著》的“哲學”和“政治學”系列以翻譯引進西方哲學名著為主。20世紀83年代以來, 三聯書店、上海譯文出版社、華夏出版社等大力翻譯出版現代西方哲學著作,這些譯著改變了中國學者對西方哲學知之甚少的局面。但也造成新的問題:西方哲學的著即使被譯為漢語,初學者也難以理解,或難以接受。王國維先生當年發現西方哲學中“可愛者不可信,可信者不可愛”,不少讀者至今仍有這樣體會。比如, 有讀者在網上說:“對於研究者來說,原著和已經成為經典的研究性著作應是最為著力的地方。但哲學也需要普及,這樣的哲學普及著作對於像我這樣的哲學愛好者和初學者都很有意義,起碼可以避免誤解,尤其是那種自以為是的誤解。只是這樣的書還太少, 尤其是國內著作。”這些話表達出讀者的迫切需求。
為了克服西方哲學的研究和普及之間隔閡,中華書局引進翻譯了國際著名教育出版巨頭湯姆森學習出版集團(現為聖智學習集團) 的“華茲華斯哲學家叢書” (Wadsworth Philosophers)。“華茲華斯”是高等教育教科書的系列叢書,門類齊全,“哲學家叢書”是“人文社會科學類”中“哲學系列”的一種,現已出版88本。這套叢書集學術性與普及性於一體,每本書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論述的哲學家的著名學者,發表過專業性強的學術著作和論文,在為本叢書撰稿時以普及和入門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紹哲學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煩,而不泛泛而談,特點和要點突出,文字簡明通俗,同時不失學術性,或評論其是非得失,或介紹哲學界的爭議,每本書後還附有該哲學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書目,供有興趣讀者作繼續閱讀之用。由於這些優點,這套叢書在國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學暢銷書,不但是哲學教科書,而且是很多哲學業餘愛好者的必讀書。
“華茲華斯哲學家叢書”包括耶穌、佛陀等宗教創始人, 以及沃斯通克拉夫特、艾茵·蘭德等文學家,還包括老子、莊子等中國思想家。中華書局在這套叢書中精選出中國人亟需了解的主要西方哲學家,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梭羅和加繆等富有哲理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改名為“世界思想家譯叢”翻譯出版。中華書局一向以出版中國思想文化典籍享譽海內外,這次引進翻譯這套西文叢書,具有融會中西思想的意義。現在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在思想文化頻繁交流的全球化時代,沒有基本的西學知識,也不能真正懂得中華文化傳統的精華,讀一些西方哲學的書是青年學子的必修課,而且成為各種職業人繼續教育的新時尚。中華書局的出版物對弘揚祖國優秀文化傳統和引領時代風尚起到積極推動作用,值得讚揚和支持。
張世英先生擔任這套譯叢的主編,他老當益壯,精神矍鑠,認真負責地選譯者,審譯稿。張先生是我崇敬的前輩,多年聆聽他的教導,這次與他的合作,更使我受益良多。這套叢書的各位譯者都是學有專攻的知名學者或後起之秀,他們以深厚的學養和翻譯經驗為基礎,翻譯信實可靠,保持了原書詳明要略、可讀性強的特點。
本叢書45冊分兩輯出版後,得到讀者好評。我看到這樣一些網評:“簡明、流暢、通俗、易懂,即使你沒有系統學過哲學,也能讀懂”;“本書的脈絡非常清晰,是一本通俗的入門書籍”;“集文化普及和學術研究為一體”;“要在一百來頁中介紹清楚他的整個哲學體系,也只能是一種概述。但對於普通讀者來說,這種概述很有意義,簡單清晰的描述往往能解決很多閱讀原著中出現的誤解和迷惑”,等等。
這些評論讓我感到欣慰,因為我深知哲學的普及讀物比專業論著更難寫。我在中學學幾何時曾總結出這樣的學習經驗:不要滿足於找到一道題的證明,而要找出步驟最少的證明,這才是最難、最有趣的智力訓練。想不到學習哲學多年後也有了類似的學習經驗:由簡入繁易、化繁為簡難。單從這一點看,柏拉圖學園門楣上的題詞“不懂幾何者莫入此門”所言不虛。我先後撰寫過十幾本書,最厚的有80、90萬字,但影響最大的只是兩本30餘萬字的教科書。我主編過七八本書,最厚的有100多萬字,但影響最大的是這套叢書中多種10萬字左右的小冊子。現在學術界以研究專著為學問,以隨筆感想為時尚。我的理想是寫學術性、有個性的教科書,用簡明的思想、流暢的文字化解西方哲學著作繁瑣晦澀的思想,同時保持其細緻縝密的辨析和論證。為此,我最近提出了“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的主張。我自知“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現在還不是現實,而是一個實踐的目標。本人實踐的第一步是要用中文把現代西方哲學的一些片段和觀點講得清楚明白”。欣聞中華書局要修訂再版這套譯叢,並改名為《最偉大的思想家》,每本書都是講得清楚明白的思想家的深奧哲理。我相信這套叢書將更廣泛地傳播中國大眾的西方哲學,使西方哲學融合在中國當代思想之中。
2013 年10 月於北京大學藍旗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