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雍雅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省雩都
- 出生日期:1917年7月
- 逝世日期:1995年3月16日
- 職業:中國人民解放軍高級將領
- 畢業院校: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
- 信仰:共產主義
- 軍銜:少將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履歷,人物評價,人物經歷,人物榮譽,人物軼事,籌建遼瀋戰役紀念館,
人物簡介
曾雍雅,江西省雩都(今於都)縣梓山鄉固院村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第三軍師宣傳隊分隊長、第一軍團保衛局指導員。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抗大學習。後任晉察冀軍區支隊長兼政委、團政委、軍分區司令員兼旅長,第四野戰軍師長。參加了黃土嶺戰鬥、百團大戰和遼瀋、平津、渡江、廣西等戰役。1950年後,任副軍長。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副軍長。1960年畢業於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後歷任軍長,西藏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顧問。是中共第九屆中央候補委員、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人物生平
瀋陽軍區原顧問。
曾雍雅是江西省于都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他歷任宣傳隊分隊長、幹事、指導員、股長、科長、縣長兼縣委書記、團政委、分區司令員兼旅長、師長、副軍長、軍長、西藏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及東征、西征戰役。
曾雍雅是江西省于都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8月轉入中國共產黨。他歷任宣傳隊分隊長、幹事、指導員、股長、科長、縣長兼縣委書記、團政委、分區司令員兼旅長、師長、副軍長、軍長、西藏軍區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一至五次反“圍剿”鬥爭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及東征、西征戰役。
抗日戰爭時期,他先後參加了大龍華、馮家溝、黃土嶺、薊縣、順義、寶坻等戰鬥和百團大戰,為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解放戰爭時期,他參加了遼瀋、平津、渡江、衡寶等戰役,轉戰南北,屢建戰功。
新中國成立後,他為部隊建設和邊海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對林彪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曾雍雅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雍雅同志學習勤奮,工作積極,顧全大局,團結同志,聯繫民眾,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曾雍雅同志,因病於1995年3月16日在瀋陽逝世,終年78歲。
曾雍雅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九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政協第五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曾雍雅同志學習勤奮,工作積極,顧全大局,團結同志,聯繫民眾,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曾雍雅同志,因病於1995年3月16日在瀋陽逝世,終年78歲。
人物履歷
曾雍雅(1917~1995),男,漢族,1917年7月出生於江西省雩都(1957年改為於都)縣。1930年在家鄉參加游擊隊,1931年編入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歷紅3軍7師宣傳隊分隊長、紅1軍團保衛局指導員、紅1軍團政治部幹事、2師5團連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長征。1937年入延安抗大學習。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八路軍115師獨立團敵工股股長、晉察冀軍區第1軍分區敵工科科長、廣靈縣縣長兼縣委書記、第1軍分區3支隊支隊長兼政委、區隊長、34團政委、冀東軍區第14軍分區副司令員、司令員。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東軍區10旅旅長、獨立12旅旅長兼政委、東北民主聯軍9縱25師師長、第四野戰軍第46軍136師師長。
1950年後,任第46軍副軍長。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先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6軍副軍長、第50軍第一副軍長。1953年回國後回國後,任第50軍代軍長、第46軍軍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西藏軍區副司令員。1960年畢業於解放軍高等軍事學院基本系。後任西藏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68年任西藏軍區司令員、西藏自治區革委會主任、成都軍區副司令員。1970年12月起先後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顧問。
1995年3月16日因病於瀋陽逝世,終年78歲。
人物評價
新中國成立後,曾雍雅同志為部隊建設和邊海防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在“文化大革命”中,他對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倒行逆施深惡痛絕。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曾雍雅同志學習勤奮,工作積極,顧全大局,作風民主,團結同志,聯繫民眾,始終保持了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人物經歷
土地革命戰爭期間,任紅三軍第七師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紅一軍團政治部宣傳隊分隊長、保衛局指導員、政治部幹事。參加了中央革命根據地第三、四、五次反圍剿作戰。1934年10月隨中央紅軍主力參加了長征。任紅一軍團政治部巡視團青年巡視組組長,第二師五團連長。到達陝北後,任紅一軍團政治部敵工部幹事、軍團工兵連政治指導員。參加了東征、西征戰役。1937年初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第一一五師獨立團政治處敵工股股長,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敵工科科長,廣靈縣縣長兼中共廣靈縣委書記,晉察冀軍區第一軍分區游擊三支隊支隊長兼政委,第三十四團政委,第三區隊區隊長,第二十五團政委。先後參加了大龍華、雁宿崖、黃土嶺戰鬥,參加了百團大戰等戰役。1944年調任冀東軍區第十四軍分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參加了晉察冀邊區1945年攻勢作戰,直至日本侵略者投降。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冀東軍區第十四軍分區司令員兼第十旅旅長、獨立十二旅旅長兼政委、獨立第十旅旅長。此間,率部參加了古北口保衛戰和冀東西部3次戰役,榮獲冀東軍區嘉獎。1947年隨軍進入東北,任東北民主聯軍第九縱隊第二十五師師長、黨委書記,參加了同年10月23日第二次解放朝陽的攻堅戰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四十六軍副軍長。1952年參加抗美援朝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四十六軍副軍長、五十軍第一副軍長兼黨委書記,參加朝鮮西海岸反登入防禦和1953年夏季進攻戰役,獲朝鮮二級國旗勳章。1953年回國後,任50軍代軍長、46軍軍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西藏軍區副司令員。1960年畢業於高等軍事學院。後任四十軍軍長、黨委書記,瀋陽軍區副參謀長,西藏軍區第一副司令員、司令員,成都軍區副司令員,瀋陽軍區副司令員、顧問。1970年12月調任瀋陽軍區副司令員,據說這是林彪下達一號通令後,毛澤東根據康生的建議,將曾雍雅調離邊疆。
1995年去世。葬於河北省易縣世界華僑陵園中的將軍園。
人物榮譽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人物軼事
1946年9月曾雍雅指揮兩個團和順義縣支隊4000多人,對侵占楊各莊的國民黨二十四軍兩個營發動進攻,斃敵76人,俘敵453人,繳獲大批武器、彈藥和其它軍用物資。與此同時,擔任增援的部隊也拔除了南彩據點,消滅敵軍100多人。此戰扭轉了順義地區的戰局。
在遼瀋戰役中,他率領9縱25師以滲透戰法穿過敵人30里防禦縱深,插到錦州北面的營盤、白老虎屯一帶,切斷敵22師與錦州的聯繫,抗擊錦州敵人的增援,配合主力圍殲薛家屯一帶敵人。在這次穿插中,師長曾雍雅向下二級指揮,營的幹部到排,團的幹部到連,曾雍雅掌握前衛連,為全師打開通道,邊打邊走,部隊不斷被分割、切斷,終於在敵我犬牙交錯下到達指定位置,當時錦州之敵在四野包圍之中,25師在錦州之敵包圍之中。25師在激戰中同時完成了堵住北援南逃兩敵的任務,5晝夜殲滅敵軍2930名。
1949年46軍由正面向衡陽前進。136師進至黃土鋪地區後,白崇禧令其第48軍先以一部誘其深入,爾後再以主力兩個師向北猛插,包抄136師。曾雍雅立即將全師全線展開,仍有些招架不住。曾雍雅感到事態嚴重,一面調整部署,一面將情況報告軍部。林彪命令136師就地死守,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陷入敵軍重圍的136師,又一次顯示了遇險不驚、刺刀見紅的頑強戰鬥作風,連續打退了敵人的6次衝鋒。後因四野主力部隊向敵軍迂迴,敵軍撤退,136師終於有驚無險,僅損失了300餘人。
籌建遼瀋戰役紀念館
1986年4月8日,經中共中央組織部、解放軍總政治部批准,成立了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曾雍雅同志列席了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第四次會議,研究討論了建館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中顧委常委、遼瀋戰役紀念館建館委員會主任伍修權,及建館委員會其他組成人員一起解決了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建設過程中陸續出現的諸多難題,為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的順利建成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
1988年10月31日,上午9時28分,遼瀋戰役紀念館新館落成典禮隆重舉行,曾雍雅同志出席了典禮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