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萼
- 外文名:E zeng
- 別名:字麗元,號清溪,乳名“阿水”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福建平和
- 出生日期:1721年
- 逝世日期:1797年
- 職業:恩平等五縣知縣,羅定等四州知府
人物生平,相關事件,軼事典故,曾 萼 跪 欽 書,熙春塔,辭官歸建詠春樓,隱居再築望雲樓,大義歸還永思樓,曾萼隱居的故事,藏有兩份聖旨,曾萼詩文,
人物生平
曾萼,號清溪,1721年出生於九峰鎮黃田村。1751年考中進士。他歷任廣東省恩平等五縣知縣、羅定等四州知府,被封為奉政大夫,著有《詠歸集》和《易卦闡義集》。曾萼為官清廉,重視辦學,深受民眾愛戴和朝廷重用。晚年,曾萼上書說自己年事已高,整天跪跪拜拜迎送官員身體不支,希望辭官隱退。皇帝沒有恩準,反而賜他一把黃涼傘,讓他坐著迎送官員,這樣又把歸隱之事拖了下來。最終,由於吏部尚書譚尚忠等人的幫助,曾萼才得以回到老家。
曾萼自梅州知府“告歸從養”後,先居老家黃田。可是這裡離縣城太近,官來紳往,人事繁雜。為不干涉當地官員施政治吏,曾萼攜眷搬家,避居距舊縣城三十多公里的農山,並美其名為“農桑寮”,吟詩作賦,教授生徒,過著“怡然自得,蕭然物外”的平淡生活。曾萼當年避居農山所築的望雲樓至今還在,從大門楹聯寫著“望重岳山齊家治國,雲輕富貴解組歸田”,便可明了曾萼當年隱居的心跡。
相關事件
曾萼自梅州知府“告歸從養”後,為了不干涉當地官員施政吏治,在乾隆五十二年(1781年)攜眷搬家,避居距離縣城50華里的農山,並美其名曰“農桑寮”,專心開發山區,吟詩作賦,教授生徒,過著“怡然自得,蕭然物外”的平淡生活。這在其所築的望雲樓的門楹對聯“望重岳山齊家治國,雲輕富貴解組歸田”上,便可窺見一斑。由於其重視教育的家風代代相傳,時下,生活在這裡的曾萼後代裔孫很多通過讀書成才而走出大山。
水進士每到一處為官,皆清正廉明,帶領百姓興修水利,整頓民風,又興辦學堂並親自執教,深受人民愛戴。他的赫赫政跡史書不惜筆墨作了記載,而有關他忠義厚道寬宏大量的遺聞軼事也在民間廣為流傳。
軼事典故
在距離福建省平和縣舊縣城九峰鎮50公里的坪回田心村,有一座“永思樓”。這座土樓原本並不叫這個名字,“永思樓”是樓主黃氏家族請“廉正公”曾萼更名而來的。
坪回田心黃氏家族人丁興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築起了一座雄偉壯觀的土樓,樓門上題著“天寶金湯”四個大字。後來,黃氏子孫坐吃山空,家境漸漸敗落,只好將樓房一間一間賣掉。這事讓自梅州知府“告歸從養”在鄰村的“廉正公”曾萼知道了,便來看看這座樓。曾萼見此樓雄偉壯觀,地理位置極好,便將樓全買了下來。而此時,村裡有人認為這樣變賣祖業有辱族風,便在樓中央蓋了祠堂,又與“廉正公”曾萼商議,欲贖回此樓。沒想到曾萼不但同意了,還無償地將樓歸還黃氏家族。族人感激曾萼的寬宏大度,就請他給樓題名。曾萼題寫了“永思樓”作為樓名,希望後人永遠記住先人遺訓睦族敦宗,奮發圖強。“思”即田心二字,是這裡的村名,“永思”即希望田心黃氏牢記教訓,永守祖業。此後,“永思樓”成了鄰里友好的象徵。雖歷經滄桑,至今依然完好地屹立在田心村。
曾 萼 跪 欽 書
曾萼,福建平和人。清乾隆年間高中進士後,委任為恩平知縣。他勤於政事,重視教育,政績卓著,通曉風水地理,但因年輕氣盛,曾在恩平做出過一件令他終身難忘的蠢事。
出任知縣後,他深入下層,了解民情。一天,他沿著官道巡訪,偶見鰲峰山脈里有一山尖,勢若矯龍,似向著他站立地方騰空而來。他指著那座山問手下,回答:“方谷尖”。順勢追尋,恰恰與近處的兩座小山遙遙呼應。
再前行,見到一座山,樹木參天,密不透光。爬上了山崗,眼前一片開寬,一條寬長湖泊環形而踞。三座山頭,似屏鼎之。仔細一看,大吃一驚,原來所見之“龍”已變成雙“龍”,越湖而過,在此結聚。忙問:“此地何名?” “歇馬。”隨從回答。
他悄悄走進村內,見到村場奇特、祠堂林立、小童識禮、老者閒悠,非同一般村莊可比。南望有遠山(鳳凰山)如旌旗習習、排列有序;近有錦江如千里長練 ,從村前悠悠流過。不由得扼手稱奇:“前展四台、後枕三幛、左青龍右白虎、錦水為財。好一塊風水寶地、龍戴天湖、永無劫數。”
他沿著錦江而下,到雲岩仙館處發現錦江被三座山夾住,江口變窄,鬆了一口氣,不由得大笑,遂令隨從反回歇馬。隨從飛跑著前往報信,告訴村中鄉紳列隊恭迎。
在眾鄉紳面前,曾萼耀武揚威、大擺官威。行至太祖祠之前,見其建築布局屬於皇帝馬廄形。惶恐地責問:“汝等竊取聖上御用馬廄圖形建築祠堂、簡直是無法無天、若本官不上報朝廷、責任難逃。”
鄉人見他不問青紅皂白,不探原因,區區一個小縣官,仗勢壓人,實非為官之道,如不殺殺他的囂焰,心忿難平。族長不動聲息,對族人說:“快快‘設宴’。”然後對他說:“大人初到敝村,招待不周,敬請息怒。當下略盡地主之誼,特備些薄酒,為大人洗塵,請!”曾萼看到中門大開,昂然步入中堂。不進則已,桌上赫然擺著道聖旨,不敢細看,腿一軟,跪下去。
一跪就是個時辰,曾萼冷汗直冒,一動不敢動,先前傲氣蕩然全無。曾萼暗暗地責怪自己粗心大意,僅憑收水口就斷定歇馬無大官。想不到歇馬居然竟是個藏龍臥虎之地。
他回到恩城後,根據堪輿原理,在恩城建了一座熙春塔,以鎮歇馬之勢。
怨歸怨,他對歇馬的風水環境十分讚賞,作了一首《白馬飲泉》詩,曰:“白馬注晴川,川流碧如練。水靜山不流,神駒朝暮見。”一直流傳至今。
熙春塔
歇馬、曾萼和熙春塔
恩平知縣曾萼迷信“風水”,自認為精通地理,常說“山川之秀,應乎人文,將使檔案擅遐方之勝,必以人工補地脈之偏”。他於乾隆二十五年開始任恩平知縣,三年間,深感恩平“人才不生”,是由於“山川之秀有所缺陷”,故“不盡鐘毓於人”。曾萼作過一首《白馬飲泉》詩:“白馬注晴川,川流碧如練。水靜山不流,神駒朝暮見。”可見他對歇馬的地理和“風水”十分讚賞!但也有一個這樣的故事流傳至今:
一天,曾萼沿著官道巡訪,偶見鰲峰山脈中有一山尖,勢若矯龍,似向著他站立的地方騰空而來。他指著那座山問手下,答曰:“方谷尖”順勢追尋,恰恰與近處的兩座小山遙遙呼應。再前行,見到一座山,樹木參天,密不透光的小山崗。爬上山崗,眼前一片開寬,一條寬長的湖泊環形而踞。三座山頭,如屏鼎之。仔細一看,吃了一驚,原來所見之龍已變成了雙龍,越湖而過,在此結聚。忙問:“此地何名?” “歇馬”隨從回答。曾萼悄悄走進村內,見到村場奇特,祠堂林立,小童識禮,老者閒悠,非一般村莊可比。南望有遠山(鳳凰山)如旌旗習習,排列有序;近有錦江,如千里長練 ,從村前悠悠流過。不由得扼手稱奇:“前展四台,後枕三幛,左青龍右白虎,錦水為財。好一塊風水寶地,龍戴天湖,永無劫數。”他沿著錦江而下,至雲岩仙館處發現錦江被三座山夾住,江口變窄,鬆了口氣,不由得大笑,遂令隨從折回歇馬。隨從飛跑著前往報信,通知村中鄉紳列隊恭迎。 在眾鄉紳的面前,曾萼耀武揚威,大擺官威。行至太祖祠前,見其建築布局屬皇帝馬廄形。惶恐地責問:“汝等竊取聖上御用馬廄圖形建築祠堂,簡直是無法無天,若本官不上報朝廷,否則,責任難逃。”鄉人見他不問青紅皂白,不探原因,區區一個小縣官,杖勢壓人,實非為官之道,如不殺殺他的囂焰,心忿難平。族長不動聲息,對族人說:“快快‘設宴’。”然後對他說:“大人初到敝村,招待不周,敬請息怒。現略盡地主之宜,特備薄酒,為大人洗塵,請!”曾萼見中門大開,昂然步入中堂。不進則已,桌上赫然擺著一道聖旨,不敢細看,腿一軟,跪了下去。一跪就是一個時辰,他冷汗直冒,一動不敢動,先前的傲氣蕩然全無。他暗暗地責怪自己粗心大意,僅憑收水口就斷定歇馬無大官。想不到,歇馬居然竟是一個藏龍臥虎之地。
知縣曾萼回到恩城後,根據堪輿原理,於清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在恩城城東大沖嶺建了一座熙春塔,以鎮歇馬之勢。這個塔在1958年全民大煉鋼鐵時拆毀,但在80年代後期又被重建,負責施工的是二建牛江建築隊,此塔建成後這個建築隊也跟著倒灶,隨即死曬火了。
辭官歸建詠春樓
平和黃田一座雄偉的土樓叫“詠春樓”,樓名是清乾隆年間吏部尚書譚尚忠題寫的,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下來。
提起譚尚忠,與曾萼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當時他們在廣東同拜一位宿儒為師,攻讀經書,賦詩寫策準備考試。那時譚尚忠的學問文章都比曾萼好,可老師在各種場合排名露面時,總把譚尚忠置於曾萼之後。譚尚忠不解其意,一日就問老師。老師說:“你雖然學問文章都勝於他,可是你的文章非常人能夠賞識,以後鄉試定遭冷落,怎能上京殿試呢?金榜題名是曾萼在先,這人忠厚好義,你以後還會得到他的幫助提攜,若沒有他,你文星不顯。以後你還得尊他為長,知恩圖報啊!”後曾萼殿試中了進士,接著便到潮州任知府,而譚尚忠果然名落孫山,且生活清苦,曾萼還千里迢迢去看望他,資助他。後來譚尚忠參加州試,拜府爺曾萼為師,曾即以州試第一讓他進京,果然譚也中了進士,而且他才學出眾,很快官至吏部尚書。
曾萼每到一處為宮,都清正廉明,民風良好,政跡顯赫。朝廷對他十分滿意,不斷加宮進爵,但他多次想歸隱回鄉,都沒有實現。到了晚年,曾萼上書皇帝,說自己年事已高,整天迎送官員,跪跪拜拜的身體不支,希望辭官退隱。皇帝不僅沒有恩準,而且賜一把黃涼傘給他,讓他坐著接送官員,這樣又把歸隱之事拖了下來。但這個隱衷被譚尚忠知道了,經過他的周旋,才給這位一貫清廉公正兩袖清風的水進士找到一個閒官當,不僅無具體事務辦理,而且奉祿極高,日收紋銀一斗。不久,曾萼覺得不妥,又上書要求回鄉,由於譚等人的幫助,終於得到皇上的恩準,回到平和黃田。
曾萼回家前由於得到優厚的奉祿,有了許多銀子,回家後便建了一座規模盛大的土樓,讓親人聚族而居,朝夕相處。譚尚忠知道建樓這事後,又給他題寫了“詠春樓”;作為樓名。曾萼也鏤石為匾,懸於樓門之上,一直沿用至今。
隱居再築望雲樓
水進士曾萼告老還鄉後,先居黃田。蓋了“詠春樓”,聚族而居共享天倫之樂,倒也熱鬧快樂。後來覺得這裡離縣城太近,官來紳往,糾紛訴訟很多,人事煩雜,不能清心養老,欲另選一清靜地方隱居,以享殘年。經過很久的選擇,終於找到了一塊偏僻清靜的地方,便在這裡定居下來。這裡山清水秀,有一間草寮,寮後有一片桑樹,稻子成熟似遍地黃金,曾萼便應景取名“黃桑寮”。當下的黃桑寮和別的村莊不同,本來鄉鄉里里,凹凹缺缺都有土地伯公,唯獨黃桑寮沒有,這是為什麼呢?
據說水進士來到此地後不久,便叫大家取泥築牆,伐木建土樓。當時也請了許多幫工。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水進士正在品茗賞月,突然看見有一個身材矮小的銀須老者,右手執一青枝,來到幫工住的工棚。水進士注目一看,只見他排門而入,隨即出來,而青枝卻沒有了。水進士也排門進去,幾十個幫工並排睡著了,那青枝正放在一個幫工身上,他便把那青枝拿起來,丟在山腳下。過了一會兒,只見一隻老虎縱身跳入工鋪,走到幫工們的鋪前看了看,然後垂頭喪氣地跑了。水進士一看,便知那老者就是土地伯公,傳說土地伯公是老虎的舅舅,掌管黎民百姓的生死權,只要他做過青枝記號的,老虎即可憑記號傷人,否則老虎不敢傷人。過不久,土地伯公拿著青枝再來,水進士又將青枝藏起來,老虎又撲空。如此這般,來來去去已有三次。進士爺的品位比土地伯公高,是天上的文曲星,他想這下該收斂了吧。可是土地伯公第四次再來。這時,水進士火了,手持文官摺扇,擋住他的去路,狠狠地往他頭上一敲,喝道:“放肆!身為土地伯公,不好好保護百姓,竟三番五次為虎作倀,還不快滾!”接著又大聲喝斥老虎:“山中有百獸,林中有百鳥,盡可填你腹肚,怎可傷害人命,以後別入我村境。”土地伯公和老虎在水進士面前沒有辦法,只好遵命退去。據說第二天有人去看,土地伯公石被水進士的摺扇打破了一大角。
幫工們知道此事,都感恩戴德,乾起活來更加出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夯築,一座圓形的土樓終於建成了,水進士將此樓命名為“望雲樓”。而土地伯公卻無顏在此再呆下去。只好溜走了,老虎從此也不敢再進村了。所以黃桑寮從此沒有土地伯公,逢年過節也不必再祭拜他了。
大義歸還永思樓
坪回田心村的“永思樓”,原來並不叫“永思樓”,在樓門上寫著“天寶金湯”。為什麼此樓會更名呢?這裡有個緣故。
據說田心黃氏家族,遷居這裡後,子孫繁多,人丁興旺,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將自己的家園建設得十分美麗。後來,他們便築起了一座十分雄壯的土樓,樓門上題著“天寶金湯”四個大字。後來,由於子孫們不爭氣,坐吃山空,家境慚漸敗落下來,便將樓房一間一間地賣掉,沒有守住祖宗的家業。恰好這事給水進士曾萼知道了,便來田心看看這座樓。進士爺一看,此樓雄偉壯觀,地理位置極好,村邊有良田千頃,一條河流環村而過,是個理想的好村莊,於是便將樓一間一間地買下來。不久,黃氏家族便將士樓全部賣給了水進士,就只欠地皮還未成交而己。這時,田心村有識之士認為這樣變賣祖業有辱族風,便想盡辦法要守住此樓。後來他們在樓中央蓋了祠堂,然後與進士爺商議,欲贖回此樓。進士爺同意了,無嘗地將樓歸還他們。當地人對進士爺的寬宏忠義感恩不盡,就請他給樓題名。進士爺看到他們終於奮發起來,十分高興,便給樓題寫了“永思樓”作為樓名,意思希望後人永遠記著先人遺訓睦族敦宗,奮發圖強;且“思”即田心二字,是這裡的村名,永思即希望田心黃氏永守祖業,牢記教訓,使此樓永遠是田心人的樓。
此後,“永思樓”;成了鄰村百姓友好的象徵,據說以後此樓遭受兩次火災,當地人很快就復修完整,水進士題寫的樓名額匾競火燒不著,後人們刻石為匾,一直保存至今。“永思樓”雖屢經淪桑,如今卻依然完好地屹立在田心村,象璀璨的明珠鑲在這塊美麗的土地上。
曾萼隱居的故事
前些天,本台曾報導過長樂鄉農家村農桑寮自然村的一戶曾氏村民家中珍藏著祖上留下的兩張誥封聖旨,褒獎時任廣東肇慶府恩平縣知縣曾萼的祖父曾宗正、祖母吳氏及其父曾士敏、母游氏育子之勤、教子之功,為國家培養了一位“古循良吏,今孝友人”的廉正官員。那么,曾萼何許人也,他為什麼會選擇在農桑寮這偏僻山村隱居,隱居後他又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呢。 我們從這本曾家族譜上了解到,曾萼(1721-1797年),字麗元,號清溪,九峰黃田村人。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進士。歷任廣東省恩平等五縣知縣、羅定等四州知府,被誥封為奉政大夫。著有《易卦闡義集》。
曾萼自梅州知府“告歸從養”後,為不干涉當地官員施政吏治,於乾隆五十二年(1781年)攜眷搬家,避居距遠離縣城的農山,美其名曰“農桑寮”,吟詩作賦,教授生徒,過著“怡然自得,蕭然物外”的平淡生活。在農桑寮,當年曾萼所築的望雲樓還在,門楹對聯寫著“望重岳山齊家治國,雲輕富貴解組歸田”,可以明了曾萼當年隱居的心跡。 他既然是一個有名望的官員,為何選擇如今看來十分偏僻的地方定居呢?
【採訪同期聲 曾祥鐵:當時他做官回來以後,因為做官做得很清廉,在九峰那邊,(村民)有什麼事都要找他,找他(幫忙)去辦,所以他當時(從官場)退回來以後,官沒做了,就想找一個比較清靜的地方隱居起來。】
據曾氏族人介紹,曾萼先後找了坪洄、壩頭等好幾個地方,最後選定了農桑寮,在這兒開基建房子,第一間房子就取名“望雲樓”。 當地人至今還流傳著進士爺開基蓋房子時的一個神奇的故事。
【採訪同期聲 曾祥鐵:叫那個工人來建,聽說以前,這邊有個土地公,這邊叫伯公,晚上放青(做記號),放青以後讓老虎來吃,老進士半夜起來查巡,看到(土地公)放青(在工人身邊),就給他拿掉,過了以後(土地公)又來放,他(老進士)又拿掉,第三次(老進士)很生氣,他用煙筒在伯公頭上敲了下去,敲三下,斥罵伯公沒用,不能保護黎民百姓。】 據說,此後農桑寮有一段時間沒有土地公廟,老虎也懾於進士爺的威望,遠離了山村,從此山村再也沒有了虎患。據曾氏族譜記載,曾萼定居農桑寮以後,“攜眷居焉,足跡罕至城市。山居歲余,問詩禮者眾,乃設館授徒,講解不倦。山下居民,不下千餘戶,勸善解紛,無爭鬥事。”
【採訪同期聲 曾祥格:“那時候他教的學生也有兩三百人,都有那些人送他的孩子到這邊讀書,周圍的梅州、永定下洋,周圍很遠的人,都到這裡來求學,因為進士當老師(比較少),他是取得功名的,他學問好,一個個來拜在他門下做學生。】
走進望雲樓,這裡已經沒有了往日的熱鬧,從樓上往外看,山青天藍,修竹搖曳,更多的是一份寧靜。也許,這才是進士爺曾萼想要的平靜生活。
藏有兩份聖旨
曾萼後人藏有兩份聖旨
時下居住在福建省平和縣農桑寮自然村的清代恩平籍知縣曾萼的後人曾祥慶兄弟,分別珍藏著清乾隆年間的誥封聖旨各一張。這兩張聖旨都是對清代恩平知縣曾萼的祖父母、父母教子有方的褒獎。
據悉,這兩張誥封聖旨都是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十一月二十日下詔頒發的,至今已有246年歷史。聖旨的主要內容是褒獎時任恩平縣知縣曾萼的祖父曾宗正、祖母吳氏及其父曾士敏、母游氏育子之勤、教子之功,為國為君培養了一位“古循良吏,今孝友人”的廉正官員,特地誥封曾宗正、曾士敏為文林郎,吳氏、游氏為孺人。福建《平和縣誌》記載:曾萼在“庚辰年(公元1760年)為恩平縣令,甫六月,興利除弊,民稱‘廉正公’。公餘與後秀課詩論文,勉以立品,建南平書院,置書籍,厚廩給,定課程”,成為“親民之吏”。
據了解,這兩張聖旨均為黃絹絲綢所制,已呈淡黃色。其長度為180厘米,寬度為30厘米,分別裝在一個高為36厘米、直徑6厘米的黑棕色圓形錫罐之中。錫罐外表雕有栩栩如生的騰龍圖案,在正中之處還刻有2厘米見方的“敕封”兩個陰文字。
遺憾的是,現裝聖旨之用的錫罐僅存一個,另一個錫罐在曾祥慶父輩時因家貧而出售。在聖旨距右端23厘米處,有用工藝精細的刺繡凸繡出“奉天敕令”4個篆體漢字豎排,每個字高為4.5厘米,寬為2厘米,左右各刺有一條高18厘米、寬4厘米的金龍圖案,將“奉天敕令”夾在中間,彰顯皇帝金口玉言之威;與之相對稱,在聖旨的距左端23厘米處,也刺有相同的圖案,所不同的是,文字採用滿文。聖旨正文從右向左以漢字豎排而寫,從左向右以滿文豎排而寫,均採用毛筆手寫而成。漢字為2厘米見方的行楷字型,字跡盈滿雋秀,蒼勁有力;滿文整潔如清,灑脫飄逸,滿漢民族文字互為襯托,使聖旨在今日看來,更具有藝術觀賞性。在誥封其祖父母的聖旨上有正文224字,在誥封其父母的聖旨上有正文230字。在聖旨落款日期的漢、滿文字上,分別蓋有11厘米見方的玉璽大印。
曾萼詩文
企羊叨草山律
嘗思山川鐘毓之氣,萃於微茫,心田福地之報,恁乎陰德。余也,生於閩中,嘗習青鳥之術,官於南恩。 閒覽形勢之秀,征賦夾水,路出皮坑,所見區區之小地,何足為奇;黃牛歸欄,青龍飲澗,乃財丁之小結。 企羊叨草,正宰輔之名山。然乎企羊叨草者,來龍迢遠,難思脫胎,掛絲脫落,頓落河溪,重賬疊幕,穴結迥灣 ,後枕三台以行左遷,前朝九曲以橫欄,窩鉗豎穴;所謂羊立雞群,火木為向,恰似游魚吐魄;左龍右象輔星 安排於寅辰之位;前峰後岳,貴人分布於艮巽之方;天馬作案,但嫌低伏,龜蛇管戶,驟起重關,局雖順以作逆, 穴雖拙而龍真;朝山嵩瑞,橫聯掛榜,官居台閣之尊;明堂廣闊,接淵源,富堪敵國之饒;三陽開泰,皆為 輔弼,丁發億萬之眾;四峰拱照,悉是貪狼,士應科名之顯,耀繼太陰,花萼聯輝於北闕,龍帶印赤,兄弟同士; 雁行於南邦,雄伏雌飛,因乾宮之低弱,楦榮椿榭,為坤峰之高強,士應卓拔,文冠鼎元之選,侍從深列,武封公候之班。文昌秀嵩,翰墨流香,五百年天道循環,三十載文人蔚起,皆泗水而袱祚,受廉貞以重光,乘出一代之偉人,實為千秋之俎豆也。所謂四樣美俱而難並者矣。
觀此福地,心難捨棄,欲葬先人骸。因路途遙遠, 欲與福人兮,於何人斯。心不忘我兮,特為之賦。
*山賦來歷——清朝乾隆年間,在廣東恩平市任縣令,為一個著名南方名師,在一次到恩平境內征糧的途中發現如此之大地,感嘆之餘,寫出此賦,以待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