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肇

曾肇

曾肇(1047-1107),字子開,號曲阜先生。宋建昌南豐(今屬江西省)人。曾易占之子。曾鞏異母弟。世稱“南豐七曾”(曾鞏、曾肇、曾布、曾紆、曾紘、曾協、曾敦)。北宋政治家、詩人。歷任吏、戶、刑、禮四部侍郎。 自幼聰慧好學,師承其兄曾鞏。為官40年,歷英、神、哲、徽四朝,在朝任過禮、吏、戶、刑四部侍郎中書舍人,對朝中事敢直抒胸臆;在14個州、府任地方官時,多有政績,為人稱頌。1102年,因曾布被蔡京列為“元祐奸黨”,他受牽連,再貶知和州等地,直到1107年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曾肇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西南豐
  • 出生日期:1047年(丁亥年)
  • 逝世日期:1107(丁亥年)
  • 職業:政治家
  • 性別:男
生平簡介,人物評價,文學著作,

生平簡介

曾肇治平四年(1067)中進士,初為黃巖縣主簿、鄭州教授,後調崇文閣校書館閣校勘國子監直講、太常寺同知。到崇文院後對秦漢以來的禮儀之規增補修正,使其完善,同時刪定《九域志》,得到宋神宗嘉許,調國史館編修,進吏部郎中,改右司,為《神宗實錄》檢討。元祐初(1086),任起居舍人,不久為中書舍人。多次諫言朝廷應辯邪正,少宴樂,因意見不合,辭給事中職,以寶文閣待制知潁州(今安徽阜陽),調知鄧州(今河南鄧縣)、齊州(今濟南)、陳州(今河南淮陽)及應天府(今南京)。元祐七年,調為吏部侍郎,又因有關祭祀一事,改刑部,出知徐州、江寧府。
曾肇曾肇
元祐八年(1093)十月,宋哲宗繼位,起用一些舊臣,召曾肇入朝。曾肇建議選用忠信端良之士,防止近臣參政,遭貴戚攻擊,出知瀛州(今河北河間)。紹聖四年(1097),前史官范祖禹等在修撰神宗《實錄》時有譏訕言語,被降罪。曾肇參與修撰,亦被降調滁州。後復為集賢殿修撰,出知泰州、海州(今連雲港市)。
元符三年(1100)正月,宋徽宗即位。曾肇復為中書舍人,上疏建議廣開言路,昭雪元祐黨人,改任翰林學士兼侍讀,掌管起草詔令。時有諫官陳灌、給事中龔原以言獲罪,無人敢救,曾肇挺身而出,極力進行辯解。建中靖國元年(1101),因兄布在相位,避嫌拜龍圖閣學士,提舉中太一宮。出知陳州,再任太原、應天府、揚州、定州(今湖北麻城)地方長官。修《哲宗實錄》、《神宗寶訓》、《國朝會要》,提舉中太一宮。後出知陳、揚、定、岳、和州,歷太原、應天府。
崇寧元年(1102),元祐期間的士大夫再度遭貶,曾肇亦被放逐到和州(今安徽和縣)、岳州(今湖南嶽陽),再貶到濮州(今山東鄄城)為團練副使,最後到汀州。四年,得以歸。
大觀元年(1107)卒於鎮江。
事英、神、哲、徽四朝,共40餘年,踐14州,任吏、戶、刑、禮四部侍郎,兩為中書舍人。卒後30餘年才被追封為曲阜縣開國侯,贈少師,紹興初謚“文昭”。明王世貞謂其書“如玉環擁(“九”加“重”),自是太平人物”。

人物評價

肇為政清明,廣施仁政,惜民力,明賞罰,敢於直諫。工詩善文。詠物詩詞親切感人;文多闡發儒學經義,溫潤有法,婉約典雅,其文一出,時人爭抄。亦工書法。
南豐曾氏為耕讀世家。自鞏之祖父致堯於太平興國八年(983)舉進士起,77年間曾家出了進士19位。進士中,致堯輩7人,其子易占輩6人,其孫鞏輩6人。此外,鞏之妹婿王安國、王補之王彥深等一批人亦皆進士。披閱《建昌府志》、《南豐縣誌》及諸曾著作如鞏之《元豐類稿》,我們不能不被該家族的儒學底蘊、文化積澱與苦學精神所震驚。曾鞏進士同年蘇軾、蘇轍贈詩稱:“儒術遠追齊稷下,文詞近比漢京西”,非虛言也。

文學著作

著有《曲阜集》40卷,《西掖集》12卷,《內制》50卷,《外製》30卷,《宸章》25卷,《奏議》10卷,多不傳。清康熙間裔孫曾儼掇拾遺文為《曲阜集》4卷,收入《四庫全書》。傳世書跡有《五十郎帖》、《造門帖》、《近疏帖》、《奉別帖》及滁州《慶厝集碑》石刻等。大多收藏於台灣故宮博物院。事見《曲阜集》卷四附錄《行狀》及《神道碑》,《宋史》卷三一九有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