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文閣

寶文閣

寶文閣,官署名。寶文閣原名壽昌閣,慶曆元年(1041)改名。閣內收藏了仁宗御書,御製文集和英宗御書。宋代治平四年(1067),神宗即位,設定學士直學士待制等職,負責管理寶文閣,待遇同龍圖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寶文閣
  • 原名:壽昌閣
  • 位於天章閣的西序
  • 始於:宋朝
地理位置,歷史記載,

地理位置

寶文閣在天章閣的西序,群玉殿、芯珠殿之北,舊日壽昌閣,宋仁宗慶曆元年(1041)改為寶文閣。仁宗在位時,寶文閣已是禁中一重要的藏書處所。
嘉祐間,曾因歐陽修奏,補寫秘閣太宗御覽書籍,“遂詔龍圖、天章、寶文閣、太清樓管勾內臣,檢所闕書錄上,於門下省補寫”。
其地位已並列於龍圖閣、天章閣、太清樓之間。仁宗聽政之餘,常在寶文閣揮毫潑墨並與皇室成員、近侍大臣詩文酬唱。
如嘉祐七年(1062)十二月丙申,召輔臣、近侍、皇子、駙馬等在龍圖閣、天章閣觀祖宗御書後,“又幸寶文閣,為飛白書,分賜從臣,下逮館閣。作《觀書詩》,韓琦等屬和。
遂宴群玉殿, 傳詔學士王珪撰詩序,刊石於閣”。而僅過了三天,“庚子,再會於天章閣觀瑞物”。所以,寶文閣在仁宗生前就已有,但它不是為藏仁宗御製、御書而特地建造的,而是由舊壽昌閣改名而成。

歷史記載

史載,仁宗也是一位重文好學的皇帝。
在聽政、讀書之餘,仁宗作詩、撰文,著述頗豐。宋代自太宗朝起,“每進士及第,賜聞喜宴,常作詩賜之,累朝因以為故事。
仁宗在位四十二年,賜詩尤多”。當然,這些賜詩不都是仁宗所作,但大部分賜詩當是仁宗親作。
宋史·藝文志》著錄仁宗著作有:《明堂新曲譜》1卷、《景祐樂髓新經》1卷、《審樂要記》2卷(經部樂類),《寶元天人祥異書》10卷(子部天文類),《洪範政鑒》12卷(子部五行類),《攻守圖術》3卷、《神武秘略》10卷、《行軍環珠》1部(卷亡)、《四路獸守約束》1部(卷亡)(子部兵書類),《仁宗御集》100卷、《目錄》3卷(集部)。
仁宗亦好書法。據歐陽修《歸田錄》卷一記載:“仁宗萬機之暇,無所好,唯親翰墨,而飛白尤為神妙。”《澠水燕談》卷九亦謂:“仁宗天縱多能,尤精書學,凡宮殿門觀,多帝飛白題榜,勛賢神道,率賜篆螭首。”
嘉祐八年(1063)四月,仁宗去世,英宗繼位,即“以仁宗御書藏寶文閣,命翰林學士王珪撰記立石”。於是,寶文閣就正式成為專藏仁宗御製、御書、書法墨跡的皇室藏書機構。
英宗在位前後不到五年,在此期間,寶文閣未設官職。
治平四年(1067)一月,英宗去世,神宗即位。是年始置寶文閣學士、直學士、待制,並將英宗御製、御書附藏於寶文閣。
元豐八年(1085),神宗去世,直到元符元年(1098),十餘年後,才確定建造收藏其御製、御書的殿閣,即顯謨閣。在這之前,神宗御製、御書亦收藏在寶文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