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發展,品牌,
簡介
籌辦一盤行爐在漢鍛制菜刀,取標記為“曹正興”。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由曹氏第二代經營。次年,在漢口張美之巷開設曹正興刀店,以“鋼火純正,貨真價實,夾灰卷口,包掉回換”而取信於顧客,生意極為興隆。
民國初年,傳至曹氏第三代,改變經營方式,大量收購刀坯,經整形、淬火後鐫上曹正興牌子,以高於同行30%~50%的價格出售,旺季時日獲純利達60塊銀元。爾後,因曹氏後裔揮霍無度,營業日漸衰落。武漢解放前夕,由第四代曹文治籌資復業。
發展
1955年合作化運動中,老二房曹正興、曹正大、曹正太及曹正興、湯大興等組成第四刀具生產合作社。同年5月,改名為“武漢市曹正興刀具生產合作社”,有職工39人,6盤紅爐。1959年,菜刀質量躋身全國先進行列,榮獲湖北省紅旗單位稱號,並出席全國群英大會。1961年以機械生產和傳統工藝相結合,從下料、鍛打到冷作,逐步形成流水作業生產;在材料上亦改用複合扁鋼,變紅爐夾鋼生產工藝為紅軋壓坯、氣錘鍛制代替人工鍛打。次年,市手工業局對曹正興菜刀作質量鑑定:刀口利、鋼火好、刀面光、刀柄牢、品種多,並被命名為名牌產品。產品行銷內蒙古、陝西、廣西等地,還遠銷港澳、日本、模里西斯等國家和地區,年產能力達12萬把。從1961年起連續五年在全省同行業歷次評比中均獲第一名,列為全國優質菜刀。
曹正興創業時,即按湖北人喜愛豬牛骨頭煨湯的生活習俗,研製出前薄後厚,前切後砍,切砍兼用的錐形板式菜刀。其用料考究,選用美國寶劍牌鋼材(約當50#碳結鋼),鋼質好,硬度適中,鍛制的菜刀既剛且柔,刀刃鋒利不易崩口或卷口。在操作上,刀板兩面走錘,形成以“走得穩,夾鋼緊,貼得平,刀口均勻,青鋼白鐵分明”為特徵的技術操作方法。並總結一套“三鋼(試鋼、鍛鋼、夾鋼)、“四口”(鏟口、提口、直口、磨口)、“一淬火”(塗泥後平燒刀背再下水淬火)的傳統生產工藝。
成立合作社後,囊括漢口各擅所長的5家刀店,有以菜刀馳名的老二、三房曹正興,以屠宰刀著稱的曹正文,長於廚刀的曹正大,精於書簡刀具的曹正太。並薈集武漢刀剪行業中有聲望的湯先柳、雷元福、曹興漢、胡家萬、戴國保、劉友清等名師巧匠,發揮其技術優勢? 但自70年代以後,曹正興刀廠發展緩慢。資金短缺,廠房狹小,設備陳舊落後。到1985年底,曹正興刀廠有職工134人,廠房建築面積1 800平方米,各種專用、通用設備42台(套),有50%帶病運轉,唯一的一台自製齒輪剪板機已使用二十多年。生產品種有民用菜刀、餐館廚刀、雜件刀、屠宰刀、工業用刀及各種異形刀六大類,300餘種規格,年產能力31.5萬把。
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江漢北路的武漢市曹正興刀廠發明的組合菜刀更是在1988年申請專利成功.組合菜刀是對菜刀的改進,在現有的一體式菜刀工藝複雜落後,老式菜刀不能適應切砍挖削多種要求。而新型組合菜刀是將刀片與刀柄製成裝配式結構,是通過刀片上的裝配孔和刀柄體上的固定銷完成的。這樣的刀片工藝簡單,便於大批量機械化生產。這種組合菜刀換上不同刀片可以滿足不同使用要求。
品牌
質量+信譽+成功行銷=品牌
“金字招牌”來之不易
“像很多‘老字號’一樣,創‘曹正興’這個牌子不容易!”記者輾轉聯繫上曹正興刀具的後人曹文顯,76歲的老人提及祖輩苦心經營創下的品牌時,不無感慨。
清道光年間,曹文顯的曾祖父曹月海和親戚從黃陂老家來漢謀生,盤纏用完後,幾天未進食暈倒在地,後在一好心人的幫助下,開始挑擔子打鐵做刀具,勤扒苦做很久,在漢水邊搭個棚子做。
曹文顯說,“曾祖父很有經營頭腦,那時就懂得行銷”,起初銷路不好,曾祖父把生產的刀送到肉案上,請屠戶們先試再買,就這樣,聲譽逐漸起來了。有了一定積蓄後,曹文顯的祖父輩在張美之巷(今民生路)開了個前店後廠的作坊,店名即是“曹正興”。“最興旺時,24名工匠圍著六盤紅爐不停生產,仍供不應求。”
深知創業不易,曹家人很愛惜“招牌”,每把刀具出廠前,都要由“掌桌”(即資歷最老的師傅)一把一把地檢查,質量不合格的,要回爐重新鍛打。“除了重質量、行銷外,‘曹正興’還講信譽。”曹文顯稱,他小時候,看到曹正興刀具的招牌上有八個字,即“夾灰轉口,包掉回換”,質量三包,只要顧客拿著殘次品來店,店裡會連忙換同樣型號的新刀給顧客,並表示歉意。“不光‘曹正興’,很多‘老字號’早年對產品都是精益求精,同時很注重創新”,武漢市商務局服務業及老字號企業振興處一負責人介紹道。譬如,另一名黃陂人白海山於1938年創建“白海記”旗袍,將傳統旗袍改良為滾邊、嵌牙、緊身旗袍,並不斷緊追形勢改進,使其成為風靡武漢三鎮數十年的招牌。旗袍製作要“掐斤掐兩”,不能多一分,也不能少一分,做出的衣服才能宛如人的第二道肌膚,白海記人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能把牌子做砸了”。
沒落“老字號”也曾盛極一時
如今多隻留華美記憶
“民間曾有‘北有王麻子,中有曹正興,南有張小泉’之說”,“曹正興”質量過硬,加之武漢九省通衢的地位,最鼎盛時曾名噪長江中游一帶。”曹文顯自豪地稱,他還是小孩子的時候,有外地客商一下訂購了2000把刀具,工匠們加班加點地趕製,成堆的刀具堆得院內無處下腳。
事實上,如今沒落的老字號都有過盛極一時的輝煌,拿“白海記”旗袍而言,一直到上世紀90年代,它都是老武漢人心中一段華美的記憶。“白海記”最火時,不僅聞名江城,上海、南京等地的貴婦也紛紛慕名而來,還有不少從香港專程來武漢定製旗袍的客戶,隨著“白海記”的出口,聲名更是遠揚海外。
提起“老字號”,餐飲業不得不提。老字號中餐飲企業占大頭,據專家考證,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南京、安徽等地廚師大批來漢開館,加之武漢城市人口陡增,餐飲業盛行一時,許多餐飲“老字號”都是在這個時期建立起來的。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老字號”處於鼎盛期,餐飲“老字號”曾占武漢餐飲業的半壁江山。
其中,最知名的,當數被毛主席稱讚過的老通城豆皮,其制餡、煎制等都相當考究,要求“皮薄、漿清、火功正”,煎出的豆皮才會外脆內軟、油而不膩。“老通城”出名,除了其獨具特色的“三鮮豆皮”外,還因它與名人結緣。毛主席曾兩次親臨老通城,在品嘗了“三鮮豆皮”後說:“豆皮是湖北的風味,要保持下去”,“你們為湖北創造了名小吃,人民感謝你們”。其後,光臨過老通城的名人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李先念及外國元首金日成、西哈努克等,這些名人的照片曾掛滿昔日老店的四壁,老通城一度成為外地賓客對武漢的別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