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人物生平,人物經歷,學術成就,莫航留學,北航發展,主要論著,其他相關,逝世,評價,
人物生平
“七七事變”那一年,華北淪陷,扶輪中學被迫關閉,曹傳鈞一家搬入英租界避難,他也隨之轉入天津工商學院附中,在那裡念完了高中。日本侵略軍的橫行肆虐,激勵他為祖國的強盛而努力學習,同時,他仍然堅持參加了地下民先組織的抗日活動。高中畢業那一年,大半箇中國已經完全在日本侵略軍的統治之下。為了不做亡國奴,更為了求學以報效祖國,曹傳鈞和幾位同學一起結伴南行。他們裝扮成商行的國小徒先乘船到上海,又從上海經香港,遠赴越南海防。從海防到達昆明,曹傳鈞報考了西南聯大航空系,同行的5人中,他是惟一考入西南聯大的學生。學航空、造飛機來救國是支持激勵他一路南行的主導思想。
大學剛念了一年,家中帶來的積蓄已基本花光,在得不到外來資助的困境中,曹傳鈞向校方提出了休學的申請,想通過教學來為自己謀取繼續求學的資金。兩年後,曹傳鈞再回西南聯大就讀時,聯大的社會環境已有所改變,但校方發給淪陷區學生的貸學金,僅夠每月最低的一伙食費。為了彌補生活上的不足,曹傳鈞又在校外找了一所中學兼課,在校內為有關教授繪圖,並因成績優秀獲得了獎學金。在勤儉的生活中,曹傳鈞於1945年以優異成績獲得了西南聯大的畢業文憑並留在航空系任教。
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西南聯大解散,曹傳鈞隨清華大學回遷,繼續任教於清華大學航空學院。
人物經歷
1922年3月8日 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
1933-1937年 在天津扶輪中學學習。
1937-1939年 在天津工商學院附中學習。
1939-1940年 在西南聯大學習。
1942-1945年 在西南聯大學習。
1945-1946年 在西南聯大任助教。
1946-1952年 在清華大學航空學院任助教、教員。
1952-1959年 在北京航空學院任講師、副教授、教授。
1959-1960年 在莫斯科航空學院進修。
學術成就
火箭發動機專業的奠基人
1952年
全國院系調整,曹傳鈞成為北京航空學院的創建者之一,任航空發動機系發動機設計教研室副主任。那時,他的主攻方向是活塞式發動機的構造與設計。北航那些年白手起家,曹傳鈞為發動機系發動機設計專業的教學組織工作,為實驗室的建設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1955年
,新中國航空事業有了蓬勃的發展。蘇制米格飛機的引進,拓展了曹傳鈞的眼界,他很快轉入渦噴發動機的教學與研究。這一年,他在北航首次指導了學生的渦噴發動機畢業設計。
1956年
國家制定12年科技發展規劃,當時任北航院長的武光和主管北航教學、科研的沈元副院長向國家提出要在北航建立一系列有關火箭飛彈的專業,為新中國培養火箭飛彈方面的專業人才,國家批准了北航的這一遠景發展規劃。
1957年
北航火箭飛彈系正式成立,系下設3個關鍵的專業教研室,曹傳鈞出任火箭發動機教研室主任。北航火箭飛彈系的創立,是新中國高等教育歷史上的一個新篇章,他為新中國國防事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國家的需要,使曹傳鈞與他同時代的知識分子一樣,有幸成為這一事業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1957年5月
第一批火箭飛彈專業的5名蘇聯專家進入北航。曹傳鈞與這些專家們關係密切,他邊工作邊學習,特別是他的俄語能力,完全是在實踐中得到了提高。他從俄文資料中翻譯了大量的火箭發動機專業教材,既充實了自己,也提高了教學水平。
1958年
為了配合型號研製,北航在院內建立了一系列液體和固體火箭發動機試驗設備。後來,又在西山分別建立了大型固體發動機試車台、大型液體發動機試車台,北航火箭飛彈系初具規模。這當中,曹傳鈞做了大量的籌劃、設計和組織工作。
新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2號”發動機的總設計師
1958年
航制定了一系列型號科研計畫:從“北京1號”到“北京5號”。那時,曹傳鈞任教的飛彈火箭系提出的目標是:自己設計、研製、發射高空探測火箭——“北京2號”。
“北京2號”的研製方案有兩個:一為二級固體火箭,要求一級發動機推力為18130牛,工作時間是6秒;二級發動機推力為7448 牛,工作時間也是6秒,設計飛行高度為72千米。方案二為一級固體發動機和一級液體發動機,將第一方案的固體發動機作為一級助推器,第二級用過氧化氫加煤油實現火箭繼續升空的推力。設計要求工作程式與第一方案相同,設計飛行高度為45千米。
曹傳鈞出任這一型號研製的核心部分——火箭發動機的總設計師。當時來北航的幾位蘇聯專家都只搞過理論教學,誰都沒有型號設計的經驗,所有工作都要自己解決。困難沒有難倒曹傳鈞和教研室的年輕人,他們以多年研究航空發動機的經驗,結合一年多來的刻苦攻讀,從有限的教科書和資料中,找到了自己的設計靈感,很快交出了兩種發動機的設計圖紙。
從圖紙到實物,又是一段艱難的歷程。火箭發動機有兩大難點:一為推進劑的製備,一為燃燒的控制。固體火箭要達到6秒鐘的工作時間,按計算火藥柱的直徑必須達到210毫米,長度要有1030毫米,這樣,藥柱的質量就有56千克,這是當時中國任何一家工廠都未曾生產過的火藥藥柱。但了解到研製目標後,山西的一家工廠組織了技術人員進行攻關,廠長還親自帶去鄰廠尋找協作,終於攻克了火藥柱這第一道難關。
1958年9月
北航1958年的型號研製雖然難免不打上時代的烙印,但並沒有違背科學的嚴謹。為了確保“北京2號”的發射成功,曹傳鈞和教研室的同志們一起做了一系列的地面實驗和精心的準備。包括靜力強度、發動機點火程式、兩級分離模擬等等,僅發動機熱力實驗就做了70多次。
更重要的收穫是:五個型號的研製,推動了北航的科研帶教學的實踐環節,加速了各專業實驗室的建設,為各專業的發展培養造就了一批教學、科研人才,還培養了一批從事航空航天事業的科研生力軍。這種以型號為目標的教學實踐,已成為北航一個十分優良的傳統。
1958年
北航火箭系的畢業生共有200餘人,其中發動機專業的畢業生有40多人,他們中的絕大部分被分配進了航天系統,成為中國自己培養的第一批航天科技人才。
莫航留學
1959年11月
曹傳鈞受國家委派,赴莫斯科航空學院留學進修航空噴氣式發動機專業。他結合在國內設計“北京2號”的實踐經驗,也閱讀了允許借閱的有關液體火箭發動機資料。短短一年的進修,使曹傳鈞在火箭發動機領域有了更為豐富的知識。
但是,那個年代的中蘇關係已進入緊張時期,也影響了曹傳鈞的進修生涯。他渴望的實習條件沒有了,應參觀的先進的研究所及基地全都關閉了,他只能力所能及地在理論領域鑽研,在文獻資料中探索,而且只能用自己的大腦,各種複印、翻拍都受到了限制,這反而刺激了他的記憶,使他的腦細胞更為活躍。
1960年12月
曹傳鈞結束留學歸國,他所學到的知識很快發揮了作用,無論在幫助教研室的年輕教師提高水平,還是在研究生的培養上,他都發揮得很出色。在此期間,曹傳鈞與教研室的同事們一起,編寫了許多有關飛彈、火箭及有關火箭發動機的講義、教材。60年代初,北航飛彈火箭系培養的研究生、本科生在國內都有相當的水平和能力。許多兄弟院校的教師也都進入北航進修,北航在這一領域的領先水平得到了國內同行的普遍認可。
從1945年在西南聯大任航空系的助教算起,到2009年,曹傳鈞在中國航空航天教育界已辛勤地執教了50餘年。50餘年來,曹傳鈞為國家培養了火箭發動機專業畢業生近500人,培養了航空航天各學科人才1500餘人。他的學生中有許多人已成為中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骨幹和棟樑之才。
北航發展
1978年
曹傳鈞被推選為北京航空學院教務組組長。面對“文化大革命”後高等教育“百廢待興”的局面,曹傳鈞首先考慮的是如何恢復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如何制定全校的教育規劃,如何逐步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如何培養新時期的高水平的學生。
為此,曹傳鈞重點抓了四項工作,一是恢復基礎部,狠抓基礎課教學質量的提高;二是恢復航空宇航製造工程系;三是結合國際上科技發展的方向,在北航建立了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四是重新恢復了管理系,隨後又擴建為管理學院。歷史證明,這四項工作對北航在新時期的發展起了很重要的推動作用,北航在航空宇航製造、工業企業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方面的優勢站在了全國高校的前列,北航的綜合實力也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充分肯定。
1980年
(1)制定具有彈性的學分制教學計畫,把德育、智育、體育全面納入教學計畫;把教學內容分成必修、限選、任選三類;把完成德、智、體教學活動的“量”與“質”均折算成學分來表示,以保證“德智體三育的統一”和“基本規格和因材施教的統一”。
(2)根據國家對社會主義建設當前和長遠的需要調整改造專業。
(3)壓縮講課學時,提倡“講一、練二、考三”的教學方法。
(4)實行全面加權學分的教學管理辦法,重視學生的個性,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和能動性,落實“嚴格要求和放活管理的統一”。
(5)實行規範化的教學運行方式,保證彈性教學計畫和學分制教學管理辦法的實施。這套教改方案1982年在校內試點,1984年在全校鋪開,1989年獲國家教委頒發的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全國眾多高校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1978年,教學秩序剛剛恢復,曹傳鈞就特別提出:要大力提高全校教師的外語水平和掌握使用計算機知識的能力。為此,他組織了全校中青年教師分期舉辦教師英語提高班、計算機套用能力培訓班。他還利用各種渠道,儘可能多地選派各專業教師出國進修、參觀、考察、訪問。在附近高校中,北航教師的出國人數遠遠高於兄弟院校,1978年至全國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期間仍在北航任教的55歲以上的大批骨幹教師都獲得了這種出國機會。這樣,既開拓了教師的視野,還明確了差距,更掌握了專業主攻方向,有效地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和科研攻關能力,許多人還因此獲得了國外著名高校授予的博士學位,增強了北航參與競爭的實力。
全國恢復研究生招生制度後,曹傳鈞根據北航的特點,當年就與有關部門制定了研究生招生培養計畫。1984年,北航正式設立研究生院,曹傳鈞親自擔任研究生院院長。這一人才培養目標得到了實現,北航研究生院所培養的大批博士、碩士在全國各用人單位獲得了普遍的好評。
針對現代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知識爆炸的發展趨勢,曹傳鈞很快意識到今後走出校門的人們的知識面都要不斷地更新、提高,繼續教育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發展方向,他在1986年又力主成立了北航繼續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的發展,主要針對航空航天領域以及社會各方面高層次的在職人員。北航繼續教育學院已成為北航整體教育體制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88年
曹傳鈞離開北航校長的崗位。受學校委託,他仍然擔任著校學術委員會主任,校科協主席等技術職務,繼續為北航的長遠發展貢獻著自己的餘熱。
1995年12月7日
由北航宇航學院組織,來自校內外航空航天系統的100多名曹傳鈞的學生在北航逸夫館聚會,共同慶祝曹傳鈞教授從教50周年。
主要論著
1 曹傳鈞.液體火箭發動機.北航教材.1958
2 曹傳鈞,何慶芝譯.火箭發動機.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66
3 曹傳鈞.立足改革,提高水平,增強高等教育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北航教學,1985(1)
4 曹傳鈞.專業設定的原則與發展趨勢.航空教育,1986(4)
5 曹傳鈞,朱上翔.專業設定的原則與發展趨勢.航空教育,1986 (4)
6 曹傳鈞等.煤燃燒器的聲振盪研究.煤燃燒國際會議.1987.10
7 曹傳鈞,趙銳.對中國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幾點看法.教育論叢,1989(3)
8 曹傳鈞等.脈動燃燒技術的回顧和展望.航空動力,1991(1)
9 曹傳鈞等.燃煤脈動爐中帶二次氣流充填燃燒研究.煤燃燒國際會議.1991.10
10 曹傳鈞.四十年教育改革的回顧.航空教育,1992(4)
13 曹傳鈞.從教育計畫的變化看建國後十七年航空工程教育的發展.北京高等教育.1997(7)
14 曹傳鈞主編.中國現代科學全書一—航空航天卷.重慶:重慶出版社.2001
其他相關
逝世
人民網北京2月7日電 北京航天航空大學昨日晚間在其官網發布訃告,沉痛悼念該校原校長、航空航天教育家曹傳鈞。曹傳鈞教授因病於2014年2月4日0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2歲。
評價
曹傳鈞教授在我國航空航天教育界辛勤執教60餘年,他誨人不倦、為人師表,桃李滿天下,在培養的人才中有許多已成為航空航天界的中流砥柱,為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曹校長一生勤勉負責、埋頭苦幹,淡泊名利、不喜張揚,廉潔奉公、襟懷坦白,他是航空航天界和北航師生中德高望重、人人崇敬的楷模。老校長的離去是我校和我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重大損失。我們要學習他謙虛謹慎、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風,學習他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學風,學習他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心培養年輕人健康成長的崇高師德,化悲痛為力量,為祖國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為我校空天信融合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建設而努力奮鬥!
曹傳鈞教授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