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故里

書聖故里

紹興書聖故里歷史街區是目前紹興市區歷史風貌保存最完整的區域,薈萃著影響中華文化進程的紹興名士“書聖”王羲之和“學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也是劉宗周黃宗羲等歷代名士的求學聖地。紹興書聖景區位於蕺山南麓大片古民居之中,東起中興路,西臨解放路,北至環城北路,南到勝利路,總面積約0.8平方公里。景區布局為前街後河,有眾多名勝古蹟,如蔡元培故居、戒珠講寺、蕺山書院、題扇橋探花台門、太平天國壁畫等鑲嵌在街弄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書聖故里
  • 地理位置:浙江省紹興市
  • 占地面積:0.8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08:30-17:00
  • 門票價格:45元起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區位,人口,名勝古蹟,

區位

社區坐落在浙江省紹興市越城區王家山,占地45.2萬平方米。

人口

共有居民2538戶,常住人口7780多人。

名勝古蹟

社區的主要街巷屬於紹興歷史文化重點保護街區。眾多名勝古蹟散步在社區內的四街六弄之間,如筆飛弄蔡元培故居、西街的戒珠寺蕺山街的題扇橋、肖山街的探花台門等,使社區內平添了幾分歷史文化氣息。里弄小巷、小橋流水、粉牆黛瓦、青石板路、庭院深深,讓社區充滿了濃郁的江南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街市文化,成為紹興歷史文化古城的縮影。
蕺山書院
蕺山書院曾是明代著名儒學大師劉宗周講學之地,也是蕺山學派的發祥地。在蕺山學派的弟子中,以黃宗羲陳確最有影響。清末時,書院改為山陰縣學堂,徐錫麟曾執教於此。范文瀾陳建功、徐欽文等人先後在此就讀。
戒珠寺
戒珠寺蕺山臨西街,為城中八大名寺之一。建寺前,是王羲之的住宅,後王羲之棄宅為寺。初名“昌安寺”。到唐大中六年(852)起開始叫“戒珠寺”意思是“戒律潔白,猶如珠玉”。 鹹通三年(862)衢州刺史趙磷直書“戒珠講寺”額,今存。王羲之為什麼舍宅為寺,這裡有一段傳說。王生前最喜歡鵝和珍珠。一天他在家裡玩賞一顆寶珠時,一位僧人前來造訪。王隨手將珠子放在桌案上招待客人。這時又有一個朋友來仿,王請僧人在屋內稍候,自己出去會那個人。王回來時發現桌子上的珠子不見了,便懷疑僧人拿了。雖不便明言,但臉上流露鄙夷之色。僧人深感委曲,卻有口難辯,回去後鬱悶而死。幾天后,王羲之家的大白鵝也死了,刨腹一看原來是鵝吞下了珠子。王心中悔恨交加,從此戒掉賞珠子的習慣,並舍宅為寺。其實通過這件事,王羲之在後面的《蘭亭集序》中也有感嘆:“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怏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儘管人們的愛好千差萬別,或好靜,或好動,也不相同,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自己所要的東西暫時得到了,快樂而自足,竟不覺得衰老即將到來;待到對於自己所喜愛或得到的事物感到厭倦,心情隨著當前的境況而變化,感慨油然而生,以前感到歡快的事頃刻之間變為陳跡了。這是王羲之對人生的感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在蹲下起身一瞬間就過去了,所以我們都應該珍惜!寺起名為“戒珠”的原因有二:一是取《法華經·序品》中“精進持淨戒,猶如獲明珠”之意。二是闡明舍宅之本意。
戒珠講寺源系浙江省天台山天台宗,佛教界禪宗寺廟題額為“xx禪寺”,“講寺”則側重研習佛法義理、講經論道,一般為天台宗寺廟。北方重視禪修,南方重視義理,故而江南一帶天台宗很盛。這也和南北文化差異有關,南方的和尚文化底子好,而北方的和尚大字也不認識幾個更何況是像天書一樣的經文了,所以在北方是禪修為主。雖然現在我們進寺廟已經看不出二者的區別,但是我們從寺廟的名稱還是可以看出原委的。天台宗佛教哲學思想主要由“一念三千”、“一心三觀”、“三諦圓融”等構成。它在所有佛教宗派中首屈一指,因而成為中國佛教宗派的傑出代表。
戒珠講寺和蕺山上下呼應,這一帶成為了佛儒道三家以人為本一脈而下,兼通並融的哲學思想基地。
現在戒珠寺通過各方面的募集,籌集資金1.25億元,於2012年3月份動工,依山而建,占地10781平方米,增設地藏殿、三聖殿、東配殿、西配殿、並內設王羲之史跡陳列館,打造成紹興的北天竺,和紹興城南面的廬峰南天竺,遙相呼應,保紹興地方的一片安寧。
三槐堂(尚德當鋪)
尚德當鋪建於清代,當時紹興當鋪遍及城鄉,據調查,光緒二十九年(1903),紹興的當鋪有六十四家之多,尚德當鋪即是其中之一。而“紹郡當業,皆地方紳富組織之”,尚德當鋪老闆王達夫是號稱“王百萬”的巨賈。
尚德當鋪坐西朝東,平面規整,格局森嚴,住商合一,功能清晰。中軸線上依次為門屋、儀門、前樓、後樓,兩側連以廂樓。門屋經商,前樓、後樓住人,中間有儀門相隔,周封以高牆,高牆內設避弄(更道),層層設門,為一處不可多得的商賈宅院。
解放後,尚德當鋪不復存在,宅院改作紹興市工業總公司倉庫和少數居民居住,但建築格局和主體架構保存基本完好。2000年起,根據紹興書聖故里歷史街區保護規劃,紹興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辦公室對尚德當鋪實施保護性修復建設,動遷了居民住戶和單位,對屋面和殘損的門窗部分參照原樣按原材質予以修復,保持原有格局與風貌。2001年年底維修竣工。2011年市政府開發旅遊,把書聖故里作為景區對外開放,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再現的復古當鋪。
尚德當鋪的左右兩邊細心的遊客可否發現在牆上嵌著兩塊石碑,上面刻著“三槐堂王界”
三槐堂王氏的由來:王祜為五代十國時期人物,後為北宋官員,為監察御史,頗得賞識,官職不斷升遷。因直言進諫,宋太祖趙匡胤許諾其升遷為宰相落空。王祜在自己家院子裡手植槐樹3棵,曰:“吾子孫必有為三公者”當時王祜很生氣別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孫一定能擔任宰相,位列三公當然是氣話,當然也可以認為王祜這句話是他的自信或遠見。但他以三槐比擬三公確是無疑的。
後來的事實果不其所料,他的兒子王旦在宋真宗時做了宰相,使他的預言變成了現實。三槐堂不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號,而且成為整個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個分支——三槐王氏
王羲之陳列館
位於斜橋弄8號的王羲之陳列館是書聖景區內專門展示陳列王羲之和歷代受王羲之影響的書法家作品。
王羲之——(303-361),東晉大書法家,字逸少。原籍山東臨沂,12歲那年隨家族南遷至浙江紹興。在紹興曾出任會稽內史和右軍將軍,被世人尊稱為“王右軍”。王羲之為人耿直,胸懷豁達,淡薄功名利祿,好山水形勝。他在會稽做官4年後,即永和十一年(52歲)便辭官,游遍東南山水,晚年歸隱嵊州金庭。他七歲開始學書,曾拜師出身書法世家的衛夫人,以後加上苦心鑽研、細心推敲書法的精髓,他的行書、草書成就最大,創造出“天質自然,丰神蓋代”的行書。晚年書法爐火純青,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蘭亭序》就是他晚年的得意之作,被歷代書法家公認為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行書”,他因此被尊稱為書聖,《蘭亭序》也成為了散文史上的千古絕唱。 進入門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王羲之教子習字圖》,畫面展現了王羲之到我們紹興蕺山老街定居後,教孩子練習書法的場景,王羲之的夫人和孩子們一起觀摩王羲之教導時年8歲的王獻之練習書法,畫面生動祥和。
門廳右邊是根據北京故宮養心殿三希堂原樣陳設的“三希堂”,展出三件為乾隆皇帝非常愛好的書法作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王珣《伯遠帖》。這三件作品在中國書法史上享有盛名。如今二岸分居,《中秋帖》、《伯遠帖》現藏於北京故宮,《快雪時晴帖》藏台北故宮博物院。這裡展出的是這三件作品的複製精品。如今它們在我們紹興書聖故里重逢,讓來書聖景區的遊客一睹三希堂三件稀世寶貝的“芳容”,我們也在爭取二岸三希能早日聚首,一起回到王羲之當年長期工作生活過的古城紹興,和我們廣大遊客見面。
門廳左邊,是王羲之生平事跡和書法作品展廳,這裡按照時間脈絡依次展現了“東床快婿”“初到會稽”“臨池愛鵝”“題扇躲婆”“戒珠失友”“蘭亭雅集”“金庭歸隱”這幾個歷史場景。展廳蒐集了目前存世最全的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間玻璃展櫃展出了四幅《蘭亭序》。其中,唐代褚遂良黃絹本、馮承素神龍本和宋拓定武本是非常著名的。還有一本是明代著名書畫大家祝允明臨摹的《蘭亭序》,也是彌足珍貴。這裡將這四種一起陳列,大家可以藉此一覽《蘭亭序》一千六百多年來歷代傳承、臨摹的歷史。
走到中庭,我們可以看到《羲之筆廬》(原配電房改裝),相傳是晉代王羲之堆放練習書法用的毛筆的地方。王羲之曾經將他練字用廢舊的毛筆積攢起來,起冢埋葬,傳為一時美談。
後面《閱古樓》陳列了深受王羲之書法藝術影響的歷代和紹興有淵源的書畫大家們的作品。我們可以在這裡看到中國書法史上的行書三絕:那就是《蘭亭序》和唐顏真卿《祭侄文稿》宋蘇軾《黃州寒食詩》。這後二件能和王羲之的蘭亭比肩,足見顏真卿和蘇東坡在中國書法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響力。
其他,諸如我們紹興的著名愛國詩人陸游的書法作品,明代徐渭的書法作品,可謂給我們展現了一卷濃墨重彩的中國書法史長卷。我們置身其間,在感受我國燦爛的漢字文化藝術的同時,也深深為我們偉大民族所取得的高超的藝術成就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在書法互動區內,我們為遊客準備了利用電腦來臨摹王羲之書法的設備,大家可以在這一試身手,臨摹好的作品還可以列印出來,帶回家作為紀念。
蔡元培故居
其故居坐落在筆飛弄13號,為蔡氏祖父以下幾代聚居地。首先大家看到的是門楣上方懸掛著翰林匾一塊,因為蔡元培出身科舉,為清末翰林。他思想進步,德高望重,桃李滿天下,享譽海內外。更值得我們後人學習的是蔡老學習的“海綿”精神,他曾在1907年40歲那年還赴德國著名的萊比錫大學留學,並把德國的教育教學制度引進國內,堅持以美育代宗教的藝術教育思想。現在的上海音樂學院、杭州的中國美術學院都是蔡老先後創辦,他為中華民族全面復興教育改革奠定了基礎。他曾歷任民國臨時政府教育總長、北大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說起北大校長,曾有四位擔任過北大校長的都是我們紹興人,他們是蔡元培馬寅初蔣夢麟何燮侯
錢業公所
會館位於筆飛弄7號,占地面積1000平米,與蔡元培故居毗鄰。錢業會館建於清末,是紹興目前保存比較完整的會館建築。2002年被公布為紹興文物保護單位。整體建築坐西朝東,前後兩進。第一進門屋,第二進正樓。
錢業會館是當時當地錢業同行的聚會和交易的場所,也是當地金融的最高決策地。反映的是當時地方的經濟之繁榮。其前身是辛亥革命前由紹興十七家錢莊成立的會館,作為議事場所。民國時期也是中國銀行在紹的駐地,如今這裡已打造成錢幣博覽館,對紹興錢莊的發展歷程和布局進行了全面展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