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寫中國文明史

書寫中國文明史

《書寫中國文明史》是2019年1月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江林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書寫中國文明史
  • 作者:江林昌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出版時間:2019年1月
  • 頁數:535 頁
  • 定價:120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0162937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整理這部書稿的直接起因,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齊魯文化與中華文明文庫”叢書出版計畫的需要,具有偶然性。而這部書稿的相關研究從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因此現在做些系統總結,也有其必然性。
1996年至21世紀初,我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期間,恰逢“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在實施中。我的導師李學勤先生擔任該工程首席科學家、專家組組長。我因此有機會擔任工程專家組暨辦公室學術秘書,還負責了一個專題的研究。在這個多學科相結合的環境裡,我得到了科研鍛鍊,開闊了學術視野。“夏商周斷代工程”階段性成果發布後,國家又在此基礎上啟動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我又有幸繼續參與工程預研究的一些論證報告與專題研究工作,使自己的專業思考又進了一步。這段經歷,使我的確有了“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的感覺。
“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目標是相當於五帝時代的中國文明起源,跨度約一千年,而“夏商周斷代工程”事關中國早期文明發展,跨度近兩千年。五帝至夏商周總共三千年,占據了整箇中國文明史的五分之三,時間長,涉及面廣,而且,這又是中國文明發展的奠基成型時期,意義重大。我一頭扎進這深廣的學術大海,幾乎已沒有回頭的可能。近二十年來,我一直在這個領域裡潛心理論思考,親赴考古現場,分析相關資料,做多學科的綜合研究。真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簡介

江林昌,1961年生,浙江杭州臨安人。1978年,考入杭州師範學院中文系。1981年7月-1988年8月,任浙江杭州臨安教委中學教師與電大教師。1988年9月-1994年7月,於浙江大學古籍研究所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師從姜亮夫先生與崔富章先生。1996年9月-2000年5月,於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從事歷史學博士後研究,師從李學勤先生。1996-2001年,參加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任工程學術秘書。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明史、中國古代思想史、中國古代文學史研究。2003年2月-2018年2月,當選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曾任煙臺大學副校長、煙臺市人大副主任、煙臺市政協副主席、民盟煙臺市委主委等。現任教育部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院長、首席專家、博士生導師,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中國先秦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楚辭(屈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山東省古典文學學會副會長等。主持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多項,獲省部級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三項等。

圖書目錄

緒論
書寫中國文明史
——構建中國特色文史學科理論體系淺議
第一章 中國古代文明的理論建構
考古發現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
國學研究步人簡帛時代
既要借鑑國外理論,更應構建中國古代文明的理論體系
馬克思、恩格斯文明理論與中國“早期文明”
亞細亞所有制形式與夏商周社會若干問題
——讀馬克思《資本主義生產以前的各種形式》
原始宗教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發展的影響
——以“絕地天通”“鑄鼎象物”為例
第二章 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中國文明起源與早期發展鳥瞰
中國文明的時間早期性與空間廣闊性
中國文明的起源模式與演進軌跡
五帝時代中華文明的重心不全在中原
——對傳世先秦秦漢文獻的再思考
論虞代文明
——再論五帝時代中華文明的重心不全在中原
第三章 中國古代文明的世系與年代
由世系探索炎、黃兩族起源發展的時與地
新出熃公盈銘與夏禹問題
由甲骨文“周祭”“貢典祭”論上甲六示為商族信史時代的開始
由甲骨文資料試擬商族先公世系
試論商族首領繼承制發展的三個階段
眉縣新出青銅器與西周王室世系、年代學及相關問題
由新出熃公盨、速氏銅器論夏商周世系及虞代問題
古代文明的年代序列與“夏商周斷代工程”
……
第四章 東西方古代文明的比較分析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