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曲線救國
- 含義:用不直接的方式達到救國目的
- 正面案例:魯迅倡導文人救國
- 反面案例:汪精衛的投降主義
詞語解析,反面示例,投敵將領,正面實例,直接含義,
詞語解析
反面示例
投敵將領
1.1933年春東北軍騎兵第17旅旅長李守信於綏遠林西率部投靠日軍。李守信原為熱河土匪,東北易幟時投靠東北軍,被委任為騎兵第17旅34團團長。1933年升任旅長不久後即投靠日軍。被日方委任為經林留守司令。9月又改編為察東警備軍,與察哈爾抗日同盟軍作戰,司令官李守信。下轄兩個師又一個炮兵隊。
2.1935年綏遠義勇軍司令王英投敵。王英為綏西土匪,長期盤踞綏遠。後任東北軍之師長、察北游擊司令。
3.1938年國民黨中央黨務訓練團軍訓處長劉夷被俘投敵。劉夷為黃埔二期生、劉峙之侄。投敵後任汪偽軍官訓練團團長、軍事參議院參議。
9.1941年春軍統忠義救國軍一部由蔡鑫元率領在江蘇泰興投敵。
10.1941年4月第33師副師長兼團長潘乾丞、魯蘇戰區獨立團團長劉湘圖於蘇北率部投敵。
正面實例
日本侵華戰爭時期,魯迅先生開始從醫後又從文而鼓勵更多的人去抗日,並不是直接參加軍隊抗日,這也可以說是曲線救國。
到後來抵制外貨,教育人民不崇洋媚外,不是用軍事手段達到救國目的的都算是曲線救國。
直接含義
所謂曲線救國,就是採取直接的手段不能夠解決,無力正面對抗偽善匪幫,就只好採取緩慢而間接的方式,儘可能發動各界人士和力量,或者採取從側面迂迴牽制干擾的策略,一點一滴地爭取和喚醒人民的支持,有時甚至還要放棄一部分已經得手的東西,背負周遭人等的罵名。雖忍辱負重,但鬥爭的決心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