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蜥蜴
- 中文別名:四腳蛇
- 界:動物界
- 門:脊索動物門 (Phylum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Vertebrata)
- 綱:爬行綱 (Reptilia)
- 亞綱:雙孔亞綱 (Diapsida) 、鱗龍次亞綱(Lepidosauria)
- 目:蜥蜴目 (Lacertiformes)或為 有鱗目 (Squamata)
- 亞目:蜥蜴亞目 (Lacertilia)
- 種:現存蜥蜴約3 000種。
- 分布:分布於世界大部分地區。
基本資料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爬行綱Reptilia
目: 有鱗目 Squamata
亞目: 蜥蜴亞目 Lacertilia
Günther, 1867
簡介:蜥蜴類和蛇類是現存爬行動物中最興盛的類群,分布於世界大部分地區。現存蜥蜴約3 000種,而蛇類有大約2 400種。它們的身體一般是長形,體被角質鱗片。這類動物很容易從頭骨結構上與別的動物區別開來,它們的頭骨具有高度的活動性,在蛇中尤為突出。蜥蜴尾巴大多能夠自斷,斷後又能再生,但斷端的尾椎骨不能再生。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繁殖
有的蜥蜴卵在母體輸卵管後段(“子宮”)就開始發育,直到產出仔蜥,叫做卵胎生(Ovoviviparous)。石龍子科中不少種類為卵胎生,其餘各科蜥蜴多為卵生。同一屬中有的種類為卵生,另一些種類則為卵胎生。譬如南蜥屬中多線南蜥(Mabuya multifasciata)為卵胎生,多凌南蜥(M.multicarinata)為卵生。又如滑蜥屬中兩個相近種秦嶺滑蜥(Scincella. tsinlingensis)為卵胎生,而康定滑蜥(S.Potanini)卻為卵生。我國特產動物鱷蜥(shinisaurus crocosilurus)在當年年底仔蜥就在母體輸卵管內發育成熟,但延滯到第二年5月才產生母體外。解剖懷孕後期的鱷蜥,成熟仔蜥已無卵黃,而母體輸卵管壁布滿微血管網。可能發育後期的仔蜥依靠母體提供營養,應屬於少數胎生(Viviparous)蜥蜴之一。
蜥蜴一般每年繁殖一次。但在熱帶溫暖潮濕環境的一些種類,如島蜥 (Emoiatrocostata)、多線南蜥、蝎虎(Platyurus plaryurus)、疣尾蜥虎(Hemidactylus frenatus)與截趾虎(Gehyra mutilata)等則終年都可繁殖。
壽命
歷史演化
蛇是爬行動物中進化最快的類群。大多數現生蛇所在的科,是在中新世才開始大量發展起來的。蛇類有紅外線感受器,如存在於蝮蛇類的頰窩和大多數蟒的唇窩,它們是熱敏器官,對周圍環境溫度變化極為敏感,能在數十厘米的距離內感知0.001攝氏度的溫度變化。這樣它們就能在夜間準確地判斷哺乳類或鳥類的存在及位置。蛇的這類捕食行為,還有蛇的專門用來捕捉溫血動物的某些頭骨結構都表明,蛇的進化可能與當時哺乳動物的多樣化密切相關。現代蜥蜴中最大的要數印度尼西亞的科摩多龍(也有稱科摩多巨蜥),能長到3米多,捕食鹿和豬。在澳大利亞更新世發現的巨蜥化石則有科摩多龍的兩倍大。但蜥蜴中最大的還數滄龍,這是晚白堊世的一種海生蜥蜴,有的個體長度可以超過10米。滄龍有著長長的尾巴,幾乎占了身體的一半長。曾經發現過幾百件保存極為精美的滄龍化石,但沒在成年滄龍的體內發現過幼仔,估計它們和海龜一樣還得回陸地下蛋。
蜥蜴和蛇
蛇的外耳已經沒有了,不過裡面的方骨和鐙骨還在,它們直接從地面拾取聲波。聲波在固體中比空氣中傳播要快得多,所以蛇類對地面的微弱振動極為敏感。
不少人提到蛇就會感到毛骨悚然,這一方面是害怕毒牙的傷害,另一方面是其體表色彩斑斕,讓人覺得形態可憎。蜥蜴也是五顏六色,最有名的當數“變色龍”避役,它能隨環境變化迅速改變體色。在遇敵害時身體脹大、迅速改變顏色,起到警戒和保護的作用。而很多毒蛇更是顏色鮮艷,身體具有色彩不同的環紋,意思是“小心點,別惹我”,真應了“打退不如嚇退”的兵法精髓。早期的蛇大多靠窒息來殺死獵物,就像今天的蟒一樣:纏繞在獵物胸部,逐漸收緊,直至獵物斷氣。
我們常用“蛇吞象”比喻貪心不足,即使最長的蛇,拉丁美洲的網蟒10米長,或最重的蛇,227千克的水蟒,也不可能吞下大象。不過這句話也有其來由,蛇口可以張開很大,達到130度角,這時候就能吞下比蛇頭大幾倍的食物,如眼鏡蛇吃鼠、蟒蛇吞山羊等等。有鱗類可歸入鱗龍形類,這類還包括現存的楔齒蜥。楔齒蜥是爬行動物中最古老的類群之一,它的同類在2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楔齒蜥是當今世界上最珍稀的動物之一,僅生活在紐西蘭的一些小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