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陵古城牆
- 外文名:Ancient City Wall of Jingling
- 地理位置:天門市鴻漸路
- 開放時間:全天
- 年代:明
- 保護級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三批)
景陵古城牆始建於明朝初年,初始為土城,後建磚城,清代建城樓,跨越明、清兩個朝代,歷史悠久。城牆現僅存北牆,遺址位於湖北省天門市竟陵街道鴻漸路,長約50米,高4米,為長方形灰瓦錯縫平砌。天門古稱竟陵、景陵,1726年更名為...
明景陵,位於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東峰(黑山)之下。是明朝第五代皇帝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與孝恭章皇后孫氏的合葬陵寢。明景陵於明宣德十年(1435年)正月十一日始建,完工於明天順七年(1463年)三月十九日,共歷28年,占地25000平方米。明景陵的陵寢建築基本沿襲獻陵的儉樸規制。明景陵建築為兩進院落。第一進院落以...
文學泉,又名“茶泉”、“陸子井”,俗稱“三眼井”,位於湖北省天門市竟陵北門外護城河畔,與景陵古城牆相鄰,為東晉高僧支遁開鑿,距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是唐代陸羽汲水品茶之井。因陸羽曾被詔拜“太子文學”之職,故以“文學”命泉。文學泉井深約25米,井口直徑1.2米,井口蓋板為兩塊30厘米厚石板,石板上鑿...
前壕 前壕又稱“官池”,位於湖北省天門市文學泉道南側,與東湖相連,古時為竟陵城北門外的護城河。有景陵古城牆、文學泉、陸羽亭、涵碧堂等景點。
明十三陵是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寢的總稱,依次建有長陵(成祖)、獻陵(仁宗)、景陵(宣宗)、裕陵(英宗)、茂陵(憲宗)、泰陵(孝宗)、康陵(武宗)、永陵(世宗)、昭陵(穆宗)、定陵(神宗)、慶陵(光宗)、德陵(熹宗)、思陵(思宗),故稱十三陵。景區已開放景點有長陵、定陵、昭陵、...
北魏宣武皇帝景陵見方全用土坯填充,以保持穩定。飛鳥時代建築 東晉和南朝的建築不僅遺物不存,連圖像也沒有保存下來,只能結合文獻,參考日本飛鳥時代建築來探討。在南朝史料中,記有荊州玉泉寺大殿,說它面闊十三間,只用二行柱,通梁五十五尺,明確指出它是全木構架大型建築。史料中還說梁朝建了很多木塔,三、五、...
封景陵郡王 順靖 九子 朱孟爟 封岳陽郡王 悼惠 十子 朱孟炬 封江夏郡王 康靖 女兒 朱氏,封為清湘郡主,配耿琇。 [7] 六女:朱氏,封為安鄉郡主,配魏寧。 [8] 七女:朱氏,封為澧陽郡主,配張鑒。 [9] 八女:朱氏,封為興寧郡主,配葛隆。 [10] 九女:朱氏,封為祁陽郡主,配李澄。 [11] 朱楨墓 播報 ...
【墓地規模】景仰園坐落在長陵以東,景陵的東北隅,占地580畝,預計建設投資1億元.【主要特點】樹葬,其秀麗的風景、新型的殯葬形式、便捷的交通,吸引了眾多人群的目光。【毗鄰墓園】十三陵首陵長陵及景陵 概況 近可觀金碧輝煌的長陵大殿,遠可眺望定陵的城牆古蹟,南面隔山相望的正是聞名遐邇的十三陵水庫。景仰園的園...
各陵名稱以營建的順序依次為長陵、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慶陵、德陵、思陵。定陵是萬曆皇帝朱翊鈞和他的兩皇后的陵墓。建於1584到1590年,占地面積18萬平方米。明樓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階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樓內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顯皇帝之陵"。明樓的正...
明永陵規模宏大,越制營建。在古代,陵園規模的大小,取決於陵園殿廡、明樓及寶城規制。按照禮制要求,後世的帝王陵墓不應在陵寢規制方面超越其前代帝王的陵寢。但明永陵的陵寢建築,如寶城、殿廡等卻在規模上超過了其前代獻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六陵制度,僅比成祖的長陵略小一點。設計的獨特 首先明...
昌瑞山下震耳欲聾,刀槍閃亮的一場新戰鬥衝著康熙皇帝的景陵打響,300多雙罪惡的手伸向景陵地宮,對康熙皇帝拖骨暴屍。經過三晝夜的“激戰”,終於拿下了景陵地宮這個“碉堡”,搜出了珍寶幾大口袋。王紹義洋洋得意地說:“我們所挖的幾座陵,就數這景陵的寶物多,不次於慈禧、乾隆的陵啊!”張盡忠也樂不可支...
泰陵是西陵的主陵,建有主陵才會設定的石牌坊、大紅門、具服殿等一系列建築,而從大碑樓往北的主要建築則與景陵並無二致。而內葬他皇父、生母的裕陵,他多次拜謁,自然非常熟悉。從大碑樓往北的一系列建築與泰陵相比,不僅毫不遜色,而且還多有超越之處。泰陵石像生為5對,而裕陵則為8對,多了駱駝、麒麟、...
清雍正五年(1727年)依子隨父葬舊制,清世宗命精通堪輿之人在孝陵、景陵附近相度萬年吉地,因無可營建之處,未得。又命怡親王允祥在遵化境內其他地方踩卜,卜擇遵化州九鳳朝陽山,吉地破土興工,卻發現穴中之土帶有砂石,犯了陵寢營建的大忌。經通曉風水大臣再次詳細相度,發現九鳳朝陽山吉地“規模雖大而形局...
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誠仁皇后崩逝,開始籌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興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誠、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時,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與此同時,埋葬康熙帝妃嬪的景陵妃園寢也隨著完工,成為清王朝在關內修建的第一座妃園寢。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
第七任楚王 朱顯榕 第八任楚王 朱英㷿 第九任楚王 朱華奎 朱楨諸子 長子 朱孟熜 巴陵悼簡王 次子 朱孟炯 永安懿簡王 三子 朱孟烷 楚莊王 四子 朱孟焯 壽昌安僖王 五子 朱孟煒 崇陽靖簡王 六子 朱孟爚 通山靖恭王 八子 朱孟炤 景陵順靖王 九子 朱孟爟 岳陽悼惠王 十子 朱孟炬 江夏康靖王 ...
能看到的只有內城西牆殘存的一段城牆。那一座座宏偉的地面建築早在兩千多年前就遭到項羽的焚燒,在殘存的廢墟上,考古工作者發現了陵寢建築群遺址,規模宏大,集中分布於封土北側、內城西半部。在封土西北的內外城垣之間還發現一處地面建築群。據清理的三組房屋建築基址來看似為飼官建築,飼官建築遺址的南北兩側還有...
(三)陪葬墓十一、唐憲宗景陵 (一)“中興之主”唐憲宗——李純 (二)陵墓與陵園 1陵墓位置與陵園規模 2陵園石刻 (三)陪葬墓十二、唐穆宗光陵 (一)游幸無常的敗家皇帝——李恆 (二)陵墓與陵園 1陵墓位置和陵園規模 2陵園石刻 (三)陪葬墓十三、唐敬宗莊陵 (一)一代鞠迷唐敬宗——李湛 (二)陵墓位置與...
新落成的遺址博物館,位於洛陽新區古城路北、隋唐遺址植物園東南,分地下一層、地上兩層,總建築面積12616平方米,建築高度約28米。其中,地下一層為原址展示,展示考古發掘出的定鼎門遺址門道、柱礎石、城牆等。地面兩層為博物館,展示定鼎門遺址的演變歷史和考古發掘中出土的部分文物。該工程特點是在保護地下遺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