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發展,辦學條件,院部專業,師資力量,學科建設,硬體設施,教學建設,合作交流,科研創作,平台建設,建設成果,學術資源,學術交流,文化傳統,學校領導,現任領導,歷任領導,傑出校友,
歷史發展
學校前身為1910年創辦的中國陶業學堂,1912年,中國陶業學堂被江西省接辦,更名為江西省立饒州陶業學校,學制為兩年。1915年,江西省立饒州陶業學校又改名為江西省立甲種工業學校。1916年在景德鎮添設一所分校,命名為江西省立乙種工業分校,專事繪瓷教學。
在1926年到1927的大革命期間,景德鎮的江西省立乙種工業分校的校務陷於停頓。在波陽的甲種工業學校改為江西省立窯業學校。1927年,又改名為江西省立陶業學校。
1934年,學校由波陽遷往九江,改名為江西省立九江陶瓷職業學校。1938年夏,因日軍侵占九江,學校先後遷往靖安、萍鄉。1944年抗戰勝利前夕,學校遷往景德鎮,與抗戰創辦的浮梁陶瓷專科職業學校合併,稱為江西省立陶瓷職業學校,校長汪璠。1947年底,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准陶校“準辦專科,仍附職校”,江西省立陶瓷職業學校改稱為江西省立陶業專科學校。
1953年全國大專院校進行調整時,江西省立陶瓷專科學校被撤銷,其陶瓷工程專業併入華南化工學院,陶瓷藝術專業被併入江西師範學院,尚有部分教學人員也被安置到科研、生產部門。1955年5月8月,景德鎮陶瓷美術技藝學校成立。
1958年1月18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決定將江西工業技術學校的陶瓷專業210名學生、13名教師由南昌遷往景德鎮,與景德鎮陶瓷美術技藝學校合併,成立江西陶瓷學校。1958年,中共景德鎮市委決定創辦景德鎮陶瓷學院,並委派胡懷陵等同志聯繫籌辦事宜;6月28日,江西省人民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通過決定,將剛剛合併的江西陶瓷學校改為景德鎮陶瓷學院,任命中共景德鎮市委書記趙淵同志兼院長;8月,國家下達陶瓷學院接受波蘭、越南、羅馬尼亞留學生的任務;10月20日,學校隆重召開了第一次開學典禮。
1959年4月,景德鎮市建築工程學院(1958年10月15日創辦)併入陶瓷學院,成為陶瓷學院歷史上唯一一屆的建築系工民建專業。1966年8月18日,陶瓷學院紅衛兵大隊宣告成立。1968年5月16日,景德鎮陶瓷學院革命委員會成立;12月28日,撤銷景德鎮陶瓷學院。
1974年,景德鎮市利用原陶瓷學院的部分校舍,開辦了景德鎮市陶瓷工業學校。1975年8月16日,教育部發出通知,國務院批准恢復景德鎮陶瓷學院。1977年3月1日,學院舉行了“陶瓷學院復校暨開學典禮”慶祝大會。1978年下半年,學院開始由輕工業部和江西省委雙重領導(以輕工業部為主)。1984年,學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權單位。1998年,轉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為主。
2003年,被教育部確定為“三十一所獨立設定的本科藝術院校”之一。2005年11月,接受教育部組織的高校評估獲得良好成績。2009年景德鎮陶瓷學院重新劃分院系,同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辦批准為“2008-2015年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2011年,學校順利通過了國務院學位辦組織的博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和材料科學與工程、設計學兩個博士學位授權點的中期檢查;同年,學校取消了專科層次招生。
2013年7月,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6年3月,教育部批覆同意景德鎮陶瓷學院更名為景德鎮陶瓷大學。2017年6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第二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2018年2月,入選江西省首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2019年4月24日,景德鎮陶瓷大學上虞陶瓷高等研究院揭牌儀式在上虞科創中心舉行。
辦學條件
院部專業
截至2016年3月,學校設有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陶瓷美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工商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景德鎮陶瓷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
景德鎮陶瓷大學科技藝術學院(獨立學院)等10個院(部)和1個獨立學院。
設計藝術學院:產品設計、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動畫、公共藝術、數字媒體藝術
陶瓷美術學院:陶瓷藝術設計、雕塑、美術學、繪畫、考古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環境工程、材料化學、材料物理、新能源材料與器件、粉體材料科學與工程
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電子工程
工商學院:電子商務、物流管理、財務管理、會計學、市場行銷、工商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
人文社科學院:英語、日語、公共事業管理、法學、體育教育
信息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
(以上本科專業名單為2016年4月數據)
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804人,其中高級職稱人數453人、博士180人,擁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設計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高水平人才50餘人,各類國家級藝術大師26人,各類省級專家人才近200人。
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
|
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 |
|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
|
中國陶瓷藝術大師 |
|
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 |
|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2013-2017) |
|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 |
寧鋼 |
(以上名單為2013年資料)
學科建設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本科專業覆蓋工學、文學、管理學、理學、歷史學、經濟學、藝術學、教育學、哲學、法學等10個學科門類。形成了“設計藝術和陶瓷工程”優勢,重點打造“藝術設計與陶瓷文化、陶瓷材料工程與機電、陶瓷經濟與管理”三大優勢特色學科群。
學校建有一級學科博士點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5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5個,省級重點學科5個(其中省高水平學科2個),省“十二五”重點學科3個,“十二五”示範性碩士點2個。
在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中,學校設計學排名全國第6位、美術學排名第9位、材料科學與工程排名第16位。2016年,“設計學”成為江西省高校學科聯盟首批牽頭學科。
學校突出“設計藝術與陶瓷工程”優勢,逐步構建形成了“陶瓷材料工程與機電、設計藝術與陶瓷文化、經濟與管理”三大優勢特色學科群,現擁有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5個、專業學位碩士點6個和本科專業48個,精心培養從陶瓷材料、設計、製造到管理的全產業鏈高級套用型人才。在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設計學”、“美術學”2個學科位列全國第十、江西省第一,“材料科學與工程”位列江西省第二,學校綜合得分位列江西省第四。
江西省高水平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學科、設計學
江西省“十二五”重點學科:套用經濟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江西省“十二五”示範性碩士點:美術學、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設計學
一級學科碩士授權點:材料科學與工程、科學技術史、電子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套用經濟學、考古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哲學、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設計學、美術學、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工程碩士、藝術碩士、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圖書情報碩士
硬體設施
2006年到2008年6月,學校共投入經費1億元用於湘湖校區建設。2006年,完成主教學樓28966平方米、圖書館21064平方米、行政大樓7990平方米、學生第二食堂8541平方米、13—14棟學生公寓12320平方米等基本建設任務;2007年,完成15棟學生公寓8153平方米、游泳池600平方米的基本建設任務,同時完成了學生公寓、行政樓、主教學樓、圖書館等外圍工程綠化亮化工程,使湘湖校區校舍建築面積達到26.5萬平方米。截止到2008年6月,學校校舍建築總面積達530865.49平方米(較2005年增加118068平方米),其中教室137588.99平方米,實驗室19467平方米,學生公寓124802.6平方米,教職工宿舍79450.8平方米。
2006年,學校湘湖校區被江西省綠化委員會、省建設廳授予“江西省園林單位”榮譽稱號。2008年,學校決定在湘湖校區開工建設12500㎡的藝術實驗大樓和8153平方米的16棟學生公寓。實驗室條件大為改善,2006年—2008年6月,共投入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費3055萬元,使學校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2億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達到6100元。
教學建設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現擁有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1個、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國家級精品教材1部、國家級特色專業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4個、國家級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試點專業3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級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基地1個、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基地1個。
國家級特色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陶瓷藝術設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教學團隊: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江西省特色專業:雕塑、能源與動力工程、產品設計、美術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工商管理、電子科學與技術
江西省品牌專業: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陶瓷藝術設計、雕塑、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視覺傳達設計、環境設計、能源與動力工程、設計、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科學、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
江西省省級教學團隊:陶瓷產品設計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熱工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無機非金屬材料專業教學團隊、大學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陶瓷藝術設計教學團隊
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工商管理、自動化等
江西省省級精品課程:矽酸鹽岩相學、雕塑創作、智慧財產權法學、陶瓷工藝學、大學物理系列課程、計算機硬體技術基礎、雕塑基礎、環境監測、無機材料物理性能、環境設計與原理系列課程、矽酸鹽岩相學、雕塑創作、智慧財產權法學、陶瓷工藝學等
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陶瓷工藝學、無機材料物理性能、雕塑創作、計算機硬體基礎、環境設計與原理系列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室內設計》系列課程、PLC原理及套用、機率論與數理統計等
江西省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面向行業的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套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產品設計創新實驗區等
江西省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材料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基礎物理示範實驗中心、電類基礎示範實驗中心等
2007年6月,學校首次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大型“師生陶瓷藝術作品展”,作品展集中了景德鎮陶瓷大學老中青三代藝術家的作品,展現了學校在陶瓷藝術教育和陶瓷藝術創作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009年5月,由學校承辦的“中國景德鎮陶瓷藝術作品展”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舉辦,展現了學校藝術創作的整體實力和陶藝作品異彩紛呈的文化現象。
2011年11月,以學校教師為主的中國23位當代陶瓷藝術家的作品在法國羅浮宮第17屆國際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展上展出。
2012年5月,學校組織師生陶瓷藝術作品參展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會。
學校學生獲得了被譽為“設計界奧斯卡獎”的德國紅點國際設計大獎、IF國際設計大獎、W3世界衛浴設計大獎等重大獎項。
學校榮獲首屆中國“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金獎和全國唯一的最佳創意獎(2015年)、第二屆“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銀獎2項、銅獎2項、優秀集體獎及單項最佳人氣獎(2016年),學校教師課題組研發的《用於水處理的高性能陶瓷膜》項目榮獲全國科技工作者創新創業大賽金獎(江西省唯一),彰顯了學校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取得的顯著成績。。
合作交流
學校曾作為全國最具特色的高校之一(江西惟一)兩次赴俄羅斯參加教育部組織的“21世紀中國大學展”,多次代表中國政府向外國政要贈送國禮,在國際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學校1958年開始接收外國留學生,至2016年3月共培養了來自各大洲的20多個國家3000餘名留學生,與美、英、法、日、韓等國家或地區30多所高校和國際陶藝家協會等建立友好合作關係,互派教師講學、互派學生修學訪問、聯合培養藝術人才;與合作院校韓國圓光大學、韓國檀國大學啟動實施“3+1+2”合作辦學項目,建立本、碩、博聯合培養“立交橋”;大力推進國際陶藝家工作室建設,“JCI-WVU國際陶瓷藝術家工作室”項目被美國國務院出版的《中美關係200年》列為“中美民間交往的典範和新高潮”。
2008年,學校與美國國務院、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合作創作了4個“行碗”,受到美國總統布希的稱讚;2009年,學校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成功舉辦“中國景德鎮陶瓷藝術展”;2011年,應法國國家藝術行業聯合會邀請,參加法國羅浮宮第17屆國際文化非遺展;2012年,在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成功舉辦了“景德鎮陶瓷學院師生作品展”;2013年,學校在英國劍橋大學成功舉辦了“中國白金”陶藝作品展,學校教師代表團受到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的親切會見,並向英國女王贈送了由學校藝術家設計製作的禮品瓷;2014年,學校受希臘邀請,在希臘亞洲藝術博物館舉辦“中華當代陶瓷藝術展”。與美國西維吉尼亞大學、法國立莫日大學等多個學校聯合建立了“國際藝術家工作室”。
科研創作
平台建設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擁有國家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首個)、陶瓷新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工程中心和綠色陶瓷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陶瓷智慧財產權信息中心、全國陶瓷文獻信息中心、國家陶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29個省部級科研服務平台。2016年,國家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獲批科技部科技服務業行業試點單位(江西省唯一)。
景德鎮陶瓷大學設有國家日用及建築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輕工業陶瓷研究所、華夏建陶研發中心(佛山)、古陶瓷研究所、中國陶瓷藝術設計研究中心、中國陶瓷文化研究所、江西省陶瓷企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等學術、研發平台。中國矽酸鹽學會陶瓷分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陶瓷藝術專業委員會和全國陶瓷標準化委員會等專業協會都掛靠在學校。建有江西省先進陶瓷材料重點實驗室,江西省無機陶瓷膜重點實驗室等省級重點實驗室。
建設成果
學校“高性能低膨脹陶瓷材料的研製及其套用”、“結構陶瓷典型套用條件下力學性能測試與評價關鍵技術及套用”分別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制定、修訂國家標準、行業標準130餘項,300餘項科研成果成功轉化為生產力。學校進入2012中國大學ESI-TOP論文排行榜100強,位居2015中國大學最具影響力學術論文排行百強榜第65位。
學校開創了“現代民間青花”“陶瓷綜合裝飾”“現代瓷畫藝術”等藝術表現形式,創作了大量民族藝術瑰寶,承擔了開國大典、人民大會堂、7501毛主席用瓷、尼克森杯、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中博會、北京APEC會議等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國禮瓷、特製瓷設計製作任務。
截至2016年3月,學校共有300餘件作品被國內外著名博物館、美術館收藏,200餘件作品在全國美展等重大評比中獲獎。在“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中,學校獲國家級美術最高獎金、銅獎各1項,實現了建國以來江西在國家級美術最高獎中金獎零的突破。2015年,學校兩件陶藝作品《祥和》《歲歲和合》入藏英國白金漢宮。
學術資源
截止2016年5月,
景德鎮陶瓷大學圖書館(含各院系資料室)館藏的紙質文獻總量達143萬冊,併購有超星數字圖書館、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讀秀學術搜尋、百鏈、藝術博物館圖片庫、大成老舊刊全文資料庫、中經專網、新東方多媒體學習庫、銀符考試題庫、中國高等學校教學資源網、Elsevier的SD資料庫、SpringerLink外文資料庫、EBSCOhost外文資料庫、金圖外文數字圖書館、EBM外文圖書資料庫、CAMIO藝術博物館線上、美國AD報告全文(陶瓷部分)、工程索引文摘庫和中外陶瓷專利資料庫服務平台等20多種中外文電子信息資源。另外與景德鎮市圖書館實現了書目資源共享。
圖書館設立了中文陶瓷閱覽室和特藏室。中文陶瓷閱覽室專門收藏各類中文陶瓷文獻;特藏室收藏陶瓷類贈送文獻,包括美國亞洲基金會、日本大阪花甲協會、日本丸善株氏會社、韓國園光大學、陶瓷界老前輩知名陶瓷專家劉秉誠教授、原黨委書記兼校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秦錫麟以及學校師生捐贈的珍貴陶瓷書刊和手稿數千冊。
學院編輯出版的《
中國陶瓷工業》 、 《
中國陶瓷》 、 《
中國陶藝》 、 《
陶瓷學報》 、 《陶瓷學院報》等報刊,享譽國內外陶瓷界,其中《中國陶瓷工業》雜誌是中國陶瓷行業唯一的中文核心期刊。
學術交流
學校先後成功舉辦了中國、非洲與阿拉伯國家間陶瓷藝術與景德鎮學交流活動、高技術陶瓷國際論壇、世界陶瓷城市市長峰會國際文化論壇、古陶瓷科學技術國際研討會和中國中部設計藝術國際研討會等系列學術交流活動。
文化傳統
1、整個圖示設計採用圓形,基本輪廓由2個同心圓構成。
2、圓環上部分是中文“景德鎮陶瓷大學”,下半部分是英文“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3、主體為“陶”字的小篆體,並採用了印章的形式,主體中的1910為學校前身中國陶業學堂的建校時間。
誠樸恕毅
2008年50周年校慶時,學校通過面向校內外徵集、研究確立“崇德尚學、陶冶成器”為校訓。2012年,學校工作人員在校史研究過程中,發現出版於1930年的《江西省立陶業學校校刊》記載了江西省立陶業學校的校訓為“誠樸恕毅”。2015年3月29日召開的第八屆教代會暨第九屆工代會第一次會議上,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恢復‘誠樸恕毅’校訓的建議”。
“誠”,出自《易·乾》:“修辭其誠,所以居業也”;《禮樂記》:“著誠去偽,禮之經也”。意為真誠、真實。
“朴”出自屈原《九章》(懷沙):“朴為積兮,莫知余之所有”。注“修直為材,壯大為朴”;《史記》(屈原傳):朴作朴,引申為大。意為質樸,成大材。
“恕”,出自《論語》:“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朱熹《集注》:“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意為寬容,推己及人。
“毅”,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左傳》:“殺敵為果,致果為毅”。意為要成就一番事業,必須堅毅果敢。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景德鎮陶瓷大學現任領導 | 名譽校長 | |
黨委書記 | |
校長、黨委副書記 | 寧鋼 |
黨委副書記 | 胡林榮 |
紀委書記 | 葉觀榮 |
副校長 | |
歷任領導
時間 | 名譽院長 | 書記 | 院長 |
1958年至1960年 | | | |
1961年至1962年 | | |
1963年至1968年 | | | |
1981年至1983年 | | 楚予民 | |
1984年至1986年 | | | |
1987年至至1995年1月 | | | 陸文遂 |
1995年3月至2006年1月 | | 秦錫麟(兼) | |
2006年2月至2007年4月 | 秦錫麟 | | |
2007年4月至2011年4月 | |
2011年4月-2011年8月 | |
2011年8月—2012年7月 | |
2012年7月—2014年3月 | |
2014年3月—2014年8月 | |
2014年8月—2014年11月 | 秦錫麟 | —— | 江偉輝 |
2014年11月—2017年9月 | 秦錫麟 | 郭傑忠 | 江偉輝 |
1968年——1980年 |
1968年革命委員會 | 主任 | |
1976至1980學院領導小組 | 組長 | | 副組長 |
資料來源於官網 |
傑出校友
胡獻雅:(1902—1996),字正民,江西省南昌人,是中國民主同盟盟員,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學教授。曾擔任
中國文聯委員、
江西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西省文史研究館名譽館長等職務。
萬昊(1915.3—):江西
都昌人,是中國新印象派油畫的開派人物。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
施於人(1928年-1995年):男,原名施文林。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教授、碩士生導師。
周國楨:男,1932年8月出生,湖南省
安仁縣人,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審。1992年榮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劉遠長:男,1939年7月出生於江西吉安。1959年考入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雕塑專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
唐自強:男,1940年1月出生於湖南長沙。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1991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戴榮華:男,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
李菊生: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西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馮林:男,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聯合國教科文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諮詢委員會組織成員。
裴足喜:男,1940年2月出生於江西省
餘江縣,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
熊鋼如:男,1941年2月生,江西
豐城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曾任
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西廳改造副總設計,並參與寶麟尊設計製作。
任瑞華:男,藝名“仕博”,1941年生,江西南昌人。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藝美術家協會副會長、《
中國書畫家》藝術總監等。
徐慶庚:1941年生,1966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本科,江西省陶瓷研究所高級工藝美術師。1992年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1996年評為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秦錫麟:男,1942年5月生,江西南昌人。1964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為景德鎮陶瓷學院的名譽院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李林洪:筆名牧石,江西
豐城人,生於1942年8月。1966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高級會員。
朱樂耕:1952年生於
景德鎮,1988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
何炳欽:男,1955年9月生,江西
婺源人。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1981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
方李莉:女,江西人,1956年生於貴州省
六盤水市。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副所長,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人類學中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學學科帶頭人,國家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
黃煥義:1960年11月生於江西省
撫州,漢族,1985年畢業於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景德鎮陶瓷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呂品昌:1978年9月考入景德鎮陶瓷大學。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常務副主任,中國美術家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秘書長委員,
中國雕塑學會副秘書長,建設部全國城市雕塑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
鄧箭今:1961年出生於廣東,1986年畢業於江西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任教於
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副教授。
鮑傑軍:1962年生,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副會長,歐瑞特集團董事長,景德鎮陶瓷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在讀博士。
戴雨享:1965年11月生於江西景德鎮,
戴榮華之子。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