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鎮五代白瓷

景德鎮五代白瓷

根據近年對景德鎮窯址的一些考古調查和出土器物的研究,越來越多的資料證明景德鎮青白瓷產生的時間完全可以確定是在五代,不會比安徽繁昌窯晚,且生產量大、質量更好。景德鎮青白瓷完全是自創的品種,在五代時期青白瓷已具雛形,可以說景德鎮青白瓷的肇始是五代白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景德鎮五代白瓷
  • 分布區域:市區和近郊、南河流域、東河流域
  • 造型種類:碗、盤、碟、壺、罐、缽等
  • 意義:填補五代白瓷歷史研究的空白
簡介,造型,釉色,胎質,意義,

簡介

從20世紀90年代景德鎮古窯址調查來看,景德鎮現已查清和發掘的古窯址,大體分布在三個區域:市區和近郊、南河流域、東河流域。五代時期生產白瓷的窯址有湖田、楊梅亭、黃泥頭、白虎灣、外小里、塘下、盈田、湘湖、涼傘樹下、靈珠、柳家灣、南市街等。據近期發現最新的五代窯址如南河流域的焦坑塢水庫窯址、鐵索橋窯址、盈田大山塢窯址及東河流域的三步源窯址,可簡單勾勒出景德鎮五代時期的瓷業概貌與分布特點:依山傍水,鄰近瓷土礦坑和窯柴產地,借水力之利,圖水運之便,大都始燒於五代。景德鎮五代瓷業以湘湖地區為中心,窯址分布多、窯業堆積厚、生產規模大,為入宋景德鎮青白瓷生產的繁盛奠定了基礎。
景德鎮五代古窯址出土的白瓷多見花口或唇口淺腹的碗、盤、碟及長頸喇叭口圓腹或瓜棱的執壺等殘器,另有水盂、三腳香爐、鋸齒口沿類缽、大缽、扁壺、蓋盒等器型,其中一類為支釘疊燒法燒成,另一類為一匣一器的仰燒法燒成。匣缽裝燒的白瓷品種多為盤、碗,普遍胎質潔白堅緻,釉色純淨潤澤,有的顯乳白色,有的積釉處微微泛青而顯青白色,有的標本釉面已經完全具備青白釉的典型特徵,屬於青白瓷了。

造型

景德鎮五代白瓷的造型種類常見的主要有:碗、盤、碟、壺、罐、缽、盒、水盂等。白瓷的造型以日常生活用品居多,造型輪廓大小基本固化,與其他不同窯口產品的差異性主要體現於白瓷細部特徵。五代時白瓷造型圓器多而琢器少,碗、盤的造型又以花口為特色,盤出現折腰造型。以景德鎮白瓷碗、盤類為例,造型方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辨識:
口沿:常見的口部造型主要有敞口、侈口、斂口、葵口等。其中敞口與侈口的差別不大,侈口主要指口沿向外延伸,與斂口相對應,區別是斂口向內收,侈口外溢。敞口與侈口也包括唇口、葵口等口部造型,是白瓷碗、盤類口部造型比例較大的品種之一。唇口碗為厚卷唇口,中空,口沿微外撇,有的有一條細細的實唇邊。碗的口徑有大小的不同變化,一般多在14~17厘米左右,甚至也有大至29厘米的。盤類的口徑一般為14厘米左右,還有小碟、小盞類口徑約9~10厘米左右。
腹部:碗類有弧壁、斜壁兩種,弧壁碗高於斜壁碗(淺口碗)。碗壁斜出而微帶弧,口沿薄,碗下部較厚。碗身上肆而下欽,作平坦勢。有的碗下半部壁壓出四至六道外凹內凸的瓜棱狀直紋,上半與直紋相對削出葵口,亦也有有瓜棱而無葵口的。景德鎮五代白瓷的口沿與腹部的特徵同其他窯口比較來看,差異性較小。
底足:內壁與底有明顯的相交輪廓線,似“月亮底”,內底廣而較平,支釘裝燒的碗盤內心和足端有支釘痕跡。盤類圈足大而矮,足外壁垂直或微外撇,足壁厚近1厘米,足端平切,內牆外切,足底較平。另外還有平底內凹、臥足不明顯的臥足盤類。碗類足徑一般接近口徑的1/2。足端平切,約厚8毫米。壺類圈足較矮、足壁較厚、足端平切。留有支釘痕,砂底。
與同時期安徽的繁昌窯白瓷相比,底足的差異較明顯。景德鎮的白瓷圈足較厚,多為利坯挖足,圈足大而矮,足外壁垂直或微外撇,足端平切,內牆外切,足底較平,且因墊圈含鐵量高,底部有明顯的墊圈痕跡和類似“火石紅”的顏色,並因燒制溫度高,有黑褐色粘渣,粘沙跳起黏住底足。而北方的定窯邢窯的底足有粗有細,多為挖足及後加的接足,粘沙為白色,因墊餅瓷化程度高,底部較白,底足的主要特徵是外撇,且因為手抓底足施釉而留有明顯的“指甲痕”。

釉色

景德鎮五代白瓷的釉中白中偏青,白度達70℃以上,釉面細膩光潔,透明度好,有的見“淚痕”,積釉處呈淡青釉色。景德鎮窯一般施釉到底,帶支釘類的底部一般都滿釉,墊圈類的底部無釉。而繁昌窯釉色偏黃或偏灰,一般底部無釉或施釉不到底。定窯雖然也有白中泛青的釉色,但是釉色的透明度不如景德鎮白瓷,“淚痕”處有微微泛灰青的乳濁感。

胎質

胎潔白,較緻密,孔隙度為0.81,透光度良好,燒成溫度在1150~1200℃。景德鎮五代白瓷透光性很好,與之相比繁昌的白瓷胎色泛灰黃、胎質較粗。這一點是區別景德鎮白瓷與其他窯口的白瓷的重要方面,也是其他窯口所無法比擬的。

意義

關於景德鎮五代白瓷的研究,許多專家學者對此都做出了積極的嘗試和探索,但仍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對景德鎮五代白瓷的研究既可以確立景德鎮五代白瓷在中國陶瓷歷史上的地位,推動景德鎮陶瓷史研究的進程,同時對於填補五代白瓷歷史研究的空白也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