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魯士文化遺產州立圖書館

普魯士文化遺產州立圖書館

該館館藏著重於人文科學和法學﹐有豐富的樂譜和音樂史料﹐1987年館藏圖書470萬冊﹐手抄本30萬件﹐手稿6萬餘件﹐樂譜23.3萬件﹐地圖38.3萬件﹐縮微膠片和膠捲約26萬件﹐報刊3.2萬種(其中約2.4萬種為外國報刊)﹐珍貴古籍3000多種,如:《谷登堡聖經》。該館的圖片檔案室收藏有圖畫﹑照片等500 萬件﹐彩色底片8000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魯士文化遺產州立圖書館
  • 外文名:Staatsbibliothek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 前身:聯邦德國的州立圖書館
  • 注重於:人文科學和法學
資料,歷史,機構設定,

資料

【漢語拼音】Pulushi Wenhua Yichan Zhouli Tushuguan
【中文詞條】普魯士文化遺產州立圖書館
【外文詞條】Staatsbibliothek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
【作 者】肖熙道

歷史

1990年10月﹐德國統一前原聯邦德國的州立圖書館﹐也是歐洲最古老﹑館藏最豐富﹑最有影響的圖書館之一。設在西柏林。其歷史可追溯到1661年F.威廉建立的普魯士皇家圖書館。1699年開始享有接受法定註冊呈繳本的權利。1701年易名為國王圖書館。19世紀70年代﹐改名為德意志帝國圖書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又易名為普魯士國家圖書館。1939年藏書約300萬冊﹐是當時歐洲第三大圖書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該館約有170萬冊藏書疏散到德國西部﹐大部分存放在馬爾堡大學和馬爾堡宮廷的建築物里 (這部分藏書後來構成了該館藏書的基礎)﹔還有一部分則存放在蒂賓根大學圖書館。戰後﹐普魯士文化基金會對這兩處的藏書進行了清查和驗收。從60年代起﹐馬爾堡和蒂賓根的藏書逐步遷返西柏林﹐後集中收藏於1977年落成的新建館舍中。

機構設定

該館設有館長辦公室 (下設法律事務科﹑電腦事務科﹑公共關係科)﹑行政處﹑圖書採購部﹑圖書編目部﹑技術服務部﹑讀者服務部。此外有 8個特藏部﹕手稿部﹑音樂部﹑地圖部﹑東歐部﹑東方部﹑東亞部﹑政府機構出版物部﹑總目錄和資料文獻部。國際標準書號(ISBN)的總部設於該館。80年代中期該館全年財政預算約4000萬馬克﹐全部由普魯士文化基金會承擔。全館工作人員約600餘人﹐其中正式在編人員524人。
該館有 600多個閱覽座位。1987年接待來館讀者16萬人次﹐借閱文獻27萬冊(件)﹐館際互借約9萬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