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夏羽,頭頂灰褐沾棕。後頸、頸側、肩、背、翅內側覆羽橄欖褐色或棕灰褐色,耳羽微綴棕栗色。後頸基處微具棕色半圈狀領,腰橄欖灰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呈叉狀,黑褐色。中央
尾羽較短,基部白色,外側尾羽較尖長,大都白色,僅尖端具一斜形黑色條狀斑。外側飛羽和覆羽黑褐色,內側飛羽和覆羽橄欖灰褐色。第一枚
初級飛羽羽乾近白色。翅形狹長,折合時長度超過尾端。頦、喉棕白色或桂紅皮黃色。自眼先經眼下緣,再沿頭側向下,圍繞喉部棕色有一條黑色細線,形成一環形圈包圍著棕白色的喉。在圈內緣還有一窄的白色圈。胸和兩肋棕褐色,腹淡褐色,下腹至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栗紅色。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嘴基無紅色,喉斑淡褐色,外緣黑圈不明顯,且無白圈。
幼鳥頭頂暗褐色,羽緣沾棕。背橄欖灰色,具黑褐色和棕白色尖端。肩具窄的皮黃白色尖端,尾上覆羽白色而具棕色羽端。頦、喉棕白色,無黑色環圈,胸具暗褐色縱紋,下胸淡棕色,腹以下白色。
大小量度:體重♂57~100g,♀53~101g;體長♂205~280mm,♀200~245mm;嘴峰♂12~17mm,♀13~17mm;翅♂168~193mm,♀173~190mm;尾♂70~85mrn,♀67~94mm;
跗蹠♂29~38mm,♀30~38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開闊平原地區的
湖泊、河流、水塘、
農田、耕地和
沼澤地帶,也出現於水域附近的潮濕
沙地或草地上。
生活習性
非繁殖期常成群。飛行迅速,長時間地在河流、湖泊和沼澤等水域上空飛翔,邊飛邊叫,叫聲尖銳,似“gi~gi~i”。降落地面後,常做短距離的奔跑。在地上多活動在河流兩岸或湖邊沙灘、礫石堆和泥地上,緩步走動覓食,間或急速奔跑覓食。休息時多站立於土堆或沙灘上,由於體色和周圍環境很相似,一般不易看到。
遷徙:
夏候鳥或旅鳥。春季於4~5月遷來,秋季於9~10月離開。
食性:主要吃金龜甲、蚱蜢、蝗蟲、螳螂等
昆蟲,也吃蟹、
甲殼類等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主要在地面捕食,有時也在飛行中捕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常單獨或成對活動,繁殖初期成群在空中飛翔。營巢於河流、湖泊岸邊或附近沙土地上,也在河心小島、溪旁和稻田地邊營巢。成群營巢,巢甚簡陋,在沙土地上稍微扒一淺坑即可產卵,有的坑內僅墊少許枯草,但多數直接產卵於沙土窩中。每窩產卵2~4枚,卵為黃灰色、土灰色或乳白色,被有暗褐色、灰色或棕黑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卵的大小為28~34mm×21~26mm。
地理分布
原生種分布地:澳大利亞、孟加拉、汶萊、高棉、中國、聖誕島、關島、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朝鮮、韓國、寮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密克羅尼西亞、蒙古、緬甸、尼泊爾、北馬里亞納群島、巴基斯坦、帛琉、菲律賓、塞席爾、新加坡、索羅門群島、斯里蘭卡、泰國、東帝汶、美國、越南。
迷鳥分布地:可可島、賽普勒斯、埃及、以色列、馬紹爾群島、模里西斯、紐西蘭、阿聯、英國。
在中國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東部、河北、山東、福建、香港、海南島和台灣。
種群現狀
2004年2月,在澳大利亞西北80英裏海灘開展航空測量,計算其種群數為2,880,000隻,占該鳥全球種群的多數,全球約有2,900,000~3,000,000隻。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