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背景下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研究

普惠金融背景下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研究

《普惠金融背景下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研究》是2019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平平、黎勇登、彭世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普惠金融背景下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研究
  • 作者:何平平、黎勇登、彭世文
  • 類別:金融投資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10月
  • 頁數:285 頁
  • 定價:8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20350976
  • 版次: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普惠金融背景下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研究》基於普惠金融這一背景,研究了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的理論、模式與實踐。作者重點研究了傳統金融的普惠金融發展瓶頸問題,全球金融科技的發展及其對傳統金融發展的正效應及衝擊,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的動因、難點及融合的模式問題,中美銀行與金融科技融合的比較以及如何運用金融科技更好地助力中國傳統金融的普惠金融發展的問題。該書的研究成果對於從事普惠金融的理論研究工作者以及實務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普惠金融:傳統金融服務的短板
一 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的本質
(一)正確把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內涵與外延
(二)正確把握金融與經濟之間的關係
(三)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現實考察
二 實施普惠金融是金融業發展的初心
(一)普惠金融的緣起
(二)普惠金融的內涵與外延
(三)服務普惠金融是金融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
三 中國傳統金融機構普惠金融發展的現實考察
(一)中國傳統金融機構普惠金融發展現狀
(二)中國普惠金融發展存在的問題
(三)普惠金融發展瓶頸
第二章 金融科技發展及對傳統金融業的影響
一 金融科技
(一)金融科技概念界定
(二)金融科技與網際網路金融比較
(三)金融科技發展歷程
二 金融科技關鍵技術及其在金融中的套用
(一)大數據技術
(二)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
(三)雲計算(Cloud Computing)
(四)區塊鏈(Block Chain)
三 金融科技的驅動因素
(一)現有金融體系邊界限制與不足
(二)政策支持科技進步與創新精神
(三)金融業經營成本上升與消費者行為趨勢的變化
(四)金融危機後監管合規成本的上升
四 金融科技發展現狀及趨勢
(一)全球金融科技發展總體情況
(二)主要已開發國家金融科技發展情況
(三)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情況
(四)中美金融科技發展比較
(五)金融科技未來發展趨勢
五 金融科技發展對銀行業的影響
(一)金融科技對銀行業的積極影響
(二)金融科技發展對銀行業的挑戰
第三章 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的理論與模式
一 產業融合的一般理論分析
(一)產業融合思想發展
(二)產業融合的基本理論
(三)產業融合的動因
二 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的動因
(一)來自金融科技機構的因素
(二)來自傳統金融機構的因素
(三)來自政府的政策因素
三 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的難點
(一)企業體制結構的不同
(二)“線上-線下”的融合壁壘
(三)交叉領域的利益衝突
四 傳統金融與金融科技融合模式
(一)收購與投資
(二)合作與外包
(三)孵化與研發
第四章 中美銀行業與金融科技融合實踐
一 美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布局
(一)美國花旗銀行(Citibank)的金融科技布局
(二)美國富國銀行的金融科技布局
(三)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的金融科技布局
中國銀行業與金融科技融合實踐
(一)商業銀行加速網路金融發展,實現零售業務突破
(二)實施跨界合作,實現銀行服務範圍與服務方式的突破
(三)銀行業蓄勢發力金融科技基礎設施建設
第五章 金融科技助力傳統金融業普惠金融發展
一 普惠金融進入“數位化時代”
(一)數位化技術
(二)普惠金融已經步入“數位化時代”
二 金融科技賦能普惠金融
(一)移動互聯延伸普惠金融的服務範圍,降低了獲客成本
(二)大數據技術解決了信息不對稱問題
(三)場景化套用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四)以“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智慧型風控為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提供契機
三 中國數字普惠金融發展面臨的困難
(一)困難之一:徵信體系不能滿足數字普惠金融發展的需要
(二)困難之二:數字普惠金融的監管體系不完善
(三)困難之三:存在農村數字普惠金融發展桎梏
四 推動中國傳統金融數字普惠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推動徵信標準化建設,建立數據共享機制
(二)加強數字普惠金融風險防範與監管
(三)加大金融知識宣傳培訓力度,最佳化普惠金融生態體系
(四)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網際網路在農村地區的套用條件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