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唐武德元年(618年),石獅境內行政區域屬建州南安縣。開元六年(718年),析南安東南地置晉江縣,石獅境域屬泉州晉江縣。
宋初,石獅境域屬平海軍晉江縣,後屬泉州晉江縣。
元代,屬泉州路(一度改稱泉州府)晉江縣。
明代,石獅境域屬泉州府晉江縣。
清代,石獅境棗罪市域屬泉州府晉江縣。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船和乎),增設晉江縣石獅分縣。以晉江縣貼堂縣丞駐石獅街,代管安海。乾隆三十五年,石獅縣丞移駐安海舊通判署,嗣後,改設安海分縣,石獅一帶事務仍歸晉江縣處理。
民國元年(1912年),石獅境域屬南路道晉江縣。民國三年(1914年),屬廈門道晉江縣。民國十六年(1927年),屬福建省晉江縣。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7月,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晉江縣。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0月,屬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區晉江縣。
1949年9月,屬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專照漿辨員公署晉江縣,至1987年石獅境域一直隸屬晉江縣。
1987年12月17日,析晉江縣石獅、蚶江、永寧3個鎮和祥芝鄉,置石獅市,為省轄縣級市,隸屬福建省,由泉州市代管。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唐代,石獅境域先屬南安縣管轄,後屬晉江縣管轄,實行鄉、里、保、鄰地方制度。
宋代,晉江縣分為5鄉,統23里。今石獅轄地為安仁鄉弦歌里和永寧鄉的永寧里、江陰里、聚仁里。
元代,晉江縣城內分為3隅,城外分為47都。石獅地處城外,共設9都,即十七都、十八鍵坑都(今鳳里、湖濱街道、靈秀鎮、寶蓋鎮及龍湖鎮地域)、十幾都(今鳳里、湖濱街道、靈秀鎮、寶蓋鎮一帶)、二十都(今祥芝鎮及永寧、蚶江等鎮地域)、二十一都(今祥芝、蚶江鎮地域)、二十二都(今蚶江石湖一帶)、二十三都(今蚶江鎮一帶)、二十四都辨陵棗嫌(今鳳里、湖濱街道、靈秀、寶蓋、蚶江等鎮地域)和二十五都(今羅山街道、新塘街道及寶蓋鎮地域)。
明代,沿襲元制,將十七都、十八都合併。石獅境內十七、十八都轄4圖40甲,十九都轄4圖40甲,二十都轄4圖40甲,二十一都轄2圖20甲,二十二都轄1圖10甲,二十三都轄4圖40甲,二十四都轄7圖70甲,二十五都轄1圖10甲,共設8都27圖270甲。
清代,石獅境內十七、十八都轄3圖7鄉,十九都轄5圖43鄉,二十都轄4圖46鄉,二十一都轄3圖32鄉,二十二都轄1圖1鄉,二十三都轄4圖24鄉,二十四都轄7圖33鄉,二十五都轄1圖2鄉,共設8都28圖185鄉。
民國元年(1912年),石獅境內行政區劃沿襲清制。
民國十七年(1928年),取消縣佐制度,實施《縣組織法》,縣以下設區、村、里、閭鄰四級。5戶為鄰,25戶為閭,百戶以上的市鎮為里,百戶以上的鄉村為村,20村里為區。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5月,實行保甲制度,以10戶為甲,10甲為保,10保以上為鎮,亦可設區。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6月,石獅區域為轎欠協晉江縣第四區,區公所設在石獅。8月,晉江縣第四、五區合併為第三區,區署設在石獅。第三區轄有311個鄉村,所屬42個聯保。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石獅區域為晉江縣第墓愉腿笑三區,區署設在石獅。第三區轄有石獅鎮、新華鎮、塘巿鎮、彭田鄉、鮒江鎮、蓮塘鄉、祥芝鎮、永寧鎮、大坡鄉、衙口鎮、中山鎮、沙崗鄉、英林鄉、金井鎮、石圳鄉、深滬鎮,共16個鄉鎮。屬今石獅區域的有石獅鎮、新華鎮、彭田鄉、蚶江鎮、蓮塘鄉、祥芝鎮、永寧鎮。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改晉江縣第三區為晉江縣石獅區,石獅區轄12個鄉鎮:羅裳鄉、塘市鄉、至善鄉、自強鎮、蚶江鄉、復興鄉、永寧鎮、霞坡鄉、英林鄉、沙崗鄉、金井鎮、深滬鎮。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撤銷區署,設鄉鎮公所。民國35年5月,石獅區域為晉江縣石獅鎮、復興鄉、永寧鎮和至善鄉一部。石獅鎮,鎮公所設在石獅,轄券內、後東、玉湖、龍福、金林、新華、大侖、鈔坑、港塘、山兜、龜湖、三吳、龍塘、浦內、錦桃15保。復興鄉、鄉公所設在蚶江,轄古蓮、祥芝、伍堡、東坡、洋厝、青山、蓮湖、錦溪、錦林、玉湖、錦桃、蓮埭、龍窟13保。永寧鎮,鎮公所設在永寧,轄永清、玉泉、金沙、梅港、洋沙、雙嶺、桿東、聯溪、厝上9保。至善鄉,鄉公所設在檀林村,轄容卿、彭田、杏山、屏南、福林、中山、南湖、石廈8保。
1949年9月2日,石獅解放。10月,建立鄉鎮人民政府。石獅區域為目社區第八區(石獅、至善、霞坡)、第九區(復興、永寧)。
1950年,廢除保甲制度。6月,石獅區域為晉江縣第八區(石獅、大同)、第九區(永寧、復興各大部)、第十區(至善、霞坡及永寧、復興各一部)、石獅鎮(石獅市區)。
1951年7月,石獅區域分屬晉江縣第八區、第九區、第十四區。第八區,區公所駐地在梧林,轄沙塘、梧林、坂山、容卿、塔山、上郭、塘市、後洋、龜湖、三吳、洪窟、玉浦、錦桃、龍珊、瘡糖、地在永寧,轄蓮埤、蓮塘、錦林、洋盾、雙賴、青山19鄉和永寧25鄉。第九區,區公所駐地在永寧,轄蓮娘、蓮塘、錦林、洋厝、雙湖、蚶江、古蓮、祥藝、石湖、伍鴻、東埔、厝上、錦溪、聯溪、沙郭、梅港、洋沙、三芳、青山19鄉和永寧鎮。第十四區,區公所駐地在石獅,轄五星鄉和寬仁、新華、玉湖3街,撒銷石獅鎮建制。
1953年,第一次普選後,晉江縣十三區(石獅)成立區人民政府。
1955年9月,石獅恢復鎮建制。石獅區域分屬晉江縣石獅鎮和港塘區,轄17鄉;雙湖區,轄12鄉;永寧區,轄9鄉1鎮。
1956年6月,石獅鎮升為晉江縣縣轄鎮。石獅區域分屬晉江縣石獅鎮,轄五星鄉和新華、新湖、寬仁居委會,共設3街。蓮塘區,區公所駐地在蓮塘,轄祥芝、東坡、伍鴻、厝上、錦林、蓮塘、石湖、蚶江、龍塘、龜湖、桿東、子英、聯溪13鄉和永寧鎮。棲梧區,區公所駐地棲梧,轄大侖、彭田、上郭、後洋、石龜、湖北、龍湖、古宅、紫華、坂山、福林11鄉和衙口鎮。
1958年3~8月,晉江縣撤區並鄉、石獅區域分屬石獅鎮、蚶江鄉、祥芝鄉、龜湖鄉、永寧鄉,共設4鄉1鎮。
1958年9月,實行政社合一,晉江縣撤鄉成立人民公社。石獅區域分屬晉江縣石獅人民公社、祥芝紅旗人民公社。石獅人民公社,管委會駐地在石獅,轄外高、港塘、曾坑、梅港、永寧、洋厝、後桿柄、龜湖、洪窟、水頭、三吳、塘邊、大侖、子英、浦內、桿東、沙堤、容卿、新湖、五星、寬仁21個生產大隊和新湖、五星、寬仁3個居委會,祥芝紅旗人民公社,管委會駐地在伍堡、轄錦溪,錦林、石湖、祥芝、古山、古蓮、東埔、蚶江、蓮塘、蓮埭、雙湖、伍堡、厝上13個生產大隊。
1961年6月,石獅人民公社析出永寧,成立永寧人民公社,祥芝紅旗人民公社析出蚶江。分別成立祥芝人民公社和蚶江人民公社。1964年6月,恢復石獅鎮建制。石獅境內設1個鎮4個人民公社,轄72個生產大隊、4個居委會。
1971年2月,石獅鎮和石獅人民公社合併,撤銷石獅鎮建制。1977年4月,恢復石獅鎮建制。
1984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建立鄉鎮人民政府。石獅區域分屬晉江縣石獅鎮、石獅鄉、永寧鎮、蚶江鄉、祥芝鄉。1985年3月,撒銷石獅鄉,並人石獅鎮;8月,蚶江鄉改建制為蚶江鎮。
1987年,石獅境內行政區劃分屬晉江縣,共設3鎮1鄉,轄91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
1987年12月,石獅建市時,轄石獅鎮、永寧鎮、蚶江鎮、祥芝鄉,共有3鎮1鄉、5個居委會、91個行政村、159個自然村、1314個村民小組、4個農場。1990年10月,撤銷石獅鎮建制,成立石獅街道,原行政區劃不變。1991年10月,撤銷祥芝鄉建制,成立祥芝鎮。原行政區劃不變。
1993年7月,石獅街道一分為四,成立寶蓋鎮、靈秀鎮、鳳里街道、湖濱街道。全市轄2個街道、5個鎮、15個居委會、94個行政村。
1997年,石獅市轄鳳里、湖濱2個街道和蚶江、祥藝、永寧、寶蓋、靈秀5個鎮。蚶江鎮轄19個行政村;祥芝鎮轄有28個行政村;永寧鎮轄有1個居委會、20個行政村;寶蓋鎮轄有15個行政村;靈秀鎮轄有11個行政村;鳳里街道轄有8個居委會、3個行政村;湖濱街道轄有6個居委會、4個行政村。全市共轄15個居委會、100個行政村。
1999年7月15日,祥芝鎮柝分為祥芝、錦尚、鴻山3個鎮。
區劃詳情
行政區 | 統計用區劃代碼 | 下轄行政區 |
---|
| | |
| | 東村社區、 後花社區、寬仁社區、仁里社區、新華社區、華南社區、華侖社區、五星社區、龍華社區、大侖社區 |
| | 曙光社區、仕林村、靈獅村、靈峰村、靈山村、前廊村、華山村、港塘村、塔前村、茂廈村、塘園村、彭田村、鈔坑村 |
| | 寶源社區、龍穴社區、坑東村、桿頭村、前園村、前坑回族村、塘後村、塘邊村、侖後村、松茂村、後垵村、山雅村、鋪錦村、後宅村、鄭厝村、蘇厝村、塘頭村、玉浦村、上浦村、雪上村 |
| | 蚶江村、錦江村、錦里村、石漁村、石農村、大廈村、蓮東村、蓮中村、蓮西村、石壁村、東按村、蓮塘村、溪前村、青蓮村、厝仔村、古山村、洪窟村、錦亭村、水頭村 |
| | 祥農村、大堡村、前山村、古浮村、蓮坂村、湖西村、赤湖村、後湖村、祥漁村、祥運村 |
| | 伍堡村、西墩村、東埔一村、東埔二村、東埔三村、洪厝村、蓮厝村、郭厝村、東園村、邱下村、湖厝村 |
| | 東店村、西港村、楊厝村、奈厝前村、厝上村、深堤村、謝厝村、盧厝村、港前村、錦尚村、港東村 |
| | 永寧第一社區、永寧第二社區、永寧第三社區、永寧第四社區、 外高村、語沙村、金埭村、梅林村、港邊村、沙堤村、下宅村、郭坑回族村、後桿柄村、院東村、山邊村、郭宅村、子英村、西岑村、前埔村、西偏村、塔石村、沙美村、洋厝村、 新沙堤村 |
|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石獅市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處於廈門經濟特區與泉州文化古城之間。東瀕台灣海峽,西與晉江市境毗鄰,南臨深滬灣海域與晉江圍頭灣海域相接,北接泉州灣水域。東、南、北三面臨海,西部陸地與晉江陸地交界。市區上接泉州,下聯廈門與漳州,北距泉州市區26千米,距晉江市區14千米,距廈門97千米,距福州221千米。市域東西寬20.9千米,南北長16.8千米,海岸線長67.6千米,陸地面積158.42平方千米,海灘面積30.79平方千米,總面積189.21平方千米。
地質
石獅市境處於華南褶皺系閩東火山斷拗帶,東南沿海動力變質帶中段,構造體系屬新華夏系第二隆起帶。晚三疊世至侏羅紀時期,由於砂岩、砂礫岩等粗碎屑岩沉積及中酸性火山岩噴發,地殼呈下降狀態,在早期構造運動中,長樂-南澳、晉江-永安斷裂形成,並發展產生動力變質,形成變粒岩、淺粒岩、片岩。白堊紀以後,受構造的作用,地殼呈上升狀態第四紀以來的地殼運動奠定了今地貌輪廓。
地形地貌
石獅市處於華南褶皺系閩東火山斷坳帶,在東南沿海動力變質帶的中段。在全國區劃位置上,屬閩粵沿海花崗岩丘陵亞區的一部分,地貌形態不一,以台地、沖積海積平原為主,地勢南高北低。
氣候
石獅市臨北回歸線,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季風顯著,雨水充沛。夏長不酷熱,冬短無嚴寒。最熱的7、8月份,平均氣溫在28℃左右,最冷的1、2月份,平均氣溫在12℃左右,全年平均氣溫20℃~21℃,無霜期全年長達320多天,常年降雨量911~1233毫米。夏季多乾旱,5~10月份常有颱風。
水文
石獅市境內有梧垵溪、厝上溪、塘園溪、龜湖流域、下宅溪、大廈溪、洋厝溪、蓮塘溪、西岑溪和蓮坑坂溪10條溪。流域面積119.38平方千米,年平均徑流量6777萬立方米。溪河多為單獨入海的間歇性溪流,溪小流短,蒸發滲透量大,徑流量少。
石獅市溪流長10千米的有從晉江境內流經石獅境內的梧垵溪,溪流長5—6千米的下宅溪和厝上溪。溪流長4—5千米的西岑溪和塘園溪。溪流長3—4千米的龜湖流域、蓮塘溪、蓮坑坂和洋厝溪。溪流長2—3千米的有大廈溪。
自然資源
水資源
石獅市地處台灣山地的“雨影區”,年降水量累年平均在900—1200毫米,距海遠近和地勢的差異,各地的降水量差異顯著,總的趨勢是自西北向東南遞減,內地多於沿海,降水量等值線與海岸線平行。石獅、蚶江和祥芝北部年均降水量為1000—1100毫米,而永寧和祥芝南部在1000毫米以下。
土地資源
石獅市境內主要有5種土類,由於水平地帶性和垂直地帶性的特點,造成境內各類土壤的不同分布。
磚紅壤性紅壤,又稱赤紅壤,占46.88%,多分布於海拔50米以下台地;水稻土占25.57%,主要分布於寶蓋、蚶江2鎮;風沙土占19.80%,主要分布於海拔0—10米低平的沿海地帶和一、二級濱海台地;潮土占7.47%,主要分布於溪流兩岸及河溝發達的水網平原地帶;
鹽土在石獅市僅見鹹土壤,占0.28%,為經旱耕熟化形成的耕作土壤,但發育尚未完善,仍處於脫鹽階段,集中於永寧鎮濱海平原局部高潮位以上脫離海潮影響的低平地帶。
林業用地土壤類型有4個土類,5個亞類,16個土屬。主要以磚紅壤性紅壤為主,各亞類情況為:磚紅壤性紅壤22.4%,赤紅壤性土48.7%,紅壤性土2.4%,濱海風沙土26.3%,濱海鹽土0.2%。絕大部分林業土壤質地差,有機質少,結持力極鬆散,滲透性強,保水性差,自然肥力較低,土壤有機質和養分貧乏,pH值=7.8,微鹼性,宜種植馬尾松、相思樹、木麻黃等樹種。
植物資源
石獅市境內有植物67科220種。此外,還有佛肚樹王、蛋黃果、羅漢松、桫欏等珍稀植物。海洋植物資源主要為藻類,有壇紫菜、海帶、石花菜、滸苔、赤菜、鐵釘菜、鷓鴣菜、江蘺(龍鬚菜)、鼠尾藻等。2009年,引進品種刺松藻和石純。淺海灘涂有紅樹林等。
類別 | 物種 |
---|
| 馬尾松、濕地松、黑松、南洋杉、水杉、馬尾松、木麻黃等。 |
| 檸檬桉、大葉桉、巨尾桉、榕樹、高山榕、垂葉榕、黃金榕、橡皮樹、梧桐、刺桐、馬拉巴粟、菩提、鳳凰木、天竺桂、桂花、天竹桂、女貞、苦楝、楊蹄角等。 |
| 龍眼、荔枝、枇杷、葡萄、火龍果、柰、余甘、石榴、柑桔、蜜柚、芒果、鳳梨、桃、柿、楊梅等。 |
| 夏威夷椰子、海棗、國王椰子、大王椰子、蒲葵、假檳榔、酒瓶椰子、魚尾葵、散尾葵、糖粽等。 |
| |
| |
| 桃金孃、車桑子、山芝麻、金櫻子、杜鵑、三角梅、一品紅、山丹、扶桑、相思樹、紅葉李、含笑、四季草本藤本類蜈蚣草、纖毛鴨嘴草、白茅、鷓鴣草、苦蘭盤、海邊月見草、鹵地菊、老鼠筋、虎尾草、野枯草、芒箕骨、節節草、月兒草、五節芒、雞眼草、旱蓮、沙草、海蔓荊、鵝掌紫、常春藤。 |
| 蘭花、鶴望蘭、球蘭、吊蘭、觀葉蘭、茉莉花、芙蓉、蘆薈、海棠、雞冠花、萬年青、水仙花、大麗花、茶花、月季、夜來香、綢春花、芯朴花、菊花、玫瑰、唐菖蒲、袋鼠花、六出花、西洋杜鵑、瑞香、細葉山丹、吊鐘海棠、仙客來、火鶴、萬年青等。 |
| 玫瑰茄、杭菊、一見喜、玉文、天文、金銀花、淮山、甜葉菊、生地、川芎、百合、紫蘇等。 |
|
動物資源
石獅市境內動物除家庭、養殖場養殖的畜禽外,野生動物有13目29科57種。
兩棲類:有1目2科3種,即黑眶蟾蜍、虎紋蛙、沼蛙;
爬行類:有1目3科6種,即漁游蛇、灰鼠蛇、滑鼠蛇、銀環蛇、眼鏡蛇、竹葉青;
哺乳類:有1目1科2種,即黃腹鼬、狗獾;
鳥類:10目23科46種,即小鸊鷉、池鷺、普通鵟、白胸苦惡鳥、黑水鳥、金眶、環頸、小杓鷸、白腰杓鷸、白腰草鷸、磯鷸、長趾濱鷸、海鷗、山斑鳩、珠頸斑鳩、噪鵑、斑魚狗、白胸翡翠、普通翠鳥、戴勝、雲雀、家燕、金腰燕、樹鷚、田鷚、白脊鴒、灰脊鴒、黃臀鵯、白頭鵯、棕背伯勞、黑領驚鳥、八哥、紅嘴藍鵲、喜鵲、鵲鴝、北紅尾鴝、黑喉石即、黑臉噪鶥、黃腹鷦鶯、褐頭鷦鶯、大山雀、暗綠繡眼鳥、麻雀、金翅雀、葦巫等。
魚類:有帶魚(俗稱白魚)、大黃魚(黃瓜)、小黃魚、翼紅娘魚(角仔)、青帶小公魚(白江)、赤鼻棱鯷(赤鼻)、金色小沙丁魚(鰛魚)、蘭圓鰺(吧哴)、脂眼鯡、鮐魚(花鉛)、日本鯷魚(烏江)、大甲鰺(鐵甲)、真鯛(加力)、二長棘鯛(魬仔)、紅鰭笛鯛(紅糟)、紅鰭裸頰鯛(龍尖)、馬鮫、石斑魚、金線魚(筆香)、殺尾緋鯉(紅娘)、短尾大眠鯛(方豐、海連)、方頭魚(臘輪)、鰳魚、鯊、鰩、魟、竹莢(大目鯷、大目孔)、圓腹鯡(小嘴鰛)、燕尾鯧(白鯧)、烏鯧、刺鯧(午仔)、犀雪(秋公)、鯔魚(烏魚)、扁舵鰹(鉛錘)、棘頭梅童魚(梅仔)、鮸魚、海鰻(鰻魚)、黑鯛(黑格)、長蛇鯔(狗母)、鯒魚(牛尾)、海鯰(成魚)、三線舌鰨(貼沙)、黃鯽(薄鯽)、眼鏡魚(牛皮刀)、絨紋線鱗魨(迪仔)、馬面魨(剝皮魚)等。1998—2010年,引進養殖新品種有美國紅魚、大菱鮃、黃鰭鯛、大彈塗魚等。
頭足類:有曼氏無針烏賊(墨魚)、中國槍烏賊(魷魚)、杜氏槍烏賊(鎖管)、萊氏擬烏賊(精瓶)、真蛸(章魚)、短蛸(石拒)等,。
蝦蟹類:有日本對蝦(九節蝦)、長毛對蝦(紅蝦)、鷹爪蝦(土九蝦、厚殼蝦)、中國毛蝦(蝦皮、白蝦)、毛扇蝦(蝦蛄)、龍蝦、斑節對蝦(花蝦)、紅星梭子蟹(三點仔)、遠海梭子蟹(花蟹)、三疣梭子蟹、鋸緣青蟹(紅高鱘)等。1998—2010年,引進養殖新品種有南美白對蝦。
貝類:有褶牡蠣、縊蟶、花蛤、泥蚶、文蛤、近江牡蠣、江瑤、西施舌、翡翠貽貝、紫貽貝、鴨嘴蛤、泥螺、馬蹄螺、竹蟶、鮑魚、扇貝等。1998年後,引進養殖新品種有青蛤、九孔鮑,2007年,引進養殖新品種方斑東風螺。
此外,還有鱟、紫海膽、水母、沙蠶等。
石獅市野生魚類常見的有斑鱧、月鱧(孤呆)、鬍子鯰(土薩)、泥鰍(胡溜)、鱤魚(竹鱸)、鰺條(許梭)、溪鰮;少見的有鬥魚(丁斑)、鰻鱺、黃鱔(田蔡)等。
傳統淡水養殖魚類有鯉、鯽、青、草、鰱、鱅魚、非洲鯽魚(包括尼羅羅非魚、莫三比克、福壽魚、吳郭魚)、彩虹鯛(紅色羅非魚)、革鬍子鯰(埃及土薩)、美國白鯧、露斯塔鯪(鯪箭魚)、團頭魴(武昌魚)等,還有從海水魚苗馴化的鱸、鯔(烏子魚)等。2000年,引進淡水白鯧、淡水鱸魚。2008年,引進新品種星洲紅魚。
其他的有羅氏沼蝦、青蝦、中華絨毛蟹、扁蟹、古巴牛蛙、甲魚(鱉)、大頭龜等。貝類有田螺、河蚌、黃蜆等。
礦產資源
人口
據《石獅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石獅市全市常住人口為685930人,年平均增長率為0.75%。全市共有家庭戶242600戶,集體戶24134戶;家庭戶人口為614670人,集體戶人口為71260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53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66614人,占53.45%;女性人口為319316人,占46.55%。全市常住人口中,0至14歲人口為125238人,占18.26%;15至59歲人口為494836人,占72.14%;60歲及以上人口為65856人,占9.6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42277人,占6.16%。全市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71912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92351人;擁有國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264757人;擁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91888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全市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9.46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8588人。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89902人,占86.00%;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96028人,占14.00%。全市常住人口中,人戶分離人口為411006人,其中,流動人口為411006人。
截至2020年年末,石獅市人口數為357973人。
2022年9月,石獅市人口密度達4287人/平方千米,成為2022年9月為止人口密度最高的縣域。
經濟
綜述
2022年,石獅市生產總值1159.68億元,同比增長4.2%。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31.56億元,同比增長1.7%,對GDP增長貢獻率為0.9%;第二產業增加值510.37億元,同比增長3.4%,對GDP增長貢獻率為35.1%;第三產業增加值617.75億元,同比增長5.0%,對GDP增長貢獻率為64.0%。三次產業比重為2.7:44.0:53.3。
第一產業
2022年,石獅市全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59.41億元,同比增長1.9%;水產品產量400469噸,同比增長1.5%。
第二產業
2022年,石獅市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5%,規模以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分行業來看,紡織服裝服飾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8%;食品藥品業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1.8%。
第三產業
2022年,石獅市全市累計實現限額以上商業銷售額2693.04億元,同比增長26.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41.41億元,同比增長3.9%;限額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244.63億元,同比增長8.1%。
截至2022年12月底,石獅市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餘額987.09億元,同比增長17.5%;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餘額844.41億元,同比增長3.7%;境內住戶存款餘額(含本外幣)666.94億元,同比增長18.3%;存貸比率由年初93.2%下降到85.5%。
交通運輸
陸路
306省道:石獅境內路段從荊山至鈔坑長6.09千米(樁號為25K+0.60~31K+240)。該路段原屬圍頭至石獅、石獅至青陽線,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納入晉江至永安的省道幹線公路。後改為晉江圍頭至武平縣禾倉坑的省道圍禾線,全程188.06千米。
海運
蚶江港位於蚶江鎮,地處泉州灣口南岸,北緯24°47′~24°49′、東經118°39′~118°41′。原名岱嶼,又名錦江、錦里。港岸為侵蝕性台地花崗岩基岩,距岸600米即為10米深線。航道長9.5千米、寬0.4~0.65千米,水深11.5~22米。是古代泉州通往海外的外港停泊點,上襟崇武獺窟,下帶祥芝、永寧,以石湖為門戶,以大小墜島為藩籬。內通浦內、洛陽、法石、後渚諸港,直通晉江東、西溪。唐宋時代建有林鑾渡、前垵渡、後垵渡等數座古渡、碼頭,仍存林鑾渡、前垵渡、後垵渡3座。
祥芝港位於深滬灣北面,是著名的漁港。歷史上是重要海防要地。據明
何喬遠《閩書》載,“祥芝港東抵外洋大海,南至永寧尾,與崇武所相對。明初徙石湖巡檢司於此”。祥芝港岸長3千米,航道長9.5千米,寬0.25~1.2千米,水深10~15米。
梅林港位於永寧鎮,北緯20°57′,東經118°50′,地處深滬灣口東北側,是深滬灣主港,隔佛堂澳與深滬南北對峙,東臨外海。距澎湖列島僅80海里。宋代建有水寨,稱永寧寨。明初建永寧衛城。
2022年,石獅市全市港口貨物總吞吐量4020.61萬噸,同比增長7.2%;全市貨櫃總吞吐量1714184標箱,同比增長11.5%。其中:石湖港口貨物吞吐量2693.60萬噸,同比增長1.7%,石湖港口貨櫃吞吐量1396389標箱,同比增長11.2%;華錦碼頭貨物吞吐量1327.01萬噸,同比增長20.5%,華錦碼頭貨櫃吞吐量317795標箱,同比增長12.9%。
政治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末,石獅市共有232校園,其中幼稚園150所,國小65所,國中9所,高中7所,特殊教育1所;總共班級數3231個,其中幼稚園1105個,國小1350個,國中511個,高中240個,特殊教育25個;在校學生137417人,其中,其中幼稚園32306人,國小67056人,國中25999人,高中11894人,特殊教育162人;教職工數7937人,其中幼稚園3499人,國小2061人,國中932人,高中1432人,特殊教育13人。
科學技術
截至2020年末,石獅市全年專利授權2774件。
文化體育
截至2020年末,石獅市公共圖書館圖書藏量949.0千冊,劇場、影劇院5個;體育場館4個。
醫療衛生
截至2020年末,石獅市有醫療衛生機構11所,其中縣級醫院2所,城市社區4所,鎮衛生院5所;床位2299床,醫療衛生機構技術人員3206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1438人。
社會保障
截至2020年末,石獅市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4個,提供住宿的社會工作機構床位328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18243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90394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53993人,其中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86534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55328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1675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0人。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隋,永寧岑兜一帶有先民從事海鹽生產,鳳里庵一帶人煙稠密,人們常相約庵前石雕獅子處碰頭聚會,“石獅”因之而得名。
民俗風情
民間信仰
石獅民間信仰頗為蕪雜,從儒道釋到一些鬼魅神祗,都有人祀奉,形成一種泛神崇拜;各行各業所祀神佛各異;對自然界的祀奉很普遍,上敬天公,下敬土地。
民風習俗
婚嫁
石獅境內的男女婚嫁,歷來有一整套繁瑣禮儀。從提親、送庚帖、察看儀表到結婚。
壽慶
石獅人做生日,均以農曆出生年月為依據。逢十,即五十、六十、七十、八十歲,稱“大生日”。但也有提前一年做生日,即七十九做八十生日。因方言“九”與“久”諧音,寓意長壽。不逢十則為“閒生日”。
喪葬
石獅境內歷來葬禮隆重,葬儀繁瑣。凡年上半百或已身為祖輩的老人臨終前夕,將其抬到祖厝廳堂,置於用4塊床板搭成的簡易床鋪上,為其更換壽衣,俗稱“上廳邊”。老人辭世後,即用被單將其蓋緊,並在屍體上放置一面銅鏡。
喪家門口懸掛白布,門上貼白色輓聯;分派堂親到諸親戚家“報喪”。被報親戚,應給報喪者一杯清水,讓其嗽上一口,余者倒掉以示添“彩氣”。
老人去世後,多在翌日由“土公”將屍體抬移入棺,並用冥紙、面巾填塞“壽內”,然後封棺釘蓋。其時,道士做法事,嗩吶哀鳴;倘有生肖與死者相剋的,應自迴避,以免沖煞。倘為婦女去世,應待其娘家親眷觀看後,方可入殮。
入殮後,即將死者用過的衣物,草蓆等物送至村外荒郊焚燒,俗稱“送草”或“送腳尾”。
風景名勝
龍海寺:位於古浮北面濱海。這是一片頗具規模的寺廟建築群。龍海寺始建於南宋淳佑二年(1242年),至今已近800年的歷史。初名龍興寺,後改名龍海寺。當時,由晉江安海龍山寺住持釋戒定上人命高徒清聲法師倡建。宋、元、明三朝多次毀於兵亂,屢廢屢建,香火不曾中斷。
1995年在海內外鄉親呼聲下,鄉紳碩德決定擴建寺院,於1998年12月請泉州承天寺通光法師、法安法師來寺住持籌劃建造,即為現在的龍海寺。寺院占地百餘畝,建築有大雄寶殿、念佛堂、五觀堂、慈愛福利院、彌陀院、萬佛殿等。大雄寶殿內供奉的是釋迦牟尼佛,造像妙相莊嚴,氣韻生動。西旁是阿難尊者及東方藥師佛和西方彌陀佛。背後則是觀音、文殊、地藏、普賢四大菩薩,象徵著十方佛土同歸西方淨土。萬佛殿為五層建築,一層為停車場,二層為俗眾齋堂,三層為僧眾齋堂,四、五層則是萬佛殿。殿中供奉一尊八九米高的阿彌陀佛,四周環繞著萬尊佛像,莊嚴精緻,也是象徵著十方佛土同歸西方淨土。
觀音山:位於紅塔灣和黃金海岸兩個海灣之間凸出的岬角上,立於山上,放眼長堤,猶如一巨鯨臥於水中,所以沙堤村又有“鯨江”的雅稱。沿著海岸線觀察觀音山,它更像一隻停歇在海面的鯨魚。
相傳明萬曆年間,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李廷璣閒遊沙堤時,視此山形似鯨魚,故稱此海面為“鯨江”,並寫下《題鯨江》七絕一首:鯨江美景賽天台,澳如洞庭石似階。百隻漁舟樑上燕,采捕朝出暮歸來。詩中描述的沙堤村不但景色秀美,且釣艇如燕、遠浦漁歌,是一處難得的世外桃源。元代,詩人夏一秦有《詠沙堤》詩一首可以佐證,詩云:為訪名流偶出關,沙堤曲折好怡顏。迷茫四顧青千頃,翡翠盈時碧一灣。別浦只餘三五艇,隔江又有幾重山。藜杖柱處多佳景,喜與高人日往返。
著名人物
洪天錫(1202至1267年),字君疇,號裕昆,又號陽岩。生於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晉江安仁鄉江陰里後廳(今屬石獅市寶蓋鎮後廳村)人;所著有《奏議》、《經筵講義》、《通禮輯略》、《味言發墨》、《陽岩文集》等。弟洪天驥,字逸仲,淳祐七年(1247年)進士,歷潮州知州。
劉君輔(1251至1321年),字仲佐,號西橋。晉江縣安仁鄉永寧里祥芝(今屬石獅市祥芝鎮)人。其入泉始祖劉遜為抗金名將劉錡之孫,南宋中葉寓居泉州,娶長箕(祥芝舊稱)楊氏女,遂家祥芝。
蔡派鏗(1934至1987年),祖籍晉江祥芝蓮塘前埔(今屬石獅市蚶江鎮),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24日生於菲律賓馬尼拉。父親蔡奕政旅居菲律賓經商,任馬尼拉北區商會理事長,愛國愛鄉,熱心教育。
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8年,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6)、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工業百強縣(市)。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排名第64名。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排名第19位。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排名第64位;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排名第19位。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
2019年11月21日,入選“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9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市)。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2019年12月28日,入選“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2020年1月,2020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排名14、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10、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第17位、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66。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020年5月,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縣”。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2020年5月18日,入選2020全囯傳播熱度百強市(縣級)。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
2020年7月28日,入選“2020年賽迪百強縣”。
2020年10月,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
2020年11月13日,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
2020年12月1日,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2月1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授予“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2021年7月,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
2021年8月,入選“2021賽迪百強縣”。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2021年10月,入選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
2021年12月,石獅市被命名為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
2022年5月,入選《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位列全國第94名。
2022年6月,入選2022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42位。
2022年7月,入選賽迪《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百強縣排名第32位。
2022年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8。
2022年11月,《經濟日報》發布《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石獅市入選“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15位。
2022年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34。
2022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44。
2023年1月,入選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3年3月,入選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
2023年5月,入選壹城智庫“2023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41。
2023年7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縣,排名第33。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89。
2023年9月,入選“新華指數·高質量發展百強縣(2023)”,排名第40。
著名人物
洪天錫(1202至1267年),字君疇,號裕昆,又號陽岩。生於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晉江安仁鄉江陰里後廳(今屬石獅市寶蓋鎮後廳村)人;所著有《奏議》、《經筵講義》、《通禮輯略》、《味言發墨》、《陽岩文集》等。弟洪天驥,字逸仲,淳祐七年(1247年)進士,歷潮州知州。
劉君輔(1251至1321年),字仲佐,號西橋。晉江縣安仁鄉永寧里祥芝(今屬石獅市祥芝鎮)人。其入泉始祖劉遜為抗金名將劉錡之孫,南宋中葉寓居泉州,娶長箕(祥芝舊稱)楊氏女,遂家祥芝。
蔡派鏗(1934至1987年),祖籍晉江祥芝蓮塘前埔(今屬石獅市蚶江鎮),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3月24日生於菲律賓馬尼拉。父親蔡奕政旅居菲律賓經商,任馬尼拉北區商會理事長,愛國愛鄉,熱心教育。
榮譽稱號
2017年11月,獲評全國文明城市。
2018年,獲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第16)、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工業百強縣(市)。
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先進單位。
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排名第64名。2019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排名第19位。
2019年8月,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19年10月8日,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排名第64位;2019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排名第19位。
2019年11月13日,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縣(市)。
2019年11月21日,入選“2019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2019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十強”縣(市)。
2019年12月6日,入選“2019年綜合競爭力全國百強縣(市)”。
2019年12月28日,入選“2019年全國製造業百強縣(市)”、2019年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
2020年1月,2020中國縣域網購百強榜排名14、2020中國縣域電子商務百強榜排名10、2020中國縣域消費百強榜排名第17位、2020中國縣域文化消費百強榜排名66。
2020年3月,入選2020中國雙創活力百佳縣市。
2020年5月,入選“2020年全國百強縣”。2020中國最具綠意百佳縣市。
2020年5月18日,入選2020全囯傳播熱度百強市(縣級)。
2020年5月,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路零售TOP100。
2020年7月28日,入選“2020年賽迪百強縣”。
2020年10月,獲評全國雙擁模範城。
2020年11月13日,入選2020年“中國工業百強縣”。
2020年12月1日,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21年1月18日,被授予“2018-2020年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2021年2月1日,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授予“創建全國無障礙環境達標市縣村鎮”。
2021年7月,上榜“2021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
2021年7月,被交通運輸部命名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範縣。
2021年8月,入選“2021賽迪百強縣”。
2021年9月,入選“2021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2021年度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
2021年10月,入選“2021中國智慧城市百佳縣市”榜單。
2021年10月,入選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1年度福建省經濟實力“十強”縣(市)。
2021年12月,石獅市被命名為第一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
2022年5月,入選《2021年中國投資潛力百強縣》榜單,位列全國第94名。
2022年6月,入選2022全國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42位。
2022年7月,入選賽迪《2022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研究》,百強縣排名第32位。
2022年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8。
2022年11月,《經濟日報》發布《2022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石獅市入選“2022年度全國綜合實力百強縣市”,排名第15位。
2022年11月,入選賽迪投資競爭力百強縣(2022),排名第34。
2022年12月,入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2022中國工業百強縣(市)”,排名第44。
2023年1月,入選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國科普示範縣(市、區)名單。
2023年3月,入選2022年度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名單。
2023年5月,入選壹城智庫“2023縣域高質量發展百強”,排名第41。
2023年7月,入選2023賽迪百強縣,排名第33。
2023年7月,入選全國縣域旅遊研究課題組、華夏佰強旅遊諮詢中心“2023年全國縣域旅遊綜合實力百強縣”,排名第89。
2023年9月,入選“新華指數·高質量發展百強縣(2023)”,排名第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