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將盡未盡之時;釋為春天的尾巴。語出: 南朝梁元帝《採蓮賦》:“夏始春餘,葉嫩花初,恐沾裳而淺笑,畏傾船而斂裾。”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雲公》詩:“春餘草木繁,耕種滿田園。”宋宋祁《集海雲鴻慶院》詩:“地勝祠仍古,春餘物偏華。”
拼音:chūn yú
釋義:春天將盡未盡之時;釋為春天的尾巴。
示例:唐孟浩然《山中逢道士雲公》詩:“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
春去日漸遲,庭空草偏長。餘英間初實,雪絮縈蛛網。
好鳥多息陰,新篁已成響。簾開斜照入,樹褭遊絲上。
絕跡念物閒,良時契心賞。單衣頗新綽,虛室復清敞。
步屟恣優遊,望山多氣象。雲葉遙卷舒,風裾動蕭爽。
元稹(zhen),字微之,河南河內人。生於唐大曆十四年(公元779年),死於大和五年(公元831年)。他8 歲喪父,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登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28歲列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第一名,授左拾遺。母鄭賢而文,親授書傳。舉明經書判入等,補校書郎。元和初,應制策第一。元和四年(809)為監察御史。因觸犯宦官權貴,次年貶江陵府士曹參軍。後歷通州(今四川達州市)司馬、虢州長史。元和十四年任膳部員外郎。次年靠宦官崔潭峻援引,擢祠部郎中、知制誥。長慶元年(821)遷中書舍人,充翰林院承旨。次年,居相位三月,出為同州刺史、浙東觀察使。大和三年(829)為尚書左丞,五年,逝於武昌軍節度使任上。年五十三卒,贈尚書右僕射。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
【作者:張嵲(nie)】
【年代:宋朝\代】
【詩文】:
春余白髮日蕭蕭,無復當年湖海豪。
為吏應須長孫子,裁詩要及九牛腰。
畫名: 春余圖
作者:華三川
款識:_ _春余圖。白玉搔須金步搖,春衫紅勝百花嬌。歲在乙亥臘月浙東華三川畫於海上(1995年)
尺寸:135×69 cm 約8.4平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