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唐代李商隱詩作)

春雨(唐代李商隱詩作)

《春雨》是唐代詩人李商隱所作一首情詩。此詩開頭先點明時令,再寫舊地重尋之悽愴,繼而寫隔雨望樓,尋訪落空之迷茫,終而只有相思相夢,緘札寄情。一步緊逼一步,悵念之情恰似雨絲不絕如縷。詩的意境、感情、色調、氣氛都是十分清晰明麗,優美動人。全詩藉助於飄灑迷濛的春雨,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真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隱喻著詩人難言的感情,抒發著詩人哀傷的情愫,並且具有相當的美感。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春雨
悵臥新春白袷衣1,白門寥落意多違2
紅樓隔雨相望冷3,珠箔飄燈獨自歸4
遠路應悲春晼晚5,殘霄猶得夢依稀6
玉璫緘札何由達7,萬里雲羅一雁飛8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白袷衣:即白袷衣,唐人以白衫為閒居便服。
  2. 白門:金陵的別稱,即現南京。南朝樂府民歌《楊叛兒》說:“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歡作沉水香,儂作博山爐”,講的是男女歡會。後人常用“白門”指代男女幽會之地。
  3. 紅樓:華美的樓房,多指女子的住處。
  4. 珠箔:珠簾,此處比喻春雨細密。
  5. 晼晚:夕陽西下的光景,此處還蘊涵年復一年、人老珠黃之意。
  6. 依稀,形容夢境的憂傷迷離。
  7. 玉璫:是用玉做的耳墜,古代常用環佩、玉璫一類的飾物作為男女定情的信物。緘札:指書信。
  8. 雲羅:像螺紋般的雲片,陰雲密布如羅網,比喻路途艱難。

白話譯文

初春我身披白色便服躺在床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萬分感傷。
你住過的紅樓在雨中更加淒涼,我默然歸去任珠簾在風中擺動。
在遠路奔波卻已暮春令人感傷,只有在殘宵夢中才能與你相見。
我的一片痴情卻無法傳遞給你,春陰雲瀰漫大雁正在為我傳書。

創作背景

《春雨》作於大中四年(850年),是詩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題作“春雨”,卻並非直接寫春雨,而是抒寫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
也有人說這是詩人客居長安的憶家之作,有人說這是李商隱期盼他人提拔的寄託之作。大多數人認為這就是一首愛情詩。但對於詩人所思為何人又有較大的爭議。有人認為詩人所念之人應當是柳枝,就是《柳枝五首·序》中提到的那位屬意於他、最後卻被他人奪走的洛陽痴情少女。有人說紅樓之上的那位姑娘就是後來成為李商隱妻子的王氏,當時落魄不堪的李商隱不過是王茂元手下的小小幕僚,卻看上了人家的千金小姐,自然是有些苦澀難言的了。還有人推斷這位可望不可及的女子是女冠,就是《碧城三首》和《重過聖女祠》等詩中反覆提到的那位陪同公主一塊兒入道觀的宮女。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春雨》抒寫了詩人與情人相見時的歡樂,離別後的懷思和失戀中強烈的痛苦。詩人重尋舊地,不見所愛女子,因而惆悵不已。詩中藉助飄灑的迷濛的春雨烘托別離的寥落與悵惘,渲染傷春懷遠、音書難寄的苦悶,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
李商隱在這首詩中,賦予愛情以優美動人的形象。詩藉助於飄灑天空的春雨 ,融入主人公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以及春晼晚、萬里雲羅等自然景象,烘托別離的寥落,思念的深摯,構成渾然一體的藝術境界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一聯,前一句色彩(紅)和感覺(冷)互相比照。紅的色彩本來是溫暖的,但隔雨悵望反覺其冷;後一句珠箔本來是明麗的,卻出之於燈影前對雨簾的幻覺,極細微地寫出主人公寥寂而又迷茫的心理狀態。末聯“玉璫緘札何由達,萬里雲羅一雁飛 ”,也富於象徵色彩。特別有創造性地藉助於自然景,把“錦書難托”的預感形象化了,並把憂鬱悵惘的情緒與廣闊的雲天,融為一體。凡此,都成功地表現出了主人公的生活、處境和感情,情景、色調和氣氛都令人久久難忘。這種真摯動人的感情和優美生動的形象結合在一起,構成一種藝術魅力,在它面前,人們是免不了要支付出自己的同情的。
《春雨》意境圖《春雨》意境圖
李商隱的愛情詩含蓄蘊藉、幽美淒艷。他致力於情思意緒的體驗、把握與再現,用幽微隱約、迂迴曲折的方式,將心中的朦朧意緒轉化為恍惚迷離的意象。他善用哀婉的情調、美麗的意象與辭采,表達複雜的心緒。在這首詩中,紅樓、珠箔、春雨、燈影等意象,加上迷茫的心境、依稀的夢境,使詩境悽美幽約;春晚日暮和雲羅萬里,則烘托出離別的寥落、思念的深摯。
同時,李商隱的愛情詩內涵極為豐厚,決不僅僅圍繞單一的情緒反覆吟唱,而是虛虛實實,忽此忽彼,或今或昔,一重情思套著另一重情思。將難言的情感表現得生動而豐富,卻又讓人只可意會,難以言傳。

名家點評

《李義山詩集箋注》:姚培謙曰:此借春雨懷人,而寓君門萬里之感也……此等詩,字字有意,概以閨幃之語讀之,負義山極矣。
《玉溪生詩意》:中四是白門悵臥時憶往多違事,末二句是悵臥時所思後事。
《重訂李義山詩集箋注》:程夢星曰:此亦應辟無聊、望人汲引之作,蓋入藩幕未出長安之時也。
《玉溪生詩說》:宛轉有味。平山箋以為此有寓意,亦屬有見。然如此詩即無寓意,亦自佳。
《唐賢清雅集》:以麗語寫慘懷,一字一淚。用比作結,不知是淚是墨,義山真有心人。
《李義山詩辨正》:此與《燕台》二章相合。首二句想其流轉金陵寥落之態。三四句經過舊居,室邇人遐,唯籠燈獨歸耳。五句道遠難親。六句夢中相見。結即“欲織相思花寄遠”之意。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唐文宗年號,836—840年)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托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溫庭筠合稱“溫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