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秦公簋是春秋時期的祭器,1917年出土於甘肅省禮縣紅河鄉西垂宗廟遺址王家東台的一個青銅器窖藏,1959年由故宮博物院撥交中國歷史博物館,現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秦公簋通高19.8厘米,口徑18.5厘米,足徑19.5厘米。此簋為圓形,蓋與器身相合成一略扁而圓的形體,蓋頂有圓形捉手,面飾瓦紋,緣以細密的勾連紋。器側為飾獸首的耳,無垂珥。口沿下飾勾連紋帶,腹為瓦紋。圈足飾波帶紋。銘文計123字,另有刻款18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春秋秦公簋
- 出土地點:甘肅禮縣
- 館藏地點:中國國家博物館
- 所屬年代:春秋時期
- 出土時間:1917年
- 類別:銅器
文物特徵,流傳歷史,製作技巧,文物鑑賞,文物價值,重要展覽,
文物特徵
造型具有西周晚期同類器物的遺風,斂口,鼓腹,蓋有大捉手。器身裝飾獸目交連紋、垂鱗紋、橫條溝紋,蓋沿和口沿每組紋飾間還設有上下相反的浮雕獸首,殊為奇特。器、蓋對銘5字,記為秦公用器,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簋蓋及器身均作細小盤螭紋,雙耳上作獸首。簋蓋上有銘文54字,器身有銘文51字,共105字,字型與石鼓文頗為相近。蓋和器上又各有秦漢間刻款8字,故知此簋乃西縣官物,在秦漢時曾被當作容器使用。銘文均由印模打就,製作方法新穎,在古代青銅器中為僅見之例,開創了早期活字模之先河。
銘文內容記載秦國建都華夏,已歷十二代,威名遠震;秦景公繼承其祖先功德,撫育萬民,武士文臣,人才濟濟,使自己永保有四方,乃作此器以為頌。
西周金文,字型一般均衡,筆劃雄渾而端正,筆法整齊而凝重。自公元前770年周室東遷,諸侯代之而興。由諸侯彝器取代王室彝器的地位,可看出當時王室衰落的情形。這個時期的金文常有韻腳,字型優美,較諸西周文字,字型稍短而多變化。實為秦石鼓文的濫觴。此器銘文字型整飭嚴謹,微曲中求勁健,表現出強悍雄風,也是春秋時期秦國的傳神寫照。
【銘文】
蓋鑄銘:
不顯朕皇且,受天命鼏宅禹跡,十又二公,在帝之坯。
嚴,恭夤天命,保業厥秦,虩事蠻獶。
余雖小子穆穆,帥秉明德,刺刺(烈烈)桓桓,邁民是敕。
余雖小子穆穆,帥秉明德,刺刺(烈烈)桓桓,邁民是敕。
鹹畜胤士,盍盍文武,鎮靜不廷,虔敬朕祀。
作吻宗彝,以邵皇且,其嚴御各,以受屯鹵。
多厘眉壽無疆,畯疐在天,高弘有麐,灶有四方。宜。
器刻銘:公元器。一斗七升小拳(剩),□(簋)。
蓋刻銘:一斗七升大半升,蓋。
流傳歷史
1917年,春秋秦公簋出土於甘肅省禮縣紅河鄉西垂宗廟遺址王家東台的一個青銅器窖藏,被關中一名張姓古董商收購,販運至省城蘭州,因無識者,流傳至南關商肆,用作廚中端盛殘漿。後有識者發現非普通古物,以高價收購,名聲大著。1919年為甘肅都督張廣建以權挾勢,占為己有。張廣建離開甘肅時將此物帶至天津。1923年王國維先生在北平見之並為之跋,於是舉世皆知。1935年,張廣建的後人以兩千多元賣給大興馮恕。馮恕去世後遺囑所藏文物捐給國家,1950年他的子女將秦公簋等文物交北京故宮博物館收藏。
製作技巧
春秋秦公簋銘文是先墨書、後契刻模型、再翻范鑄造而成,開創了中國早期活字模之先導。
文物鑑賞
春秋秦公簋有一器一蓋,蓋、器身均作蟠螭文,花紋繁縟細小,雙耳作獸首,對銘,蓋53字,器身51字。共104字,上下合為一篇完整的祭祀文章。此器出土於甘肅天水,保存完好,是春秋時期秦國的青銅器代表,亦是秦系文字的重要資料。
春秋以來,秦國的國力逐漸增強,呈上升之勢。秦文化將自身的風貌和周人的傳統相融合,表現為獨特的個性和嶄新的風度。周人莊嚴肅穆、雍容典麗的作風,在此已改為粗獷勇猛,挺拔勁健,成為熱血與力量的結合和真實寫照。在青銅器銘文的鑄刻方面,已完全形成自己的個性風貌,線條勻細而有力,字形修長而優美。方圓筆的妙用,自由伸縮的變化,布局的自然天成,讓人感覺一新,
秦公簋銘文有繼承有創新,從字裡行間可以看到了西周金文《虢季子白盤》及《小克鼎》的影子,但又不盡相同。秦公簋銘文比它們更大膽更變異,用筆的勻稱而勁細,結字的謹嚴而活變,章法的天然爛漫,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開了一個全新的境界。其字形結構整飭嚴謹,筆法盡去呆板僵直,在微曲中求勁健,在圓轉中出剛狠,處處體現著一種自矜自信的強悍雄風。
文物價值
春秋秦公簋銘文以獨特的書風立於金文之中,成為秦系文字的真正源頭,直接影響了秦篆的產生和發展。秦公簋銘文與秦公鐘銘文、石鼓文一起,為秦始皇時期秦篆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也對後來篆書及其他書體的創造和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重要展覽
1959年,春秋秦公簋被移交到新建成的中國歷史博物館通史陳列廳展出。